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划分区域异速云的实时绘制算法改进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勇 吴国倩 +1 位作者 郭慧玲 陶建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25-2728,共4页
云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针对在同一场景下不同高度的云不能同时得到逼真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划分云层区域的策略.首先,为了避免用同一种方法难以准确表达不同类型云的特征,根据气象学规律将天空划分为低层云、中高层云两个区域,用粒子... 云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针对在同一场景下不同高度的云不能同时得到逼真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划分云层区域的策略.首先,为了避免用同一种方法难以准确表达不同类型云的特征,根据气象学规律将天空划分为低层云、中高层云两个区域,用粒子系统绘制低层云,引入Perlin噪声绘制中层云和高层云;其次,构造与云的位置、视点距离等相关的速度函数,使得场景中不同区域、不同位置的云具有不同的运动速率和方向,增强天空中云彩绘制的真实感;最后,通过一天内太阳光和环境光的实时变化,实现一天内不同时刻云的绘制效果.实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划分的云模拟方法能够快速逼真地在虚拟场景下进行虚拟云的实时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拟 划分区域 异速 实时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划分思想及其地理教学价值意蕴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江 段玉山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区域划分思想是地理学家在长期实践中凝练的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旨在简化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是区域划分依据。区域划分思想作为区域认知出发点,体现出地理学综合研究特点,是学科的本质知识,是地理学家专... 区域划分思想是地理学家在长期实践中凝练的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旨在简化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是区域划分依据。区域划分思想作为区域认知出发点,体现出地理学综合研究特点,是学科的本质知识,是地理学家专家思维的体现。区域划分思想对当前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意蕴,体现在关注区域本质渗透学科方法论,使知识结构化培养学科认识论,整合素养浸润学科价值,因此具有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划分 区域特征 区域联系 地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检测区域划分方法研究
3
作者 许旻昊 薛凯肇 +4 位作者 帅斌 王宇 杨乔礼 左静 张雁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9-330,共12页
为解决传统人工经验模式划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检测区域,难以保证合理性和公平性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任务均衡性和结构紧凑性为双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核心的检测区域划分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覆盖完整性、达速检测、线-车特... 为解决传统人工经验模式划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检测区域,难以保证合理性和公平性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任务均衡性和结构紧凑性为双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核心的检测区域划分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覆盖完整性、达速检测、线-车特殊属性匹配及检测区域连通等关键约束;基于多商品流模型,构建适用于具有复杂异质性和向下兼容且非唯一匹配关系的连通性判定约束;以各目标单独求解对应最优解的倒数作为目标权重,将原模型转为与各目标总实现程度最大化的单目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设计不同场景的计算实验,得出影响分区方案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将所提方法运用于实际规模的线网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IT异质性对划分方案的质量与求解速度影响最为显著;本文提出的检测区域划分方法可有效解决人工编制模式无法兼顾均衡检测负荷与减少异地出差的局限;使用10列CIT时,划分方案与理想解总偏差仅为2.84%,显著优于人工方案。本文可为指导检测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区域划分方案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综合检测列车 分区问题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舱体的多移动机器人加工区域划分及站位规划
4
作者 赵娇 路勇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5,共9页
在多移动机器人原位加工大型构件这一新型制造模式下,依据加工特征分布及机器人加工可达性,合理安排各机器人加工顺序及站位是保证加工顺利实施的关键。本文针对大型航天舱体多支架表面加工需求,在阐述多移动机器人并行加工系统原理的... 在多移动机器人原位加工大型构件这一新型制造模式下,依据加工特征分布及机器人加工可达性,合理安排各机器人加工顺序及站位是保证加工顺利实施的关键。本文针对大型航天舱体多支架表面加工需求,在阐述多移动机器人并行加工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加工区域划分和机器人站位规划问题。首先,规划了多机并行加工流程,提出了舱体轴向和径向的区域划分方法,进行了舱体工作空间栅格化处理;然后,利用机器人的逆解提取出机器人的可行站位集,完成多台移动机器人的站位规划;最后,选择包含4类机器人的多机系统,进行了示例舱体的仿真验证,相比于传统方法,本文提出的多机器人并行加工方法使大型舱体支架加工的生产效率提高了82%,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舱体 多移动机器人 加工区域划分 站位规划 原位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矿区生态修复区域划分研究——以活鸡兔井为例
5
作者 迟国铭 陈苏社 +4 位作者 王巍 王世东 朱志勇 焦轶恒 陈志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正确评估与划分生态修复区是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针对矿区生态修复区域划分研究较为匮乏问题,方法以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为研究区,选取土壤养分、植被覆盖度、土地损毁程度和... 正确评估与划分生态修复区是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针对矿区生态修复区域划分研究较为匮乏问题,方法以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为研究区,选取土壤养分、植被覆盖度、土地损毁程度和地形位指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进行矿区生态修复区域划分。结果结果表明:(1)熵权可拓物元模型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将多个指标融合,进行统一的定量分级,为矿区生态修复区域划分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撑。(2)研究区露天矿扰动区、井工矿扰动区和城镇扰动区面积分别为10.81,33.05,5.96 km^(2),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4.47%。从扰动区内部结构看,扰动区划分结果包括人工重度干预修复区、人工辅助干预修复区和自然恢复区3种类型,其中,人工重度干预修复区面积为25.5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83%;人工辅助干预修复区面积为17.7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87%;自然恢复区面积为6.4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77%。(3)针对研究区不同扰动区的不同生态修复区域类型,提出不同的修复方案。自然恢复区采用自然复绿手段;井工矿内的人工辅助干预修复区采用引进优势种、土壤精确施肥等手段;人工重度干预修复区采用调整采矿布局、削坡填平、改良土壤等手段。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矿区生态修复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生态修复区域划分 熵权可拓物元模型 活鸡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与发展方向研究——以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为例
6
作者 刘丹 李冠霖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阐述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的重要意义,提出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条件和要求。以方正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根据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条件和要求,对其林地整体特性进行分析评价,划分不同的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及范围,并依据各林地保... 通过阐述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的重要意义,提出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条件和要求。以方正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根据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划分条件和要求,对其林地整体特性进行分析评价,划分不同的林地保护利用区域及范围,并依据各林地保护利用区域特点,确定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保护利用 区域划分 森林资源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作业区域划分与监理巡检策略研究
7
作者 童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7期60-61,64,共3页
从拖拉机作业区域划分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地形地貌、作业任务、作业环境等因素对区域划分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空间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的区域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作业效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角度设计了拖拉机作业监理巡检的策略,... 从拖拉机作业区域划分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地形地貌、作业任务、作业环境等因素对区域划分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空间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的区域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从作业效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角度设计了拖拉机作业监理巡检的策略,为农业机械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作业 区域划分 监理巡检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自治的配电网动态区域划分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晶晶 姚良忠 +3 位作者 刘科研 程帆 徐箭 王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99-4709,I0066,共12页
具有间隙性及波动性特征的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为配电网的源荷功率平衡及节点电压调节等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为充分利用配电网中多类型调节资源的调节能力,提高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下配电网的自治能力,提出了一种面向区域自治的配... 具有间隙性及波动性特征的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为配电网的源荷功率平衡及节点电压调节等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为充分利用配电网中多类型调节资源的调节能力,提高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下配电网的自治能力,提出了一种面向区域自治的配电网动态区域划分方法。首先,结合分布式光伏和负荷预测数据,衡量配电网中多类型可调资源的调节能力,建立考虑模块度、电压调节能力和功率持续调节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其次,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各区域最优综合指标,结合运行状态及调控需求设计分区结构更新触发机制,更新分区结果。最后,结合实际配电网典型日运行数据的仿真算例及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区域动态划分方法在提高区域电压调节能力和功率持续调节能力方面的优势,并分析了不同指标权重,不同触发阈值以及不同时间尺度对分区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 动态区域划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综采工作面人员入侵危险区域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毛清华 翟姣 +2 位作者 胡鑫 苏毅楠 薛旭升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7-1361,共15页
为解决煤矿综采工作面人员尺度多变、危险区域动态变化等因素导致人员入侵危险区域时,视频AI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RSCA-YOLOv8s与危险区域自动划分的煤矿综采工作面人员入侵危险区域智能识别方法。针对综采工作面人员识别准确... 为解决煤矿综采工作面人员尺度多变、危险区域动态变化等因素导致人员入侵危险区域时,视频AI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RSCA-YOLOv8s与危险区域自动划分的煤矿综采工作面人员入侵危险区域智能识别方法。针对综采工作面人员识别准确率低问题,在YOLOv8s模型基础上引入RFAConv-SE(Squeeze-and-Excitation with Receptive-Field Attention Convolution)与CCNet(Criss-Cross Attention Network)注意力模块提高复杂背景图像中模型对全局及上下文信息的捕获能力,C2f模块融合Res2Net网络提高模型的多尺度和小目标人员特征提取能力,通过改进的SPCASFF(Adaptive Structure Feature Fusion with Sub-Pixel Convolution layer)模块提升模型对多尺度人员特征的自适应融合能力。针对综采工作面摄像头跟随液压支架动态变化导致危险区域在视场范围内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护帮板、挡煤板标志性目标关键特征点提取的危险区域自动划分方法。针对危险区域不规则变化与基于重叠度的判断方法参数设置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射线法判断人员与危险区域像素坐标位置关系的人员入侵危险区域精准识别方法。通过消融试验、RSCA-YOLOv8s与YOLOv5s、YOLOv8-SPDConv等方法对比试验,以及综采工作面7组多场景危险区域自动划分与5组人员入侵危险区域识别试验测试,结果表明:RSCA-YOLOv8s的人员识别方法准确率更高,达到了97.2%,相较基线模型mAP@0.5提高了1.1%,mAP@0.5:0.95提高了2.5%,对小目标人员具有更准确的识别能力和更高的识别精度;该方法危险区域自动划分的平均准确率为97.285%,人员入侵危险区域的判别准确率为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人员入侵 危险区域 多尺度目标 YOLOv8s 区域自动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自适应区域划分定位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闻枫 王磊 +2 位作者 张翔 谭林林 方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674-7687,共14页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不可预知的偏移会显著地降低系统的传输性能。通过阵列式系统的精确定位和功率定向,能够有效地缓解偏移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区域划分的平面阵列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线圈...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不可预知的偏移会显著地降低系统的传输性能。通过阵列式系统的精确定位和功率定向,能够有效地缓解偏移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区域划分的平面阵列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线圈定位策略。该策略不需要额外的检测线圈或位置传感器,仅通过建立发射线圈电流与接收线圈坐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就能推导出坐标计算公式。根据预设定位精度,对随机放置接收线圈的区域进行划分,并动态优化各区域的最佳参考点。通过比较接收线圈在待测定位点与最佳参考点时发射线圈电流的变化量,确定相应坐标的变化量,从而实现对接收线圈的精确定位。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329 mm×329 mm的区域内,平均定位误差为9.98 mm,满足预设的10 mm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平面阵列式线圈 线圈定位 区域划分 参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负荷时空需求及区域划分的配电网分布式经济调度策略
11
作者 贾世成 廖凯 +2 位作者 杨健维 向悦萍 何正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42,共13页
针对电动汽车与分布式电源高比例接入对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所带来的挑战,以及传统集中式控制面临的通信压力大、数据隐私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交通负荷时空需求的配电网分布式经济调度策略。首先,考虑不同交通区域的用户出行特性差... 针对电动汽车与分布式电源高比例接入对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所带来的挑战,以及传统集中式控制面临的通信压力大、数据隐私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交通负荷时空需求的配电网分布式经济调度策略。首先,考虑不同交通区域的用户出行特性差异与实时交通信息影响,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预测模型;其次,在原有配电网的负荷特性基础上,考虑充电负荷的时空差异性,提出基于谱聚类的配电网区域划分方法;最后,提出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配电网分布式经济调度策略,实现经济调度模型的分布式解耦计算,并进一步提高经济调度模型的计算速度。算例表明,所提策略可降低12.76%的运行成本与59.45%的网络损耗,并提升系统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电网耦合网络 电动汽车 配电网区域划分 分布式优化 配电网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特殊区域的离散区域划分方法
12
作者 蔡畅 陈建峰 +1 位作者 闫青丽 刘芬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6-1664,共9页
基于多机器人系统的区域覆盖中的区域划分问题,分析现有区域覆盖任务发现,在任务区域中存在危险区域或优先级更高的特殊区域。针对特殊区域需要分配给最少的机器人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Morse分解的离散区域划分方法。该方法用放射状Mo... 基于多机器人系统的区域覆盖中的区域划分问题,分析现有区域覆盖任务发现,在任务区域中存在危险区域或优先级更高的特殊区域。针对特殊区域需要分配给最少的机器人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Morse分解的离散区域划分方法。该方法用放射状Morse分解来定义离散任务区域的空间结构,并提出一种改进回溯法来确定最优分割线,以避免分割特殊区域并保持多机器人工作量均衡。仿真给出了在特殊区域分布不同、机器人数量不同的场景下的区域划分结果,并与两种现有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生成稳定的解,有效减少特殊区域的分割,合理分配多机器人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 区域划分 特殊区域 Morse分解 回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工作量均衡的区域划分方法及烟草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13
作者 李晨睿 王永君 +2 位作者 董余 泮建波 王明征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4,共8页
在卷烟物流送货环节中,普遍存在着送货区域划分不合理、线路布局弹性差、任务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本文在考虑工作量均衡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划分—路径规划”的协同优化方法来得到最终的优化路径。在区域划分阶段,设计了一种基于经纬度... 在卷烟物流送货环节中,普遍存在着送货区域划分不合理、线路布局弹性差、任务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本文在考虑工作量均衡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划分—路径规划”的协同优化方法来得到最终的优化路径。在区域划分阶段,设计了一种基于经纬度和送货量均衡的M-Cut划分算法,得到了若干个小规模送货区域;在路径规划阶段,基于送货里程、送货数量和送货户数三个指标,构建了考虑工作量均衡以及容量约束的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得到了每个子区域内工作量均衡的最优行驶路径。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算法应用于台州烟草配送中心的实际运营场景,充分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烟草物流行业的区域划分和智能配送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物流 工作量均衡 区域划分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耦合量化表征模型的冲击危险区域划分
14
作者 贾海宾 刘爱鑫 +2 位作者 张斌 付相超 蔡武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4,97,共9页
针对现有冲击危险评价方法不能准确体现冲击危险因素影响下应力集中变化特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因素耦合量化表征模型的冲击危险区域划分方法。首先,根据地下煤层的地质条件、巷道分布、开采范围等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主要的冲击影响因素... 针对现有冲击危险评价方法不能准确体现冲击危险因素影响下应力集中变化特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因素耦合量化表征模型的冲击危险区域划分方法。首先,根据地下煤层的地质条件、巷道分布、开采范围等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主要的冲击影响因素;其次,分别参考多因素叠加法和应力分析法,确定各类冲击影响因素的影响范围及相对应力集中系数;然后,基于煤岩体内部微元强度分布函数,构建冲击危险多因素耦合量化表征模型;最后,将冲击影响因素的影响范围及相对应力集中系数代入量化表征模型,得到煤层应力分布结果,根据应力分布结果进行冲击危险等级划分,得到冲击危险区域分布情况。以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煤层为例,通过分析叠加断层、大巷和采空区等主要冲击危险因素引起的应力集中,制定合理的冲击危险等级划分标准,得到了3煤层冲击危险区域划分结果,并进行了现场验证。由评价工作完成前后发生的矿震事件可知,冲击震源主要集中在强冲击危险区域,这与区域划分结果较为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定量划分煤层冲击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冲击危险性评价 区域划分 多因素耦合法 应力分析法 量化表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东洋学的世界区域划分与“中洋”概念的生成
15
作者 王向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共9页
“中洋”这一世界区域划分法与区域概念的创制形成,在日本的“东洋学”学术史上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一些学者对“东洋/西洋”中的“东洋”这一区域概念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发展到宫崎市定将“东洋”拆分为“东亚/西亚”两个区域,最... “中洋”这一世界区域划分法与区域概念的创制形成,在日本的“东洋学”学术史上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一些学者对“东洋/西洋”中的“东洋”这一区域概念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发展到宫崎市定将“东洋”拆分为“东亚/西亚”两个区域,最后是梅棹忠夫明确提出和倡导“中洋”这一概念,用来概括既不是东洋也不是西洋的、包括印度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在内的广大地区,并被学界关注和接受。有了“中洋”概念,“东洋/中洋/西洋”三分区域才能真正成立,从“东洋/西洋”二分法推进到“东洋/中洋/西洋”三分法,更新了东洋学及世界史研究的思路,有助于矫正“东洋/西洋”二元对立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中洋”这个区域概念的提出使学者们不再把那个广大区域作为东洋与西洋的边缘,而是作为“中洋”的本体来把握,大大推动了“中洋”研究,并且出现了杉勇《中洋的历史与文化》那样的专门著作。“中洋”概念的发明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思想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洋学(东方学) 世界区域划分 中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机体损伤区域的快速划分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舒妤 师利中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741,共5页
为准确高效支持飞机机体损伤的图像化立体化处理,提出一种机体损伤区域的快速划分方法。在分析机体损伤图像特点的基础上,将一维灰度熵划分方法扩展到多维,将滤波函数作为多维灰度函数;由于多维灰度熵划分方法仍存在划分区域混淆和效率... 为准确高效支持飞机机体损伤的图像化立体化处理,提出一种机体损伤区域的快速划分方法。在分析机体损伤图像特点的基础上,将一维灰度熵划分方法扩展到多维,将滤波函数作为多维灰度函数;由于多维灰度熵划分方法仍存在划分区域混淆和效率低下的明显缺陷,引入细菌觅食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优化;通过分析细菌觅食的寻优过程,结合多维灰度熵阈值划分方法,提出飞机机体损伤区域快速划分方法。使用该方法对机体损伤图像进行划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划分图像清晰有效,解决了损伤邻接区域划分混淆的问题,与灰度熵穷举法相比,运算速度有明显提升,能够更好满足飞机智能维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损伤区域划分 多维灰度熵 细菌觅食优化算法 划分区域混淆 智能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划分的多特征纹理图像分割 被引量:41
17
作者 赵泉华 高郡 李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19-2530,共12页
由于纹理图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仅依靠传统的单一特征实现纹理图像分割无法满足其对分割精度的要求。本文提出结合区域划分的多特征纹理图像分割方法。首先,依据像素灰度的空间相关性定义多个纹理特征;然后利用区域划分将图像域划分成... 由于纹理图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仅依靠传统的单一特征实现纹理图像分割无法满足其对分割精度的要求。本文提出结合区域划分的多特征纹理图像分割方法。首先,依据像素灰度的空间相关性定义多个纹理特征;然后利用区域划分将图像域划分成不同子区域,待分割同质区域由这些子区域拟合而成;通过分别定义多个特征图像的同质区域之间的异质性势能函数和刻画各子区域邻域关系势能函数来定义全局势能函数,并构建非约束吉布斯概率分布,从而建立纹理分割模型;最后,采用M-H算法采样上述概率分布,从而获得最优图像分割结果。分别对模拟纹理图像、遥感图像、自然纹理图像和SAR海冰图像进行了分割实验,并与利用单一特征得到的分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定性和定量的测试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划分 多特征 纹理图像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N中基于区域划分的半自动DV-Hop定位算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毛科技 赵小敏 +3 位作者 何文秀 夏明 王磊 陈庆章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2,70,共5页
在WSN领域中有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节点的自我定位是其中之一。在众多定位算法中,DV-HOP是广受讨论或引用的定位算法,但该算法使用跳数乘以网络平均跳距来代替节点间的实际距离,而平均每跳距离的计算精确度与网络的性状、节... 在WSN领域中有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节点的自我定位是其中之一。在众多定位算法中,DV-HOP是广受讨论或引用的定位算法,但该算法使用跳数乘以网络平均跳距来代替节点间的实际距离,而平均每跳距离的计算精确度与网络的性状、节点密度、拓扑结构等有很大关系,直接影响到DV-HOP算法的定位精度。针对DV-Hop算法这一缺陷,从半自动获取平均每跳距离、划分定位区域和对边缘区域采用坐标贴边三个角度,提出命名为ADBSA DV-Hop的改进的DV-HOP算法。在MATLAB平台上对ADBSA DV-Hop算法与DV-Hop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DBSA DV-Hop算法运行性能好于DV-Hop算法,尤其满足贴边定位情景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ADBSADV-Hop 半自动 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供电区域划分方法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周莉梅 屈高强 +3 位作者 刘伟 刘苑红 崔艳妍 董晓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248,共7页
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电网特点差异明显,若按统一的标准建设配电网,会造成设备资产利用率不高甚至严重浪费的情况,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因此,迫切需要对配电网供电区域进行划分。通过分析影响配电网供电区域划分的主要因素,从政治、... 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电网特点差异明显,若按统一的标准建设配电网,会造成设备资产利用率不高甚至严重浪费的情况,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因此,迫切需要对配电网供电区域进行划分。通过分析影响配电网供电区域划分的主要因素,从政治、经济、负荷3个方面建立了配电网供电区域划分的指标体系,提出了配电网供电区域划分方法与流程;应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42个地市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实用的供电区域划分标准;并将该标准和综合评价法应用于北京实际案例,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验证了2种方法的有效性,克服了现有方法只靠专家经验定性分类的缺点,可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供电区域的划分,能够为差异化的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供电区域划分 差异化规划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中基于区域划分的超级节点选取机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郭良敏 杨寿保 +1 位作者 郭磊涛 韦冬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8-212,共5页
P2P网络中的相邻节点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这将会增加P2P相邻节点间的延迟.本文通过聚集半分布式P2P网络中物理位置相近的节点,提出基于区域划分的超级节点选取机制.该机制将P2P网络中的节点按照物理位置的远近关系划分成若干区域,... P2P网络中的相邻节点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这将会增加P2P相邻节点间的延迟.本文通过聚集半分布式P2P网络中物理位置相近的节点,提出基于区域划分的超级节点选取机制.该机制将P2P网络中的节点按照物理位置的远近关系划分成若干区域,保证了区域内节点在物理位置上是相近的.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机制能降低约35%的半分布式P2P网络的信息检索延迟,有效地提高了检索的效率,并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超级节点 区域划分 检索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