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范建江 王朝刚 +2 位作者 徐远杰 曹心慧 张晓曼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1-638,共8页
目的探究影响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各项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式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1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 目的探究影响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各项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式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21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管病变特征、治疗相关因素及预后情况。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的评分结果,将患者划分为预后佳组(mRS得分≤2)与预后差组(mRS得分>2),随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运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并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构建验证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121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1例(25.61%),预后良好90例(74.38%)。术后3个月mRS评分低于术前mRS评分(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高血压病史、狭窄部位、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介入治疗方式、胆固醇水平、血小板计数、病变长度、术前NIHSS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胆固醇水平、血小板计数、病变长度及术前NIHSS评分是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预后的AUC为0.931(95%CI:0.873~0.989),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度较好。结论高血压病史、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胆固醇水平、血小板计数、病变长度及术前NIHSS评分是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展现出了对患者预后状况的高度精确预测效能,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 介入治疗 预后影响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乐华辉 黄坤 +1 位作者 艾海军 胥海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0-536,共7页
目的构建并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接受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治疗的2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90)与验证集(n=... 目的构建并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接受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治疗的2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90)与验证集(n=82)。训练集根据术后是否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n=61)和未出血组(n=12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4.3.3工具包构建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心房颤动、空腹血糖、术前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训练集及验证集预测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95%CI:0.974~0.999)、0.986(95%CI:0.967~1.000),灵敏度分别为95.08%、99.98%,特异度分别为95.35%、92.9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的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 症状性颅内出血 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紫寅 邱冬 +9 位作者 郑萍 安阳 张涛 唐雪松 严智星 李苏雯 尹丽萍 姜永继 胡利刚 唐景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4-949,共6页
目的 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安岳县人民医院和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98例。患者入组后均行PED治疗,收集可能影响复杂性颅内动脉... 目的 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安岳县人民医院和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98例。患者入组后均行PED治疗,收集可能影响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据改良Rankin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2组,≤2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为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建立Nomograms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98例患者中,10例(10.20%)出现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氯吡格雷抵抗、Fisher分级、动脉瘤多次破裂、动脉瘤位置、瘤体大小、瘤颈、多发及入院时Hunt-Hes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氯吡格雷抵抗、动脉瘤多次破裂、动脉瘤位置、多发及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PED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预后的独立性影响因素。Nomograms模型预测PED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预后的AUC为0.849(95%CI:0.758~0.939)。模型组与验证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Nomograms模型预测PED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预后不良的概率阈值为0.10~0.90时,患者的净受益率大于0。结论 PED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病史、氯吡格雷抵抗、动脉瘤多次破裂等,Nomograms模型可预测PED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 多因素分析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重症哮喘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牛毓茜 李桂云 +2 位作者 杨丽秋 张嵘耀 代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96例因重症哮喘入院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口腔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与非感染组(62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做Logi...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96例因重症哮喘入院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口腔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与非感染组(62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反复口腔溃疡病史、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侵入性操作为重症哮喘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口腔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患儿经西替利嗪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后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5
作者 谭茜 王燕 黄冬男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3-947,95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儿童经西替利嗪及地氯雷他定联合用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进行西替利嗪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的182例慢性荨麻疹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儿童经西替利嗪及地氯雷他定联合用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进行西替利嗪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的182例慢性荨麻疹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复发组(n=51)与未复发组(n=131)。对比两组患儿的病历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影响慢性荨麻疹儿童经西替利嗪及地氯雷他定联合用药后复发的相关指标;MedCalc软件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计量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探讨其对慢性荨麻疹儿童经西替利嗪及地氯雷他定联合用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慢性荨麻疹儿童经西替利嗪及地氯雷他定联合用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慢性荨麻疹儿童经西替利嗪及地氯雷他定联合用药后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及临床预测效能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在病程、既往过敏性疾病史、发作频率、风团数量、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平均直径、IgE、IFN-γ、IL-10、IL-18、CRP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发作频率、风团数量、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平均直径、IgE、IFN-γ、IL-10、IL-18、CRP的AUC分别为0.854、0.697、0.739、0.876、0.847、0.767、0.902、0.804、0.829、0.85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个月、4次/周、6个、3 h、2.1 cm、149.7 U/ml、27.2 ng/L、3.6 ng/L、40.5 ng/L、2.6 mg/L。病程、IgE、IFN-γ、IL-10、IL-18、CRP是影响慢性荨麻疹儿童经西替利嗪及地氯雷他定联合用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正曲线与原始曲线及理想曲线接近,C-index为0.625(95%CI:0.613~0.702),模型拟合度高;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阈值>0.16,可提供临床净收益,且临床净收益均高于病程、IgE、IFN-γ、IL-10、IL-18、CRP。结论:本研究基于慢性荨麻疹儿童经西替利嗪及地氯雷他定联合用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即病程、IgE、IFN-γ、IL-10、IL-18、CRP构建了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慢性荨麻疹儿童的复发预测提供参考,以期尽早筛查高危复发儿童,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慢性荨麻疹儿童复发情况,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西替利嗪 地氯雷他定 预后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炎症复合评分构建预测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梦馨 王唯 戴荣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06-2311,共6页
目的 探究采用新型炎症复合评分系统,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风险。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251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将其分为术后谵妄组(n=55)和无谵妄组(n=196)... 目的 探究采用新型炎症复合评分系统,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风险。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251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将其分为术后谵妄组(n=55)和无谵妄组(n=196)。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ROC曲线分析指标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校正曲线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 C-index),决策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炎症反应标志物NLR、PLR、CAR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NLR、PLR、CAR的AUC分别为0.788、0.714、0.797、0.824、0.839、0.811;构建N.P.Cs评分标准,其AUC为0.963。年龄、术中出血量、N.P.Cs是影响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正曲线与原始曲线及理想曲线接近,C-index为0.847(95%CI:0.811~0.903);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阈值> 0.17,可提供临床净收益。结论 年龄、术中出血量、N.P.Cs是影响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防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炎症复合评分 腰椎骨折 术后谵妄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7
作者 侯昱 顾启红 +3 位作者 周进 刘瑶 杨阳 邵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3-761,共9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8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3∶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88例胃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3∶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588例患者中52例(8.84%)术后发生腹腔感染。52份腹腔积液标本检出病原菌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72.31%),革兰阳性菌15株(23.07%),真菌3株(4.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根治度(显微镜下残留)、联合器官切除、高血压、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均为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95%CI:0.677~0.852)、0.712(95%CI:0.565~0.860),提示模型对胃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区分度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值为8.491,P值为0.387,提示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决策曲线(DCA)分析结果显示,在训练集(0.05~0.4)和验证集(0.1~1.0)风险阈值范围内,使用该模型对术后腹腔感染高风险患者进行干预,可能获得正向收益;临床影响曲线(CIC)分析结果显示,在训练集(0~0.4)和验证集(0~0.5)风险阈值范围内,模型预测的感染病例数高于实际感染病例数,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胃癌术后腹腔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早期评估胃癌术后腹腔感染提供量化、直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手术后感染 腹腔感染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7
8
作者 裘小康 季萍 +1 位作者 杨艳玲 祁修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12-2316,共5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3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疼痛组(n=58)...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3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疼痛组(n=58)和对照组(n=78)。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MedCalc软件行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及决策曲线行内部验证及临床预测效能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疾病、吸烟、既往骨折病史、BMD、ASA分级、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的AUC为0.785、0.815、0.846,最佳截断值为64岁、47 min、4.7 mL。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疾病、吸烟、BMD、ASA分级、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是影响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为0.826(95%CI:0.714~0.902),拟合度高;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阈值> 0.19,可提供临床净收益。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疾病、吸烟、BMD、ASA分级、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的口腔鳞状细胞局部晚期癌预后模型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江凌 李广文 +3 位作者 张俊辉 王瑞 李刚 李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2-419,共8页
目的:构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局部晚期癌患者列线图预后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纳入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OSCC局部晚期癌患者7118例临床病例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 目的:构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局部晚期癌患者列线图预后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纳入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OSCC局部晚期癌患者7118例临床病例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并确定OSCC局部晚期癌的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3年和5年的特异性生存率(CSS)。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使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模型的临床适用度。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包括患者4984例和2134例,两集中各项统计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集中,确定了10个影响OSCC局部晚期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人种、婚姻状态、发病部位、组织学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是否手术、是否放疗(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列线图模型C-index分别为0.702和0.704,预测3年和5年CSS的AUC在0.727~0.736之间。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的3年和5年CSS与实际CSS吻合较好。DCA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净收益优于第7版AJCC TNM分期系统。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OSCC局部晚期癌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R数据库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预后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