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风环境下列车高速交会流固耦合振动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崔涛 张卫华 王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5-79,共5页
为防止侧风环境下列车高速交会压力波对车体结构造成破坏及气动载荷冲击对运行安全性影响,综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体积法与列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由流固耦合出发,同时对侧风环境下列车高速交会的外流场及列车系统动力响应进行分析... 为防止侧风环境下列车高速交会压力波对车体结构造成破坏及气动载荷冲击对运行安全性影响,综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体积法与列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由流固耦合出发,同时对侧风环境下列车高速交会的外流场及列车系统动力响应进行分析,考察会车压力波、气动冲击、车体响应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背风侧列车会车压力波头波大于迎风侧列车,而尾波则小于迎风侧列车,最大压力波动出现在背风侧列车。侧风环境下列车高速交会时,彼此具有挡风作用,安全性指标出现波动,列车运行安全性短时间内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列车交会 侧风 压力波 运行安全性 列车系统动力学 列车空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姿态变化的列车侧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涛 张卫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29,共5页
从流固耦合振动出发研究列车侧风安全性问题。对25 m/s横风环境下以250 km/h的速度运行在高为10 m的高架桥上的列车,首先锁定其悬挂系统,不考虑其姿态变化,进行列车外流场计算。然后以此流场作为初始场,释放悬挂系统,考虑列车与空气介... 从流固耦合振动出发研究列车侧风安全性问题。对25 m/s横风环境下以250 km/h的速度运行在高为10 m的高架桥上的列车,首先锁定其悬挂系统,不考虑其姿态变化,进行列车外流场计算。然后以此流场作为初始场,释放悬挂系统,考虑列车与空气介质的相互作用,采用动态网格技术,对列车系统动力学和列车空气动力学进行联合同步仿真。列车在横风作用下自适应得到一个动平衡状态,总体上看,新姿态下作用在车体质心的等效集中气动力较悬挂系统锁定时有所增加。为了比较流固关系考虑与否对列车影响的差异,将悬挂系统锁定情况下的气动力加载到列车上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流固关系的列车在侧风下安全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空气动力学 列车系统动力学 侧风 姿态 流固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流固耦合振动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崔涛 张卫华 孙帮成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2,共7页
结合既有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和空气动力学研究方法,给出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的高速列车与气流耦合振动的数值分析方法,包括离线耦合分析方法和在线耦合分析方法,在线耦合又可分为显式耦合分析方法和隐式耦合分析方法。介绍不同耦合... 结合既有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和空气动力学研究方法,给出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的高速列车与气流耦合振动的数值分析方法,包括离线耦合分析方法和在线耦合分析方法,在线耦合又可分为显式耦合分析方法和隐式耦合分析方法。介绍不同耦合分析方法在站台通过、高速交会、侧风等运行安全性方面的应用,考虑流固关系后,列车侧风安全性和交会安全性进一步降低。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在实例应用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验证,为高速列车流固关系研究提供1种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高速列车 列车系统动力学 列车空气动力学 运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behaviors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of a train passing through windbreak transitions from ground to cutting 被引量:2
4
作者 CHEN Zheng-wei LIU Tang-hong +3 位作者 GUO Zi-jian HUO Xiao-shuai LIWen-hui XIAYu-t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675-2689,共15页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a right-angle windbreak transition(RWT)from the flat ground to cutting on train aerodynamic and dynamic responses were investigated,then a mitigation measure,an oblique structure transitio...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a right-angle windbreak transition(RWT)from the flat ground to cutting on train aerodynamic and dynamic responses were investigated,then a mitigation measure,an oblique structure transition(OST)wa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RWT on the train aerodynam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RWT region,the airflow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One part of the airflow induced a strong backflow in the flat ground position,and the other part of the airflow induced a strong backflow in the cutting position.Therefore,there were two lateral impacts on the train.For the head car with the OST,the drop ratios of the peak-to-peak values compared with RWT were 47%,40%,and 52%for the side force coefficient C_(Fy),lift force coefficient C_(Fz) and overturning moment coefficient C_(Mx),respectively.For the peak-to-peak value of the dynamic parameters,the drop ratios of OST compared with RWT were all larger than 50%.The maximum dynamic overturning coefficients for RWT and OST were 0.75 and 0.3,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windbreak wall CROSSWIND CFD train aerodynamics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