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立法刑罚模式化——以《刑法修正案(十一)》为视角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明亮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8,共9页
刑事立法刑罚模式化是犯罪控制刑罚模式在刑事立法中的体现。《刑法修正案(十一)》呈现出刑罚模式化特点,表现在民意倾向、犯罪化趋势、刑罚趋严、强调对社会利益、公共安全的保护等方面。总体而言,无论是从比较视角还是现实基础看,《... 刑事立法刑罚模式化是犯罪控制刑罚模式在刑事立法中的体现。《刑法修正案(十一)》呈现出刑罚模式化特点,表现在民意倾向、犯罪化趋势、刑罚趋严、强调对社会利益、公共安全的保护等方面。总体而言,无论是从比较视角还是现实基础看,《刑法修正案(十一)》刑罚模式化都有其合理性;具体而言,《刑法修正案(十一)》犯罪化趋势与刑法谦抑性并不必然对立、修改法定刑不等于重刑主义。刑事立法应坚守一种守底限的刑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模式 刑事立法刑罚模式 犯罪化 重刑主义 守底限的刑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刑化的弊端与我国刑罚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16
2
作者 游伟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4-98,112,共6页
对于我国刑罚发展的基本态势,刑法学界历来有“轻刑化说”、“重刑化说”和“适度化说”之分。本文在对上述三种学说的观点进行梳理、评价的基础上,着重对重刑化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弊端进行了剖析,并对“适度化说”的标准及实践化问题... 对于我国刑罚发展的基本态势,刑法学界历来有“轻刑化说”、“重刑化说”和“适度化说”之分。本文在对上述三种学说的观点进行梳理、评价的基础上,着重对重刑化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弊端进行了剖析,并对“适度化说”的标准及实践化问题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重刑化说”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效果上看,都不应作为我国罪刑配置的指导思想。但我国刑罚的发展也不能一味地走轻刑化之路,应当选择整体趋于轻缓,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两极化”的刑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刑罚模式 重刑化 轻刑化 刑事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罚适用模式在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42-49,共8页
以非监禁刑为中心的刑罚适用模式反映了世界行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刑罚适用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加入 WTO以后 ,随着各方面的广泛交流和接触 ,这种距离就会更加明显。因此 ,我们需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 以非监禁刑为中心的刑罚适用模式反映了世界行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刑罚适用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加入 WTO以后 ,随着各方面的广泛交流和接触 ,这种距离就会更加明显。因此 ,我们需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从刑事立法和执法角度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罚适用体制 ,使其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行刑现代化 刑罚适用模式 非监禁刑 WTO 刑法 利弊分析 公平 公正 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单位犯罪刑罚制之反思 被引量:3
4
作者 许青松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7-101,共5页
我国1997年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刑罚制——以双罚为原则、以单罚为例外。对我国单位犯罪的单罚制,鲜有学者提出疑义。我国刑法中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犯罪,不是单位犯罪,仍是自然人犯罪。因为其不具有犯罪... 我国1997年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刑罚制——以双罚为原则、以单罚为例外。对我国单位犯罪的单罚制,鲜有学者提出疑义。我国刑法中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犯罪,不是单位犯罪,仍是自然人犯罪。因为其不具有犯罪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基本特征,也不符合刑法"罪责自负"原则。对我国单位犯罪的刑罚原则,最合理的选择应是双罚制。因为双罚制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双罚制既符合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基本特征,又符合刑法"罪责自负"原则,应成为单位犯罪刑罚原则的唯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单罚制 质疑 重塑 单位犯罪刑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