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列宁文艺思想的伟大现实意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马蓥伯
-
机构
江苏省委宣传部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47-51,46+3,共7页
-
文摘
列宁有关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列宁的文艺思想的科学价值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列宁文艺思想
资产阶级自由化
马克思主义
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
西方现代派
辩证唯物主义
文学艺术
艺术家
健康发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列宁与现代主义艺术——学习列宁文艺思想札记
- 2
-
-
作者
贺庆升
-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26-28,50,共4页
-
文摘
无产阶级作家、艺术家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中,怎样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畸形花朵——现代主义,在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不断渗透的情况下,是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列宁与那种崇尚西方艺术的时髦风气相反,不把现代主义作品“当作艺术天才的最高表现”①一般是采取否定的态度。学习列宁对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文艺建设
艺术天才
列宁文艺思想
重要启示
无产阶级文化派
札记
高尔基
作品
作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史概观
- 3
-
-
作者
邓志远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94-102,共9页
-
文摘
本文先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产生期、成熟期和丰富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然后着重阐明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勾画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历史发展的一个大致的轮廓。
-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
列宁斯大林的文艺思想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列宁与文艺批评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郑松生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44-49,共6页
-
文摘
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列宁很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他对文艺问题发表过许多见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文艺批评,是列宁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学习列宁文艺思想,认真研究列宁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和实践,很有教益。(一)列宁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他明确认为,公开与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包括文艺在内的写作事业,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
-
关键词
列宁文艺思想
文艺批评
作家艺术家
高尔基
无产阶级革命
思想倾向性
真实性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十月革命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董学文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5期89-94,共6页
-
文摘
如何认识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特征,是一个探讨薄弱而又存在分歧的问题.理论界大多数意见认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阐发、对文学党性原则的确立、以及"两种民族文化"学说的提出和批判继承关系的新论述上.认为,正是这些原理的内容,进一步揭示了文学艺术的规律,扩充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列宁阶段的鲜明特点.这种意见当然不能说是错的.但如果从整个的列宁思想体系来看,它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忽视了列宁对艺术辩证法的突出贡献.以我看来,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主要特征,是把唯物辩证法更深入地运用到文艺学的各个范畴和领域中去,从而形成了列宁文艺思想的显著特色.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列宁文艺思想
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艺术辩证法
主要特征
唯物主义反映论
唯物辩证法
民族文化
思想体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把美作为根据,把美作为标准——谈列宁的文艺批评观
- 6
-
-
作者
杨名中
-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3-76,共4页
-
文摘
文艺批评是列宁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考察他对托尔斯泰等人所作的有关评论,我们便会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九○八年二月七日,列宁在写给高尔基的信中谈到了文艺批评。他认为,当时那些风行于世的文学批评文章,长篇大论,没有什么好东西。因而新的文艺批评,最好设法远离这种知识分子的陈旧的老爷派头,同党的工作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列宁提出的这一文艺批评原则,显然是无产阶级文学党性原则的体现。但他的批评实践却告诉我们,并不是只要坚持了一定的政治原则,就完事大吉。
-
关键词
文艺批评
列宁文艺思想
托尔斯泰
文学党性原则
文学批评
批评原则
批评实践
无产阶级
高尔基
批评观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在世纪之交的风口定位——当代文艺学建设断想
- 7
-
-
作者
刘永凌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世纪之交,中国的文艺学应向何处去?本文认为,我们以往所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路并未过时,只是需要深入、革新与发展,从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论题。并指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包括文艺学工作者自身的建设和研究工作的建设两大方面,本文就此作了构想与前瞻。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当代文艺学
世纪之交
发展马克思主义
西方文论
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毛泽东文艺思想
列宁文艺思想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