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朱胜阳 蔡成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2,共7页
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描述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的力学行为,以变温作用下道床板最大损伤状态作为初始条件、车辆—双块式轨道耦合动力分析得到的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轨道—路基的外部激励,进行变温和列车动荷载共同作用下道床板损伤的... 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描述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的力学行为,以变温作用下道床板最大损伤状态作为初始条件、车辆—双块式轨道耦合动力分析得到的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轨道—路基的外部激励,进行变温和列车动荷载共同作用下道床板损伤的演变规律及道床板损伤对结构受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降温过程中道床板会发生横向弯曲变形,产生损伤,导致受拉承载力下降;在升温过程中由于降温导致的道床板拉伸损伤不可恢复,所以道床板损伤值不变,最终保持在0.23左右,但刚度出现恢复现象;车辆经过已损伤的道床板时,道床板内部裂纹交替张开与闭合,刚度出现短暂的部分恢复阶段,刚度退化系数最大幅值为0.057,而道床板损伤值不变,且道床板的位移和加速度幅值、支承层与基床表面的动应力幅值均比无损伤时增大,拉应力幅值减小;损伤塑性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道床板混凝土的软化及刚度退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 损伤 车辆—轨道耦合 温度荷载 列车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立体交叉铁路隧道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于鹤然 周晓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11,共9页
本文对列车动荷载一维正弦激振力模型进行修正,使其适合350km/h以上高速列车的模拟,并推广到三维模型计算中。以六沾线乌蒙山隧道与新梅花山隧道立体交叉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立交结构进行列车荷载动力分析。在动力模拟... 本文对列车动荷载一维正弦激振力模型进行修正,使其适合350km/h以上高速列车的模拟,并推广到三维模型计算中。以六沾线乌蒙山隧道与新梅花山隧道立体交叉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立交结构进行列车荷载动力分析。在动力模拟中设定3种不同的立体交叉结构形式,分别为分修、半分修、合修结构,并研究这3种结构形式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位移、加速度、内力的响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立交框架与挡头墙连接上下隧道的合修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交叉隧道 衬砌结构 力响应 列车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动荷载扰动对近接基坑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浩 杨双锁 +2 位作者 师雯琦 梁辉 陈海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8-174,共7页
通过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分析铁轨分别处于无列车动荷载、列车等效静荷载、列车动荷载影响3种情况下和列车行驶速度不同时,基坑地连墙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外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将不同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分析铁轨分别处于无列车动荷载、列车等效静荷载、列车动荷载影响3种情况下和列车行驶速度不同时,基坑地连墙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外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将不同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列车运行产生的动荷载对基坑稳定性影响较大,采用叠加的连续正弦函数模拟的列车动荷载得到的地连墙水平位移变化规律与监测值基本一致,用叠加的连续正弦激振力函数模拟列车动荷载方法可行;(2)相比无列车动荷载影响或有列车静荷载影响时,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地表沉降最大值与地连墙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增加较大,建议考虑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荷载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3)列车行驶速度增加使地表沉降和地连墙水平位移最大值均逐步增大,在进行基坑的稳定性分析时,按列车行驶最大速度产生的动荷载进行计算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荷载 列车动荷载 近接基坑 地连墙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断层效应的高铁列车动荷载对地面沉降影响机理研究——以京张高铁怀来段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苗苗 丰成君 +4 位作者 戚帮申 孟静 张鹏 任思起 谭成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407-415,共9页
京张高铁怀来段位于怀涿、延矾盆地复合部位,盆地内土体工程地质特性的差异及隐伏断裂稳滑活动产生的地面沉降无疑会威胁京张高铁的安全运行。依据工程地质钻孔及地球物理探测资料,构建跨活动断层地基土体二维地层结构模型,通过数值模... 京张高铁怀来段位于怀涿、延矾盆地复合部位,盆地内土体工程地质特性的差异及隐伏断裂稳滑活动产生的地面沉降无疑会威胁京张高铁的安全运行。依据工程地质钻孔及地球物理探测资料,构建跨活动断层地基土体二维地层结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开展考虑断层效应的高铁列车动载荷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机理研究。研究表明:列车动荷载主要影响50 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随车速增加动荷载造成的土体竖向位移降低,随车重增加竖向位移增加;在列车动荷载和断层滑移双重作用下,随深度增加,土体竖向位移以受列车动荷载影响为主转为以断层滑移影响为主,50 m以下土体竖向位移全部由断层滑移所致,且紧邻断层两侧距离相同位置上盘土体竖向位移大于下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高铁列车动荷载 数值模拟 力响应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列车动荷载对下穿隧道影响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正安 肖洪天 闫强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67-72,共6页
以青岛地铁下穿胶济铁路为研究背景,应用隧道结构的动力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列车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地层体系的动力响应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单列列车动荷载、两列列车动荷载同向及相向三种工况下,隧道结构-地层体系的应力及... 以青岛地铁下穿胶济铁路为研究背景,应用隧道结构的动力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列车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地层体系的动力响应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单列列车动荷载、两列列车动荷载同向及相向三种工况下,隧道结构-地层体系的应力及位移曲线。研究表明,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地层体系的动力响应呈现近似简谐波变化;从地表到隧道拱顶的动力响应不断衰减,且衰减速度从地表到隧道拱顶不断减小;两列列车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地层体系的动力响应值较单列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值有明显增加,但并未达到单列列车动荷载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动荷载 下穿隧道 数值模拟 力响应 力分析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海域段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斌忠 郭佳奇 +1 位作者 钱源 徐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9-157,共9页
为研究运营海域盾构隧道衬砌受海水侵蚀与列车动荷载双重作用下的结构耐久性问题,本文以厦门地铁6号线马銮中心站至集美岛站海域段隧道工程为基础,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确定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腐蚀前后力学性能,并使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 为研究运营海域盾构隧道衬砌受海水侵蚀与列车动荷载双重作用下的结构耐久性问题,本文以厦门地铁6号线马銮中心站至集美岛站海域段隧道工程为基础,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确定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腐蚀前后力学性能,并使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分析盾构隧道衬砌受Cl^(-)侵蚀后承载能力变化及隧道衬砌在列车动载下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Cl^(-)的侵蚀,管片混凝土强度明显降低,平均弹性模量下降了46.13%;单次列车荷载与海水侵蚀双重作用下衬砌结构横向位移不大,纵向位移由56.9 mm增大至57.8 mm,最大拉应力增加6.42%,最大压应力增加14.16%;单次列车荷载持续作用下,管片最大可产生7.43 mm纵向位移,衬砌左右两侧产生的应力较大,最大约5.5 MPa,应力随时间均匀变化。延长海域盾构隧道运营时间衬砌结构劣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海域环境 列车动荷载 Cl^(-)侵蚀 结构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动荷载对邻近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世忠 宋国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5-1091,共7页
为研究列车动荷载对邻近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深圳地铁5号线民治站基坑工程为背景,考虑流固耦合以及列车动载作用,采用FLAC3D对不同基坑分步、不同列车荷载施加方式以及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邻近基坑的地表沉降、围护结构位移、支... 为研究列车动荷载对邻近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深圳地铁5号线民治站基坑工程为背景,考虑流固耦合以及列车动载作用,采用FLAC3D对不同基坑分步、不同列车荷载施加方式以及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邻近基坑的地表沉降、围护结构位移、支撑内力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将列车荷载等效为静土压力或将列车荷载视为动荷载两种情况下,基坑两侧的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大体相同,但要比不考虑列车荷载情况分别大约15%和23%;(2)受铁路路堤偏压以及列车动载影响,基坑开挖后,基坑近铁路侧的墙体位移要比远离铁路侧大约8mm,同时远离铁路侧的墙体上部将向基坑外侧偏移;(3)列车轴重越大或运行速度越快,列车动荷载作用就越明显,其对邻近基坑墙体位移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就越大;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基坑两侧墙体最大变化幅度约为2.6 mm,而地表最大沉降差异则约为1.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动荷载 邻近基坑 水平位移 地表沉降 支撑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隧道列车动荷载响应有限元初步数定分析研究 被引量:82
8
作者 潘昌实 G.N.Pande 《土木工程学报》 EI 1984年第4期19-28,18,共11页
本文用有限元法对某黄土隧道进行了列车振动响应数定分析。文中提出一种人工激振力以模拟列车竖向动荷载,并采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法求解结构体系的二阶运动微分方程组。对各种材料均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和摩尔-库伦屈服准则,所有超过... 本文用有限元法对某黄土隧道进行了列车振动响应数定分析。文中提出一种人工激振力以模拟列车竖向动荷载,并采用Newmark隐式时间积分法求解结构体系的二阶运动微分方程组。对各种材料均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和摩尔-库伦屈服准则,所有超过屈服点的应力均予以调整使之回到屈服面上。分析表明隧道衬砌将主要承受拉应力作用,且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最大跨度偏下的边墙内表面上。对体系的自振特性也进行了探讨,算得的最小特征值与动力分析中所得到的自振周期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特征值 态响应 自振周期 本征值 衬砌 矿山支护 拉应力 张应力 列车动荷载 自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沉管地基整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由广明 刘维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5,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高速列车在通过沉管隧道时,对沉管地基的影响,分析评价沉管地基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液化可能性。利用车轨动力相互作用模型,重新研究确定高速列车在不同速度下作用于沉管隧道整体道床上的动荷载;对沉管隧道的三个典...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高速列车在通过沉管隧道时,对沉管地基的影响,分析评价沉管地基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液化可能性。利用车轨动力相互作用模型,重新研究确定高速列车在不同速度下作用于沉管隧道整体道床上的动荷载;对沉管隧道的三个典型断面,计算高速列车动载作用下地基的最大剪应力分布;最后确定了沉管地基3种等效振次的抗液化剪应力。结果表明长江沉管隧道地基有足够的能力抵抗列车的周期性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基 沉管隧道 液化分析 列车动荷载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高架桥列车振动荷载对邻近构筑物受力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维正 王锋 +2 位作者 罗桂军 徐毅夫 唐新建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8,共12页
为分析新建地铁高架桥运营期列车振动荷载对近接敏感构筑物的影响,基于长沙地铁1号线北延线高架桥上跨既有高速公路与干线铁路,针对两侧紧邻既有桥台桩基和框架桥,建立列车振动荷载下高架桥–地层–既有结构的动力耦合数值模型,分析地... 为分析新建地铁高架桥运营期列车振动荷载对近接敏感构筑物的影响,基于长沙地铁1号线北延线高架桥上跨既有高速公路与干线铁路,针对两侧紧邻既有桥台桩基和框架桥,建立列车振动荷载下高架桥–地层–既有结构的动力耦合数值模型,分析地层与既有结构的不同深度动力响应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列车运行速度、轴重、近接距离、地层加固模量、阻尼比分别对桥台桩基和框架桥的水平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列车振动作用下,地表沉降值约为水平位移的40%,地层变形以水平位移为主。框架桥的变形、速度、加速度变化趋势与桩基类似,但其绝对值相对较小;不同深度的动力响应特征明显不同,桩顶和框架桥顶板受影响较大。既有构筑物的动力响应随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且在低速区变化幅值较小,80 km/h为列车的最佳运行速度;动力响应随列车轴重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轴重相对于速度对动力响应的影响明显。近接距离越小,框架桥的动力响应越大;新建桩基与框架桥水平距离小于桩径的4倍时,需采取加固措施;动力响应随加固区刚度增大而减小,地层模量达到300 MPa后,继续提高加固强度对降低响应的效果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与运营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高架桥 近接构筑物 列车动荷载 力响应 数值模拟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400km·h^(-1)高速列车作用于声屏障的脉动风荷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施洲 杨仕力 +1 位作者 蒲黔辉 邓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1,共9页
针对350~400km·h^(-1)高速列车作用于声屏障的脉动风荷载问题,基于三维非稳态的k-ε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移动网格的数值仿真计算多种车速、多种屏轨距条件下列车通过声屏障区域的动态风场过程,得出声屏障各部位的脉动风荷载时程曲... 针对350~400km·h^(-1)高速列车作用于声屏障的脉动风荷载问题,基于三维非稳态的k-ε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移动网格的数值仿真计算多种车速、多种屏轨距条件下列车通过声屏障区域的动态风场过程,得出声屏障各部位的脉动风荷载时程曲线等各类结果数据及多种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00~400km·h^(-1)列车脉动风荷载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加速增大,与声屏障至线路中心距离呈现近双曲线性反比关系,风压值分布沿声屏障高度呈现底部大、顶部小的规律;理论计算风压值及其与实测列车脉动风荷载时程曲线形状、参数影响规律等均相符较好,部分计算风压量值略大于实测值,原因在于计算中列车及声屏障模型光滑表面的模拟方法忽略了实际粗糙表面的风阻等因素。在仿真与实测的基础上,提出380~400km·h^(-1)高速列车脉动风荷载的最大风压取值建议及广义振动频率范围1.96~4.79Hz等动力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声屏障 列车荷载 风压值 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重叠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志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89-1795,共7页
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急剧增长,重叠隧道结构工程逐渐增多,列车荷载对重叠隧道结构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基于有限元时程分析,研究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城际隧道建设前、建成后及运营期间等不同条件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得出隧道结构在列车振... 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急剧增长,重叠隧道结构工程逐渐增多,列车荷载对重叠隧道结构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基于有限元时程分析,研究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城际隧道建设前、建成后及运营期间等不同条件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得出隧道结构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的隧道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和城际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最大,城际列车荷载次之,地铁列车荷载最小;相同荷载作用下,结构形式不同也会使得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单层双跨结构动力响应最大,单层单跨结构次之,双层双跨结构最小;隧道结构加速度峰值主要受结构覆土层厚度的影响,荷载类型及结构形式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动荷载 重叠隧道结构 力响应 阻尼 时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循环动荷载下地铁四孔交叠隧道长期沉降及控制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红霞 王怀东 +1 位作者 袁云辉 李琪睿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35,共5页
以南京地铁5号线下穿3号线为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四孔交叠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土体动应力,并结合经验模型预测交叠隧道的长期沉降量。结果显示,交叠隧道最大沉降量达16.3 mm,曲率半径为13589 m,相对变曲为1/1... 以南京地铁5号线下穿3号线为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四孔交叠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土体动应力,并结合经验模型预测交叠隧道的长期沉降量。结果显示,交叠隧道最大沉降量达16.3 mm,曲率半径为13589 m,相对变曲为1/1100,均超出规范要求,须采取沉降控制措施。现场拟在5号线隧道施工期采用壁后注浆加固措施。结果显示,采用地层加固措施后运营期交叠隧道的最大沉降量降低至10.4 mm,曲率半径增大至18750 m,相对变曲减小至1/2575,均满足规范要求。地层加固措施可有效控制隧道交叠区沉降的发展,保障隧道结构长期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四孔交叠隧道 列车循环荷载 长期沉降 地层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路基列车动载激励及动力响应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晅 张家生 王启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7-867,共11页
针对高速铁路列车荷载激励输入特性及无砟轨道路基在动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建立了轨道—路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确立了单元结构类型、路基本构模型及结构材料参数的选取方法及依据。根据列车荷载分布特点及其激励输入特性,采用2车... 针对高速铁路列车荷载激励输入特性及无砟轨道路基在动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建立了轨道—路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确立了单元结构类型、路基本构模型及结构材料参数的选取方法及依据。根据列车荷载分布特点及其激励输入特性,采用2车厢8轮对车辆离散模型,通过Fourier变换获得了相邻车厢两个转向架通过轨道时轨下扣件点的反力时程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以运行速度300km/h,轴重为170kN的高速列车为例,分别计算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及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的竖向动应力、竖向动位移及动加速度,揭示上述响应规律与轨道路基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路基 列车动荷载 力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铁荷载作用下邻近建筑物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高广运 陈娟 朱林圆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6期136-141,共6页
为进一步了解上海地区地铁运行所引起的临近建筑物振动情况,根据上海实际地层剖面建立隧道-土体-建筑物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地铁运行所引起的相邻建筑物各层水平和竖向振动变化规律。其中,列车荷载由三质点振动模型求出并... 为进一步了解上海地区地铁运行所引起的临近建筑物振动情况,根据上海实际地层剖面建立隧道-土体-建筑物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地铁运行所引起的相邻建筑物各层水平和竖向振动变化规律。其中,列车荷载由三质点振动模型求出并施加于轨道上。同时对列车运行速度、建筑物与隧道距离及建筑物楼层数等因素对振动幅值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建筑物内竖向振动随层高基本不变,水平向振动先减小后增加,顶层有明显的振动放大现象;建筑物各层的振动随列车车速的减小、与轨道中心距离的增大和楼层数的增大而减小;但随着楼层数的增加,建筑物各层水平向振动放大现象也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波 地铁 建筑物 数值模拟 列车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振动条件下古建筑群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立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130,共8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振动对上方古建筑的影响规律,基于西安地铁4号线下穿和平门区段,建立不同行车速度组合工况有限元振动分析模型,用来分析和平门古建筑群的振动响应规律。并进行中国古建筑结构允许振动速度评价标准的比选、推导和确定,由... 为研究地铁列车振动对上方古建筑的影响规律,基于西安地铁4号线下穿和平门区段,建立不同行车速度组合工况有限元振动分析模型,用来分析和平门古建筑群的振动响应规律。并进行中国古建筑结构允许振动速度评价标准的比选、推导和确定,由结果可知:地铁单向或对向通过城墙时,不同车速对峰值位移几乎没有影响。城墙的峰值速度、加速度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在车速为80 km/h时达到最大。桥体在两种运行模式下的峰值位移、速度、加速度变化趋势与城墙相同,但最终值较大。综合比较,列车80 km/h对向行驶为最不利情况,此时城墙和桥体的速度、加速度分别为0.160,0.667 mm/s和0.679,2.998 mm/s^2。护城河桥的振动以竖直方向为主,而城墙在列车运营时主要呈水平方向振动。桥体的水平振动速度略大于城墙,且两者均小于容许水平振动速度,因此该地铁运营过程中可保证古建筑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有限元模拟 列车动荷载 力响应 古建筑 剪切波速 力响应容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动荷载对近接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施工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朝晖 高林静 +2 位作者 贾连志 姜华 梁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5,M0007,共11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基坑变形规律与稳定性,以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激振力函数模拟计算高速列车动荷载。运用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高速列车动荷载的不同作用形式、不同车... 为研究高速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基坑变形规律与稳定性,以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激振力函数模拟计算高速列车动荷载。运用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高速列车动荷载的不同作用形式、不同车速以及不同轴质量作用下换乘中心基坑的锚索轴力、桩体位移、桩后地表沉降等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动荷载和静荷载作用下的桩体位移比不考虑荷载作用时各增大24.56%和22.66%,最大地表沉降相应增大2.42 mm和2.07 mm。不同车速下桩体位移和地表沉降最大增幅各为23.36%和31.47%。高速列车轴质量相较于车速对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地表沉降影响更加显著,与不同车速相比,各道锚索轴力最大值增大了1.23倍、1.21倍和1.16倍,最大桩体位移和地表沉降相应增大1.17倍和1.19倍。对基坑进行稳定性验算,安全系数相应达到1.48、2.12和5.13,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动荷载 换乘中心基坑 桩锚支护 力响应分析 稳定性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隧道基底结构的动压力响应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自强 王明年 +1 位作者 于丽 李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7,共7页
以晋中南重载铁路太行山隧道为工程依托,研究轴重为27t的重载列车以80km·h-1的速度经过时隧道基底结构的动压力响应。分别采用有限元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得到动压力典型时程曲线,分析隧道基底各位置处动压力的横向及竖向分布规律。... 以晋中南重载铁路太行山隧道为工程依托,研究轴重为27t的重载列车以80km·h-1的速度经过时隧道基底结构的动压力响应。分别采用有限元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得到动压力典型时程曲线,分析隧道基底各位置处动压力的横向及竖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左右侧的动压力基本对称分布,线路中心线处动压力受到重载列车动荷载影响更大;动压力在填充层内的实际衰减程度大于理论分析,仰拱上表面左右侧沟底部实测动压力大于线路中心线处,而仰拱上下表面动压力横向分布规律相反;动压力竖向传递过程分为快速和缓慢衰减2个阶段,分别位于道床与仰拱填充层内和仰拱内,但在缓慢衰减阶段,线路中心线处的动压力幅值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而平均值仍为衰减。由此可知,隧道的仰拱极易出现大变形而形成裂缝,并且易发生侧沟外挤等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隧道 基底结构 重载列车动荷载 压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仰拱及仰拱填充层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杜明庆 张顶立 +2 位作者 房倩 张素磊 熊磊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5,共8页
为研究铁路隧道仰拱及仰拱填充层的动力响应,对兰新第2双线福川铁路隧道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在不同运行速度列车的动荷载作用下,不同道床板下埋深处仰拱及仰拱填充层的动应力响应和竖向振动加速度响应分布规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 为研究铁路隧道仰拱及仰拱填充层的动力响应,对兰新第2双线福川铁路隧道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在不同运行速度列车的动荷载作用下,不同道床板下埋深处仰拱及仰拱填充层的动应力响应和竖向振动加速度响应分布规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得到道床板下不同深度处仰拱及仰拱填充层的动应力、竖向振动加速度的波动幅度和频率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仰拱及仰拱填充层是承载动应力的主要载体;列车运行速度一定时,仰拱及仰拱填充层的动应力和竖向振动加速度响应均随着道床板下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道床板下深度处仰拱及仰拱填充层的动应力和竖向振动加速度响应均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降低而减小;仰拱及仰拱填充层的混凝土强度增加其动应力衰减幅度减小,但减小幅度相对有限,应综合考虑动应力响应和经济因素,选取合适的仰拱及仰拱填充层的混凝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拱及仰拱填充层 应力 竖向振加速度 列车动荷载 铁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间歇效应的粉土永久变形特性单级和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梅慧浩 聂如松 +2 位作者 冷伍明 李亚峰 陈郗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4-104,共11页
列车动荷载对路基的作用过程中存在时间间歇阶段,而在以往的动三轴试验中该时间间歇效应常被忽略。利用动三轴仪,对粉土(路基填料)开展考虑间歇效应的单级和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分析间歇阶段对粉土的轴向应变发展规律的影响,研究单级和... 列车动荷载对路基的作用过程中存在时间间歇阶段,而在以往的动三轴试验中该时间间歇效应常被忽略。利用动三轴仪,对粉土(路基填料)开展考虑间歇效应的单级和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分析间歇阶段对粉土的轴向应变发展规律的影响,研究单级和分级间歇加载方式下粉土的累积塑性应变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间歇阶段的存在对提高试样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有积极作用,在动三轴试验中必须考虑时间间歇效应对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提出的新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利用分级加载的试验结果预测单级加载下累积塑性应变的发展规律。研究结果对于深刻认识路基的永久变形特性,建立单级加载和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之间的联系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间歇阶段 列车动荷载 三轴试验 累积塑性应变 分级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