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男子龙舟队员坐姿与高姿划桨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义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平面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男子龙舟队员所采用的坐势与单腿跪势两种划桨姿势进行平面拍摄,利用爱捷解析系统对两种姿势的录像进行解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两种姿势中运动员桨划水速度变化、划水距... 采用文献资料法、平面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男子龙舟队员所采用的坐势与单腿跪势两种划桨姿势进行平面拍摄,利用爱捷解析系统对两种姿势的录像进行解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两种姿势中运动员桨划水速度变化、划水距离等因素的变化对船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两种姿势的优缺点。以便在比赛中更合理的使用不同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势划桨技术 高姿划桨技术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女子赛艇单人双桨划桨技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银儿 潘慧炬 +1 位作者 应春意 梁海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6-128,共3页
采用SIMI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中、外赛艇女子单人双桨项目(W1X)优秀运动员一个完整划桨周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赛艇W1X优秀运动员在划桨技术周期的艇速、划距指标上与国外W1X优秀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拉桨时间... 采用SIMI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中、外赛艇女子单人双桨项目(W1X)优秀运动员一个完整划桨周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赛艇W1X优秀运动员在划桨技术周期的艇速、划距指标上与国外W1X优秀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拉桨时间、桨角和各关节角度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赛艇W1X运动员的推拉桨时间、划桨身体姿势比较合理,建议在保持推桨动力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赛艇W1X优秀运动员低桨频高稳速划桨的技术,缩短与世界级赛艇W1X优秀运动员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赛艇 单人双桨 优秀运动员 划桨技术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划桨技术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游永豪 宋旭 +4 位作者 马祖长 刘扬 王广磊 李吉如 曹春梅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7,共9页
采用赛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我国赛艇队63名运动员进行划桨技术测试与诊断评价。研究表明,1)赛艇划桨技术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应当包括个体分析、整体分析、多人艇的配合分析3个方面。个体分析主要是对单个桨手划桨技术的诊断与分析;... 采用赛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我国赛艇队63名运动员进行划桨技术测试与诊断评价。研究表明,1)赛艇划桨技术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应当包括个体分析、整体分析、多人艇的配合分析3个方面。个体分析主要是对单个桨手划桨技术的诊断与分析;整体分析用于了解艇的运动状况和桨手组合做功情况;多人艇的配合分析是指桨手间拉桨技术的一致性分析。2)递增桨频测试可以了解到桨手在不同桨频下划桨技术的稳定性,找出整条艇或个人划桨技术不稳定的桨频临界值,反馈给教练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3)目前,国家赛艇队存在的拉桨用力模式较多,拉桨技术错误类型较多。前用力模式较为合理,也认同后发力的重要性。在多人艇桨手用力模式组合方面,双桨可采用前用力、后用力搭配组合,单桨建议采用前用力组合。4)国家赛艇队普遍存在入水过深、出水打滑等问题。入水过深与入水前的扬桨有关,也可能与桨架高度有关。出水打滑是由入水过深、出水后的空划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划桨技术 运动生物力学 打滑 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优秀静水单人划艇运动员的划桨技术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梁海丹 潘慧炬 +1 位作者 应春意 林辉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6-68,共3页
采用SIM I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中外优秀500 m单人划艇运动员的划桨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优秀艇的划桨节奏与国外优秀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我国优秀艇拉桨阶段的时间与回桨阶段的时间比例为1.4:1,而国外优秀艇的拉桨... 采用SIM IMOTION运动分析系统对中外优秀500 m单人划艇运动员的划桨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优秀艇的划桨节奏与国外优秀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我国优秀艇拉桨阶段的时间与回桨阶段的时间比例为1.4:1,而国外优秀艇的拉桨阶段的时间与回桨阶段的时间比例为2.1:1;国内优秀艇途中划阶段采用的是大划距中低桨频技术,国外优秀艇采用的是中低划距高桨频技术;500 m单人划艇项目的成绩与桨频的相关性大于划距;国内外优秀艇的桨叶入水角度和出水角度较为一致,平均入水角度在55°左右,出水角度在35°左右。建议中国优秀单人艇适当地提高桨频,减小回桨阶段时间比例,优化一桨节奏,提高每桨划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人划艇 划桨技术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优秀赛艇双人单桨运动员途中阶段划桨技术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辉杰 潘慧炬 +1 位作者 应春意 梁海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75,共4页
通过二维摄像解析法、相关性分析,探索了世界优秀赛艇双人单桨运动员划桨技术的特征。研究结论有:1)揭示了世界优秀M2-、W2-运动员一桨中艇速、时间、位移分配及其性别差异情况。2)一桨艇速较高的M2-运动员倾向于艇速变化幅度小,拉桨后... 通过二维摄像解析法、相关性分析,探索了世界优秀赛艇双人单桨运动员划桨技术的特征。研究结论有:1)揭示了世界优秀M2-、W2-运动员一桨中艇速、时间、位移分配及其性别差异情况。2)一桨艇速较高的M2-运动员倾向于艇速变化幅度小,拉桨后段至推桨前段艇速增长率较高;推桨前段时间比重较大,推桨后段时间比重较小;拉桨后段位移比重较大。3)一桨艇速较高的W2-运动员倾向于在拉桨后段至推桨前段艇速增长率较高;拉桨后段时间比重较大,拉桨前段时间比重较小;拉桨后段位移比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双人单桨 划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我国优秀男子轻量级赛艇运动员划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赖寒 何骁 郑伟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2,共4页
利用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男子轻量级赛艇选手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测试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与推桨速度同时增加,但推桨速度增长得更快,转桨角度和拉桨幅度呈减小趋势,拉桨力略呈下降趋势;最大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的绝对值都呈... 利用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男子轻量级赛艇选手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测试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与推桨速度同时增加,但推桨速度增长得更快,转桨角度和拉桨幅度呈减小趋势,拉桨力略呈下降趋势;最大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的绝对值都呈增加趋势,但负加速度的持续时间和其在整个划桨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在减少;运动员左右手拉力的不平衡以及最大力产生的位置不一致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对于航向的保持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实船测试 男子轻量级 划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艇划桨技术力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香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5-68,共4页
通过对桨叶在水中运动的特点及划桨技术、桨力曲线对船产生的影响等问题的分析,从而得出最佳桨力曲线以及正确的身体位移。
关键词 赛艇 划桨技术 桨力曲线 身体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男子200m单人皮艇运动员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丁俊杰 潘慧炬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2,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参加亚运会与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的皮艇运动员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的不同,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划桨技术和竞技能力;研究方法:通过SONY摄像机对2010年全国皮划艇春...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参加亚运会与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的皮艇运动员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的不同,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划桨技术和竞技能力;研究方法:通过SONY摄像机对2010年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和广州亚运会的200 m皮艇项目中参加男子单人皮艇(MK1-200 m)的运动员进行全程跟踪与定焦定点拍摄,运用德国SIMI运动分析系统对MK1比赛中亚洲优秀代表队的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MK1-200 m皮艇项目中,参加亚运会与冠军赛的运动员在一桨划距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在时间、艇速和桨频指标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组运动员的划距与桨频呈现出高度负相关,处理好桨频与划距的关系是运动员提高艇速的关键;两组运动员的出水角呈显著性差异,尤其是B组的出水角过小,划桨周期的时间较长,桨频降低从而使艇速下降,因此认为,桨的出水角不能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艇 优秀运动员 竞速结构 划桨技术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艇划桨技术优劣的运动学评判方法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裘艺 程其练 +1 位作者 王兆征 吕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8-635,共8页
目的探讨皮艇合理的划桨技术和适宜技术评判的运动学方法。方法利用皮艇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了划桨阶段不同的推进功率输出方式下划桨周期中的艇速变化特征,并和国内高水平男子运动员单人艇比赛中影像解析获得的艇速变化特征... 目的探讨皮艇合理的划桨技术和适宜技术评判的运动学方法。方法利用皮艇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了划桨阶段不同的推进功率输出方式下划桨周期中的艇速变化特征,并和国内高水平男子运动员单人艇比赛中影像解析获得的艇速变化特征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 (1)仿真计算说明在划桨阶段推进功率输出方式越是平坦均匀型,划桨周期中的平均艇速就越高,技术越合理;(2)合理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表现为划桨阶段艇减速时间短、艇速波动小、艇加速时间长;(3)国内高水平男子运动员的推进功率输出方式具有划桨中段爆发式产生和后半段渐近产生的特点。结论用运动学分析方法结合理论仿真分析结果可基本确定皮艇运动员划桨技术的特点并对技术进行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艇 推进功率 数值分析 划桨技术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英女子赛艇运动员划桨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崇 刘静民 曹春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以国家队和赛艇优势省队运动员为测试对象,总结分析我国精英女子赛艇运动员的划桨技术特点。方法:27名运动员参与本研究,利用"BioRow Tel"系统测试五种桨频(20、24、28、32、36桨/分)下的划桨技术,测试参数包括划桨节奏... 目的:以国家队和赛艇优势省队运动员为测试对象,总结分析我国精英女子赛艇运动员的划桨技术特点。方法:27名运动员参与本研究,利用"BioRow Tel"系统测试五种桨频(20、24、28、32、36桨/分)下的划桨技术,测试参数包括划桨节奏、桨叶轨迹、桨力特征等。结果:拉桨时间百分比随桨频的提高显著提高;入水角、出水角和划幅在中低桨频下非常稳定,但在接近比赛桨频时显著下降;抓水打滑和出水打滑均随桨频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与桨力相关的参数对桨频的变化相对不敏感。结论:我国运动员较为注重桨叶入水和拉桨前段,表现出的技术较好,而在拉桨后段特别是桨叶出水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大;临近比赛桨频时的技术同中低桨频时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下降。训练中要解决好拉桨后段和桨叶出水的问题,并注重提高运动员在比赛桨频时的划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划桨技术 技术特点 递增桨频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技术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赖寒 魏薇 +1 位作者 郑伟涛 葛新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5,共4页
选取湖北赛艇队男子公开级3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奥地利WEBA Sport公司的Rower Expert Light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三名男子公开级赛艇选手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测试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时间、推桨时间、单次划桨时间以及... 选取湖北赛艇队男子公开级3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奥地利WEBA Sport公司的Rower Expert Light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三名男子公开级赛艇选手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测试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时间、推桨时间、单次划桨时间以及推拉比都在减小,而推拉比的减少意味着推桨所需时间减少得更快。拉桨的力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被测试的3名运动员都是左手拉力大于右手拉力。拉桨最大力产生时桨叶的位置会逐渐靠近运动员身后,相应的最大力产生的时间会提前。运动员左右手拉力的不平衡以及最大力产生的位置不一致都会影响到赛艇的航向。转桨角的变化幅度不大,但在四种桨频下,3名运动员的入水角都大于出水角。3名运动员的左转桨角比右转桨角大,意味着3名运动员左手桨叶的划幅比右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男子公开级 划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优秀皮艇运动员途中划技术研究
12
作者 张翠 毛德伟 +1 位作者 贾刚 宋祺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66,共3页
为寻找山东省单人皮艇优秀运动员途中划桨技术的不足,寻求提高划桨效果的途径,为运动队和教练备战十一运会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研究采用平面定机摄像方法(拍摄频率50 Hz,曝光速度1/250 s),在赛程中段一侧对途中划一个复桨(两桨)周... 为寻找山东省单人皮艇优秀运动员途中划桨技术的不足,寻求提高划桨效果的途径,为运动队和教练备战十一运会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研究采用平面定机摄像方法(拍摄频率50 Hz,曝光速度1/250 s),在赛程中段一侧对途中划一个复桨(两桨)周期动作进行拍摄。固定在一侧的摄像机同时记录了运动员左、右侧的划桨技术动作。采用独立t检验对部分指标值进行检验,P<0.05认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运动员左右侧划桨技术不对称,右侧强于左侧;运动员左臂作为拉桨臂时推水过程不明显,不平稳;双侧划桨节奏不理想。建议延长桨叶水平推水的时间,减少回桨时间,改善划桨节奏;延长最大艇速保持时间;增强左侧肌肉力量,改善左侧与右侧肌肉力量的平衡度;并增强左右臂途中划划桨技术的配合程度;加强腰髋等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艇 划桨技术 左右侧不对称 途中划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艇动力学及流体动力性能和快速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葛新发 黄胜初 郑伟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0-84,共5页
对赛艇划桨过程中回桨阶段出现第二个加速度峰值的动力源进行了分析 ,提出运动员在回桨过程中 ,人体重心从船头向船尾移动产生冲力 ,从而使船艇加速。并据此提出了包括拉桨动力和人体重心移动产生冲力两个动力源的赛艇动力学方程。此外 ... 对赛艇划桨过程中回桨阶段出现第二个加速度峰值的动力源进行了分析 ,提出运动员在回桨过程中 ,人体重心从船头向船尾移动产生冲力 ,从而使船艇加速。并据此提出了包括拉桨动力和人体重心移动产生冲力两个动力源的赛艇动力学方程。此外 ,对提高赛艇技术的途径和赛艇桨叶及船艇的流体动力性能和快速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船 赛艇 动力学 划桨技术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肌肉活动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桥 郑晓鸿 +4 位作者 毕学翠 石宏杰 黄小平 张英平 隋伟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2,共7页
运用表面肌电测试和同步摄像方法,结合功能解剖学知识,对优秀男子单人双桨赛艇运动员水上与测功仪2 000 m测试中主要肌肉的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内在规律和机理并比较两者之间肌肉活动的差异。结果显示:1)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 运用表面肌电测试和同步摄像方法,结合功能解剖学知识,对优秀男子单人双桨赛艇运动员水上与测功仪2 000 m测试中主要肌肉的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内在规律和机理并比较两者之间肌肉活动的差异。结果显示:1)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功肌肉激活时序存在差异,水上拉桨时大部分做功肌肉的激活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前,而躯干竖脊肌激活时间有所延迟。2)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功肌肉活动的峰值时序一致,与测功仪相比,水上拉桨阶段主要做功肌肉峰值时值均提前,推桨阶段的做功肌肉峰值时值有所延后;水上拉桨开始阶段的蹬腿、躯干倒体环节的做功肌肉从激活到峰值的用时和持续时间比例均减少,而拉桨后段以及推桨阶段大部分做功肌肉从激活到峰值的用时和持续时间比例均增加。3)水上和测功仪拉桨中,主要做功肌肉的放电量和贡献率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水上拉桨时背部肌肉的作用更加明显,而测功仪拉桨时躯干和手臂肌肉的作用更加明显,提示两者肌肉活动不一致,协调模式不同。结论:水上和测功仪拉桨的运动模式基本一致,但两者之间肌肉协调模式存在差别,水上拉桨时肌肉用力方式更为复杂,而测功仪训练作为重要的陆上专项模拟训练手段,应更加强调技术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测功仪 划桨技术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单桨教学中如何运用辅助器材
15
作者 И.И拉扎耶夫 李國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60年第1期43-47,共5页
大家都知道,在划船技术训练初期、使用教练艇(见图1)之前的各种设备中,以划船辅助器材——练习架和练习船——最为重要。每一些放在水面上的练习器械。(见图2,图3)。它的划桨动作配合的特点与在赛艇上一样,因此对整个划桨的单个动作提... 大家都知道,在划船技术训练初期、使用教练艇(见图1)之前的各种设备中,以划船辅助器材——练习架和练习船——最为重要。每一些放在水面上的练习器械。(见图2,图3)。它的划桨动作配合的特点与在赛艇上一样,因此对整个划桨的单个动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并能促使队员掌握划船技术。但是,到眼前为止,关于运用各种器材进行训练的期限、最有效的顺序、以及利用它来纠正划船技术中的错误等问题,并没得到准确而详细的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器材 划船技术 划桨动作 划桨技术 教学法 练习 呼吸 运用 有利条件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