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我国修建中、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1
作者
朱文升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7期15-18,共4页
一、前言当前,铁路旅客运输中存在的极为紧张的状况,已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并给铁路声誉带来不良后果。为缓和这一状况,虽经采取扩大编组和其他措施,但一般超员仍达50%,个别特别繁忙线路达100%。据预测,2000年铁路...
一、前言当前,铁路旅客运输中存在的极为紧张的状况,已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并给铁路声誉带来不良后果。为缓和这一状况,虽经采取扩大编组和其他措施,但一般超员仍达50%,个别特别繁忙线路达100%。据预测,2000年铁路客运量将由1984年的11.2亿人次增至25~26亿人次。面对这一严峻局面,如不从根本上尽快予以解决,此种局面仍将继续而难以扭转。在2000年前,我国是否应修建中、高速铁路?如何修建?这一直是个争论的问题。对此,本文除对此问题进行阐述之外,并着重通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沪宁铁路作必要的概略计算分析之后(对京山、沪杭、京广京石段所的分析,本文略),就我国修建中、高速铁路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旅客运输
铁路干线
沪宁铁路
旅客快车
京石段
列车技术速度
铁路
技术
装备
铁路现代化
世界铁路
专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跳出传统模式 逐步实现运输组织整体优化
2
作者
罗守品
张凤祥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8年第8期4-7,共4页
在运能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北京局结合设备特点,能力利用,货源、车流情况,和逐年来的技术革新,全面推行了运输组织整体优化方法。本文总结了货源组织,车流组织,列车重量、密度与速度,调度指挥,列检布局和装卸作业组织等方面的...
在运能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北京局结合设备特点,能力利用,货源、车流情况,和逐年来的技术革新,全面推行了运输组织整体优化方法。本文总结了货源组织,车流组织,列车重量、密度与速度,调度指挥,列检布局和装卸作业组织等方面的具体优化方法,及其在挖潜提效、完成大包干任务中所取得的具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组织
装卸作业组织
货源组织
能力利用
挖潜提效
车流组织
直达
列车
货运密度
列车技术速度
列车
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联铁路关于运营指标的讨论和变化
3
作者
谢文炳
蔡馥秋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6期15-17,32,共4页
一、苏联铁路的技术进步与铁路运营指标的关系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铁路经过一段恢复时期,由于加强了线路上部建筑,采用大型蒸汽机车,以四轮车取代二轴车,发展机械化驼峰编组站,提高装卸作业和养路机械化水平,发展自动闭...
一、苏联铁路的技术进步与铁路运营指标的关系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铁路经过一段恢复时期,由于加强了线路上部建筑,采用大型蒸汽机车,以四轮车取代二轴车,发展机械化驼峰编组站,提高装卸作业和养路机械化水平,发展自动闭塞和调度集中等先进的信联闭方法,加之改进了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使这一段期的铁路运营指标大为改善。与战前的1928年相比,列车平均总重增加了1.4倍,列车技术速度提高了近40%,铁路的成本利润率达到32.9%。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苏联铁路运营工作比较主动的“黄金时代”。但是,自苏联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的近卅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平均总重
列车技术速度
养路机械化
装卸作业
运输组织
驼峰编组站
调度集中
二轴车
技术
进步
站线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是增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的重要措施
4
作者
陆路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4年第3期7-9,共3页
前言在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目前国内形势大好。工农业生产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乎逐步提高。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担负的客货运输任务也随之日益繁重。
关键词
综合运输能力
铁路干线
运用效率
政策指引
主要干线
言在
列车技术速度
铁路运输能力
乘务组
国内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提高铁路客运能力”学术讨论会纪要
5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7期2-4,共3页
在庆祝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建院三十五周年之际,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于1985年3月1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了关于提高铁路客运能力的学术讨论会。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名誉委员,以及国家科委、计委、经委、铁道部...
在庆祝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建院三十五周年之际,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于1985年3月1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了关于提高铁路客运能力的学术讨论会。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名誉委员,以及国家科委、计委、经委、铁道部、铁路局、设计院、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厂、车站、人民铁道报等单位的代表和论文作者共127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岳志坚同志参加会议并讲了话,对如何提高客运能力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能力
铁路干线
学术讨论会
人民铁道报
铁路旅客运输
市郊铁路
学术委员会
客货运量
铁路
技术
列车技术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我国修建中、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1
作者
朱文升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7期15-18,共4页
文摘
一、前言当前,铁路旅客运输中存在的极为紧张的状况,已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并给铁路声誉带来不良后果。为缓和这一状况,虽经采取扩大编组和其他措施,但一般超员仍达50%,个别特别繁忙线路达100%。据预测,2000年铁路客运量将由1984年的11.2亿人次增至25~26亿人次。面对这一严峻局面,如不从根本上尽快予以解决,此种局面仍将继续而难以扭转。在2000年前,我国是否应修建中、高速铁路?如何修建?这一直是个争论的问题。对此,本文除对此问题进行阐述之外,并着重通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沪宁铁路作必要的概略计算分析之后(对京山、沪杭、京广京石段所的分析,本文略),就我国修建中、高速铁路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铁路旅客运输
铁路干线
沪宁铁路
旅客快车
京石段
列车技术速度
铁路
技术
装备
铁路现代化
世界铁路
专用线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跳出传统模式 逐步实现运输组织整体优化
2
作者
罗守品
张凤祥
机构
北京铁路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8年第8期4-7,共4页
文摘
在运能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北京局结合设备特点,能力利用,货源、车流情况,和逐年来的技术革新,全面推行了运输组织整体优化方法。本文总结了货源组织,车流组织,列车重量、密度与速度,调度指挥,列检布局和装卸作业组织等方面的具体优化方法,及其在挖潜提效、完成大包干任务中所取得的具体效果。
关键词
运输组织
装卸作业组织
货源组织
能力利用
挖潜提效
车流组织
直达
列车
货运密度
列车技术速度
列车
重量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联铁路关于运营指标的讨论和变化
3
作者
谢文炳
蔡馥秋
机构
铁道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6期15-17,32,共4页
文摘
一、苏联铁路的技术进步与铁路运营指标的关系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铁路经过一段恢复时期,由于加强了线路上部建筑,采用大型蒸汽机车,以四轮车取代二轴车,发展机械化驼峰编组站,提高装卸作业和养路机械化水平,发展自动闭塞和调度集中等先进的信联闭方法,加之改进了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使这一段期的铁路运营指标大为改善。与战前的1928年相比,列车平均总重增加了1.4倍,列车技术速度提高了近40%,铁路的成本利润率达到32.9%。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苏联铁路运营工作比较主动的“黄金时代”。但是,自苏联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的近卅年间。
关键词
列车
平均总重
列车技术速度
养路机械化
装卸作业
运输组织
驼峰编组站
调度集中
二轴车
技术
进步
站线长度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是增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的重要措施
4
作者
陆路
机构
郑州机务北段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4年第3期7-9,共3页
文摘
前言在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目前国内形势大好。工农业生产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乎逐步提高。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担负的客货运输任务也随之日益繁重。
关键词
综合运输能力
铁路干线
运用效率
政策指引
主要干线
言在
列车技术速度
铁路运输能力
乘务组
国内形势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提高铁路客运能力”学术讨论会纪要
5
机构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提高铁路客运能力>学术讨论会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7期2-4,共3页
文摘
在庆祝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建院三十五周年之际,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于1985年3月1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了关于提高铁路客运能力的学术讨论会。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名誉委员,以及国家科委、计委、经委、铁道部、铁路局、设计院、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厂、车站、人民铁道报等单位的代表和论文作者共127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岳志坚同志参加会议并讲了话,对如何提高客运能力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关键词
客运能力
铁路干线
学术讨论会
人民铁道报
铁路旅客运输
市郊铁路
学术委员会
客货运量
铁路
技术
列车技术速度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我国修建中、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朱文升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跳出传统模式 逐步实现运输组织整体优化
罗守品
张凤祥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苏联铁路关于运营指标的讨论和变化
谢文炳
蔡馥秋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是增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的重要措施
陆路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提高铁路客运能力”学术讨论会纪要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