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蒙古人的犯罪观与刑罚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萨其荣桂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4-189,共6页
蒙古人的矛盾性格在其习俗与法律中体现为内外有别的二元犯罪观与相对宽和的刑罚文化。当时的蒙古各部落内部因"约孙"的调整而相对稳定,却因为部落间的仇恨和争夺而连年混战,与其二元犯罪观有关。蒙古人的刑罚从帝国前期的极... 蒙古人的矛盾性格在其习俗与法律中体现为内外有别的二元犯罪观与相对宽和的刑罚文化。当时的蒙古各部落内部因"约孙"的调整而相对稳定,却因为部落间的仇恨和争夺而连年混战,与其二元犯罪观有关。蒙古人的刑罚从帝国前期的极端严苛发展到北元时期日益表现出的轻缓。这一变迁与蒙古王公贵族的治理术以及国家观念的瓦解有很大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人 犯罪观 刑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8
2
作者 季桂起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莫言的《檀香刑》侧重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层面。小说所写的三个主要人物———赵甲、钱丁、孙丙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刑罚文化、官场文化、民间文化的"隐"性内涵。这三个"隐"性文化层面反映和... 莫言的《檀香刑》侧重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层面。小说所写的三个主要人物———赵甲、钱丁、孙丙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刑罚文化、官场文化、民间文化的"隐"性内涵。这三个"隐"性文化层面反映和折射着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内在的素质。莫言用文化批判的眼光对此作了具体而生动的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檀香刑》 刑罚文化 官场文化 民间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隐”性文化 文化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