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样本生成质量评估方法
1
作者 王金兰 蔡伯根 +1 位作者 申彦春 刘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5,共7页
列控车载设备故障预测是提升运维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方向。为解决故障建模样本不平衡条件下生成故障样本的质量评估与保障问题,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实现故障建模样本生成,从样本比例和样本分布2个维度对生成故障样本进行质量评估。在样... 列控车载设备故障预测是提升运维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方向。为解决故障建模样本不平衡条件下生成故障样本的质量评估与保障问题,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实现故障建模样本生成,从样本比例和样本分布2个维度对生成故障样本进行质量评估。在样本比例维度,设定不同样本调和比生成并构建合成故障样本集开展模型训练,结合模型性能指标评估生成故障样本的质量;在样本分布维度,引入最大均值差异和结构相似性指数2项指标,对待评估生成故障样本与真实故障样本做分布相似度评估。采用CTCS2-200H型列控车载设备真实故障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故障样本生成方法下,所提出方法均能有效量化评估所生成故障样本的特性,设定合适的样本调和比可以缓解故障样本数据不平衡问题,有助于构建列控车载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并有效提升故障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故障样本 故障预测 生成对抗网络 样本质量评估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控车载设备故障诊断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刘丹 张振海 +1 位作者 翟秋宇 余家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192,共9页
车载设备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减少车载设备故障发生频次和故障处理的时间损耗,需要对车载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现象进行准确地分析和诊断。知识图谱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现有传统故障诊断方法未有效利用... 车载设备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减少车载设备故障发生频次和故障处理的时间损耗,需要对车载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现象进行准确地分析和诊断。知识图谱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现有传统故障诊断方法未有效利用非结构化的先验知识和处理结果不具解释性的问题上可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列控车载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实体识别是构建图谱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传统中文实体识别方法存在识别效果不佳和全局语义难以共享问题,采用Graph Attention和CRF相结合的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实体识别。首先,以近三年某铁路局的列控车载设备典型故障分析报告作为实验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接着,对Graph Attention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与优化,由条件随机场模型(CRF)得到最优的文本标签序列;为验证该方法在实体识别中的有效性,在同一语料环境下,将Graph Attention-CRF神经网络模型与其他3种模型作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F1值可达94.24%,实体识别准确率较当前主流的BiLSTM-CRF模型提升4.51%,较FLAT模型提升2.42%,测试时间也只比用时最短的BiLSTM-CRF模型多0.41 s。最后,利用设定的关系匹配规则将识别的实体进行链接和匹配来完成包含车载设备故障信息的知识图谱,并以图谱问答的故障诊断方式给维修工作人员提供决策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故障诊断 知识图谱 Graph Attention-CRF算法 智能问答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单位成本效益的列控车载设备预防性维修决策研究
3
作者 彭聪 上官伟 +2 位作者 王宗耀 彭佳力 蔡伯根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5,共9页
科学合理的预防性维修策略是降低设备故障风险、提高设备可用性和减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重要途径。基于某线路的列控车载设备不同部件的小样本故障数据,首先基于不确定对数正态分布的车载设备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其次分析不同维修活动对... 科学合理的预防性维修策略是降低设备故障风险、提高设备可用性和减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重要途径。基于某线路的列控车载设备不同部件的小样本故障数据,首先基于不确定对数正态分布的车载设备部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其次分析不同维修活动对故障率的影响,引入递减过程参数动态调整预防性维修的间隔;最后推导设备可用性和维修成本的数学模型,构建考虑单位成本效益的预防性维修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条件下,不确定对数正态分布更能描述列控车载设备部件可靠性变化的趋势。在一个维修周期内,单位成本效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降低故障后维修的成本与预防性维修成本的比值,最优维修周期会相应滞后,而单位成本效益则会随着比值的降低而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列控车载设备确定预防性维修周期、提高设备可用性和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不确定对数正态分布 可靠性评估 预防性维修 单位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心仪 程剑锋 +3 位作者 刘育君 李珍萍 尤瑞君 岳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7-184,共8页
ATP车载设备是保障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核心设备,其测试是列控系统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ATP车载设备测试存在人工依赖性强、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传统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平台的基础上,根据车... ATP车载设备是保障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核心设备,其测试是列控系统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ATP车载设备测试存在人工依赖性强、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传统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平台的基础上,根据车载设备的操作流程,定义操作指令,并将其转化为上位机软件的操作命令,对上位机软件功能模块进行优化;将虚拟网络控制台技术与图像识别功能结合实现人机界面单元自动操控;提取JRU中车载设备采集的原始信息以及输出控制信息的记录,对测试结果进行校验;最后,利用现有ATP车载设备实验室测试序列对提出的列控车载设备自动化仿真测试方法进行验证,确保该方法可以在实际车载设备测试中得到应用。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列控车载设备自动化仿真测试方法符合实验室测试要求,可以实现自动化测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降低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测试案例 自动化测试 虚拟网络制台 J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R的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车地无线通信冗余技术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猛 赵志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6,共7页
随着铁路移动通信由GSM-R向5G-R演进,基于GSM-R的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技术面临更新替代的问题。根据近年来5G-R承载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业务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充分利用5G-R的优势,将5G-R下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 随着铁路移动通信由GSM-R向5G-R演进,基于GSM-R的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技术面临更新替代的问题。根据近年来5G-R承载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业务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充分利用5G-R的优势,将5G-R下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由单链路改为双链路冗余技术。以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车地无线通信冗余技术的适应性,研究车地无线通信的系统架构,以及不同网络制式下的移交方案等,提出适合于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的车地无线通信冗余技术实现方案。研究成果为CTCS-3级列控系统在5G-R下实现车地无线通信冗余技术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车地无线通信 冗余 5G-R CTCS3-300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高速适应性关键技术 被引量:24
6
作者 黄卫中 季学胜 +2 位作者 刘岭 李开成 牛道恒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92,共6页
从CTCS-3级列控系统工程建设角度出发,对包括基于多路速度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测速测距策略、列车制动模型及CTCS-3/CTCS-2级动态转换机制等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高速适应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类型测速传感器的特点,采用车轮速度... 从CTCS-3级列控系统工程建设角度出发,对包括基于多路速度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测速测距策略、列车制动模型及CTCS-3/CTCS-2级动态转换机制等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高速适应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类型测速传感器的特点,采用车轮速度传感器与雷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列车速度的安全测量,并运用联合卡尔曼滤波理论提出基于多路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测速测距算法策略。结合列车移动体的控制特点,在国际铁路联盟UIC 544—1标准的基础上,提出1种改进的分段式减速度计算的列车制动模型,可兼顾行车安全和效率。针对列车运营模式的兼容性与可靠性,采用兼容CTCS-3级和CTCS-2级的双模冗余设计,使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同时具有CTCS-3级控车功能和CTCS-2级控车功能,并通过输入信息共享和等级转换时信息交换等技术手段,实现CTCS-3/CTCS-2级之间的平滑动态转换。研究成果已在武广高速铁路上实施,满足了列车高速安全运行的要求,并提高了等级转换时的列车运行效率和旅客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制动模型 测速测距 CTCS-3/CTCS-2级动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BP级联网络的列控车载设备故障诊断 被引量:23
7
作者 上官伟 孟月月 +1 位作者 杨嘉明 蔡伯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2,共9页
列控车载设备是保障高速列车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组成部分,快速有效地诊断其故障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300T型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文本数据的错综性和时序性,提出一种基于LSTM-BP级联网络模型的车载设备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 列控车载设备是保障高速列车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组成部分,快速有效地诊断其故障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300T型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文本数据的错综性和时序性,提出一种基于LSTM-BP级联网络模型的车载设备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贝叶斯正则化(Bayesian Regularization,BR)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记忆特性,充分学习具有时序性的故障特征信息,解决BP神经网络模型难以准确诊断关机误报和引发故障等问题;最后,利用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多次试验分析,BR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分类准确率为85.06%;而LSTM-BP级联网络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95.10%,能够很好地解决对关机误报和引发故障诊断不准确的问题,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 故障诊断 BP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列控车载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ICSO-GRU的高铁列控车载设备故障率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魏伟 赵小强 吴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8,共11页
有效地预测高铁列控车载设备故障率对合理分配设备备品、制定维修计划、减少故障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以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历史故障数据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故障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VMD将车载... 有效地预测高铁列控车载设备故障率对合理分配设备备品、制定维修计划、减少故障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以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历史故障数据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故障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VMD将车载设备故障率时间序列分解为一组包含不同频率信息的子序列,降低原始序列的非平稳性;然后,针对分解后的各个子序列建立多个基于GRU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为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的猫群优化(ICSO)算法自适应设置各个GRU网络参数;最后,叠加各子序列预测结果得到最终故障率预测值。收集CTCS3-300T型列控车载设备历史故障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本文模型得到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0445和0.0391,均低于其他模型,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故障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循环单元 猫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CNN的城轨列控车载设备故障分类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倩 张雷 +1 位作者 欧冬秀 贺云鹏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9-538,共10页
针对基于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车载设备故障排查困难,故障维修日志由于信息零散、语义模糊及归类混乱等导致的传统文本分布式表示与浅层机器学习算法分类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焦点损失函数BERT-CNN(bidirectional encode... 针对基于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车载设备故障排查困难,故障维修日志由于信息零散、语义模糊及归类混乱等导致的传统文本分布式表示与浅层机器学习算法分类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焦点损失函数BERT-CNN(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故障分类方法,建立故障处理及结论、故障现象的关系模型.利用预训练好的BERT模型微调获取故障现象的词向量,充分捕捉融合了上下文的双向语义并关注重点词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进行训练,改进损失函数以缓解数据类别不平衡引起的性能下降问题.通过对某车载信号工区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基于交叉熵损失函数的BERT-CNN、单一BERT模型与word2vec-CNN(word to vector-CNN)方法,基于焦点损失函数BERT-CNN方法在分类指标上最优,对某些样本数量少的类别能够更精准分类.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更完善的智能运维故障案例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轨列控车载设备 BERT语言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分类 类别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控车载设备控制程序及参数远程实时更新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俊峰 刘实秋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4,共4页
针对既有列车控制系统不具备对车载设备控制程序及参数进行远程在线实时更新功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和嵌入式的列控车载设备控制程序与参数实时更新方法,在无线机车信号实际应用测试中表明,所实现的程序更新机制具有较高的适... 针对既有列车控制系统不具备对车载设备控制程序及参数进行远程在线实时更新功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输和嵌入式的列控车载设备控制程序与参数实时更新方法,在无线机车信号实际应用测试中表明,所实现的程序更新机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有效提高运营中的车载设备程序升级效率,提高了对列车控制的安全性,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PC104 GSM-R 参数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控车载设备的控车核心算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贺广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针对高速列车运行超速安全防护,提出列控车载设备的控车核心算法,总体架构包括动车组制动参数导入、线路数据输入、安全距离预留、模式曲线生成和速度监控处理。算法功能模块划分为制动参数处理、线路数据处理、模式曲线处理和速度监控... 针对高速列车运行超速安全防护,提出列控车载设备的控车核心算法,总体架构包括动车组制动参数导入、线路数据输入、安全距离预留、模式曲线生成和速度监控处理。算法功能模块划分为制动参数处理、线路数据处理、模式曲线处理和速度监控处理4个模块,其中控车曲线计算公式为列控车载设备控车核心算法关键,分别给出紧急制动曲线、常用制动曲线、紧急制动触发曲线和常用制动触发曲线的计算公式。在真实设备实验室内进行不同线路坡度和线路速度条件下的动车组制动实验,测得列控车载设备模式曲线制动距离,并将其与仿真算法软件计算的距离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列控车载设备控车核心算法仿真结果与真实列控车载设备实时监测结果误差率不大于0.08%。将控车核心算法应用于新建铁路客运专线闭塞分区的符合性验证可知,该算法简化了仿真数据配置,减少了测试工作量,有利于缩短检算周期,并能及时反馈闭塞分区符合性检算结果,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车核心算法 模式曲线 闭塞分区符合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的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平台 被引量:19
12
作者 贺广宇 郜新军 +2 位作者 李一楠 郑理华 程剑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为了检算铁路客运专线闭塞分区长度与列控系统的符合性,设计基于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的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平台。采用HTML,CSS,JavaScript,Vue.js,Node.js和Koa等Web技术进行开发,使用MySQL作为后端数据库,构建B/S架构应用平台,包括基础... 为了检算铁路客运专线闭塞分区长度与列控系统的符合性,设计基于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的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平台。采用HTML,CSS,JavaScript,Vue.js,Node.js和Koa等Web技术进行开发,使用MySQL作为后端数据库,构建B/S架构应用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处理、列车运行仿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闭塞分区检算和统计分析5个功能模块。其中,列车运行仿真模块为牵引计算平台的核心,由线路信息、列车动力学模型、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算法和速度控制组成;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算法具备列车超速防护功能,根据移动授权和列车速度距离信息生成允许速度和制动指令,实现列车运行仿真的闭环处理。选取京沪高速铁路列控工程数据和CRH3A型动车组参数进行列车牵引计算,得到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验证闭塞分区设计长度满足列控车载设备制动距离要求。结果表明:该平台可用于闭塞分区长度符合性检算,从而验证闭塞分区设计与列控系统的匹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牵引计算平台 车追踪间隔时间 列控车载设备 制动曲线 闭塞分区 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联邦滤波的列控车载设备测速测距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淼 杨志杰 +1 位作者 程剑锋 李一楠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4-151,共8页
基于转速传感器技术,提出1种列控车载设备测速测距算法,由自适应参数列车运动模型、空转/滑行时列车速度校正模型和基于联邦滤波的融合算法3部分组成。先建立列车运动模型,利用自适应参数更新列车运动模型和系统状态噪声,估计单个转速... 基于转速传感器技术,提出1种列控车载设备测速测距算法,由自适应参数列车运动模型、空转/滑行时列车速度校正模型和基于联邦滤波的融合算法3部分组成。先建立列车运动模型,利用自适应参数更新列车运动模型和系统状态噪声,估计单个转速传感器所在轮对的速度和加速度;当检测到轮对空转/滑行时,利用设计的速度校正模型计算列车运行速度,并视之为1个虚拟传感器,有效克服空转/滑行引起的速度测量精度下降问题;设计动态调整信息分配系数方案,根据2个转速传感器所在轮对滤波估计速度和空转/滑行检测情况得到相应系数值,再通过基于联邦滤波的融合算法对2种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融合,得到列车运行速度和走行距离。最后,利用不同场景下的接口型式实验采集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并验证算法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列车正常运行场景还是制动时轮对滑行场景,该算法均可在仅使用2个转速传感器作为系统输入的情况下得到满足安全需求的准确结果,同时兼顾成本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测速测距 转速传感器 自适应 联邦滤波 空转/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化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标准规范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凯 程剑锋 岳林 《中国铁路》 2018年第9期1-4,共4页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对保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在我国高速铁路中广泛应用。为满足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持续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中国铁路总公司启动了列控系统设备自主化及技术要求研究。对自主化C...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对保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在我国高速铁路中广泛应用。为满足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持续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中国铁路总公司启动了列控系统设备自主化及技术要求研究。对自主化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标准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重点包括自主化ATP技术条件、自主化ATP安装规范及高速铁路ATO规范等内容,对我国铁路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随着我国铁路更高等级自动驾驶和下一代列控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可以预见,自主化ATP将逐步演进为列控系统的基础平台,承载和集成更多的列控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S-3 自主化 列控车载设备 ATP 标准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可靠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一楠 何之煜 +2 位作者 刘雅晴 赵晓宇 王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162,共7页
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分配结果对系统研发周期、可用性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指标均有影响。粒子群算法的特征是通过粒子迭代收敛实现多目标的优化,可以满足可靠性优化需求。研究选取平均故障间... 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分配结果对系统研发周期、可用性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指标均有影响。粒子群算法的特征是通过粒子迭代收敛实现多目标的优化,可以满足可靠性优化需求。研究选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研发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作为目标进行优化方案设计,找出满足技术要求且节约成本的最优解。实际计算过程中,不同目标之间的优化过程是矛盾的,无法使其全部同时达到最优状态,可靠性和成本之间也是如此。利用粒子群算法构造出一个评价函数,函数变量为与可靠性和成本相关的上述3个目标,便于在优化过程中将多个目标求解转变为单一目标求解,最终实现不同目标值之间的取值平衡,达到优化目的。通过某列控车载设备各单元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值将故障树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控车载设备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与C3级列控车载设备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猛 赵志鹏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为解决17编组超长动车组不能可靠停站,以及对标停车困难的问题,铁路设计部门在现有高速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2种优化方案。从C3级列控车载设备适应性角度,对2种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2种优化方案总体合... 为解决17编组超长动车组不能可靠停站,以及对标停车困难的问题,铁路设计部门在现有高速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2种优化方案。从C3级列控车载设备适应性角度,对2种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2种优化方案总体合理可行,细节设计需改进。(2)对方案1的改进建议为:防护区段由60 m延长至75 m,主轨由520 m缩短至490 m,以降低防护区段长度过短引起掉码的风险。(3)对方案2的改进建议为:防护区段由95 m缩短至85 m,主轨由450 m延长至470 m,以降低停车过标或欠标引起的列控车载设备不适应风险。(4)C3级列控车载设备改进建议为:优化软件、优化低速制动曲线。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设计和C3级列控车载设备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到发线有效长度 C3级列控车载设备 优化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冲击及多种退化规律的列控车载设备状态-机会维修策略
17
作者 皇甫兰兰 张家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8期3641-3653,共13页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列控车载设备在列车运行安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列控车载设备维修策略考虑不全面、维修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在随机冲击下考虑设备遵循不同退化规律的状态−机会维修模型。首先,列控车载设备的...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列控车载设备在列车运行安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列控车载设备维修策略考虑不全面、维修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在随机冲击下考虑设备遵循不同退化规律的状态−机会维修模型。首先,列控车载设备的退化过程不仅有内部的自然退化过程,还包括了外部的随机冲击过程。其次,根据各设备的不同退化特性,考虑多种退化过程,以及不完全维修,建立设备的退化模型。并利用概率知识推导各种维修方式的维修次数期望值以及建立维修成本模型。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列控车载中的3个关键设备为例进行仿真验证,将不同的维修策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设备状态−机会维修策略,相较于设备单独维修策略,维修成本减少45.5%,停机次数减少5次;相较于多设备状态维修策略,维修成本减少26.19%,停机次数减少2次;相较于未考虑冲击的多设备状态−机会维修策略,维修成本增加10%,停机次数增加1次。由此得出所提出的多设备状态−机会维修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和停机次数,且更符合列控车载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研究结果为列控车载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提供了参考,帮助铁路行业更有效地进行设备维护,提升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不完全维修 状态−机会维修 遗传算法 随机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模型的车载ATC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辉敏 徐永能 +1 位作者 陈新 肖添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以某地铁1号线车载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故障记录数据为样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的车载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利用Bi-LSTM网络的记忆特性,学习故障描述语句间的故障特征信息,提取其中的语义依赖,然后用... 以某地铁1号线车载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故障记录数据为样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的车载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利用Bi-LSTM网络的记忆特性,学习故障描述语句间的故障特征信息,提取其中的语义依赖,然后用未学习样本数据对模型验证,最后用十折交叉验证法计算模型精度,该模型的准确率为98.9%,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对样本故障进行准确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神经网络 列控车载设备 故障诊断 交通信息工程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BUCK电路健康度评估与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上官伟 师泽斌 +1 位作者 彭聪 王宗耀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3-111,共9页
BUCK电路作为一种典型电力电子电路,是电子设备中电源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电子设备的组成电路进行健康度评估与预测是提升电子设备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因此,对BUCK电路开展健康度评估与预测的研... BUCK电路作为一种典型电力电子电路,是电子设备中电源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对电子设备的组成电路进行健康度评估与预测是提升电子设备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因此,对BUCK电路开展健康度评估与预测的研究有助于提升车载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敏感权重加权马氏距离的BUCK电路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可实现对电路健康状态的量化并得到电路的健康度,在得到电路健康度的基础上,构建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BUCK电路健康度预测模型。首先建立BUCK电路的PSpice仿真模型,提取负载端响应输出的四种时域特征,得到BUCK电路健康状态特征集;针对不同特征对电路元件参数变化情况敏感度不同,计算不同特征的敏感度作为衡量该特征权重的指标;根据健康样本加权马氏距离计算结果和“3σ”原则划分健康阈值界限,实现对BUCK电路的健康度评估;利用待测样本健康度,构建基于NARX神经网络健康度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差为0.0071,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BUCK电路 加权马氏距离 健康度评估 NARX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制动曲线优化及咽喉区通过能力提升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贺广宇 王菲 +2 位作者 马云鹏 刘敏 郜新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6,共8页
为了缓解繁忙干线运输压力,研究基于ATP制动曲线优化的高速铁路通过能力提升技术。取消始发站ATP车载设备由部分模式转入完全模式时的车尾保持功能减少了出站运行时间,CTCS2-200C型列控车载设备优化站内停车制动曲线提高了司机对标停车... 为了缓解繁忙干线运输压力,研究基于ATP制动曲线优化的高速铁路通过能力提升技术。取消始发站ATP车载设备由部分模式转入完全模式时的车尾保持功能减少了出站运行时间,CTCS2-200C型列控车载设备优化站内停车制动曲线提高了司机对标停车效率,经过研究在列车制动参数不变的情况下ATP制动曲线优化空间不大,列控车载设备需结合车辆制动参数的优化,ATP进行制动参数调整,才能进一步优化制动曲线。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仿真计算了ATP制动曲线优化前后的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TP采用CTCS3-300H型车载设备,将CR400BF车型的制动参数优化为CR400AF车型的制动参数,上海虹桥站咽喉区通过能力提升效果为4.05%。研究属于信号系统和运输组织交叉领域,实现了跨专业技术融合促进通过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制动曲线 通过能力 高速铁路 咽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