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罚价值带给罚金刑的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凯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新刑法对罚金刑的大量制定与罚金刑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之间的矛盾日渐显著,研究罚金刑的传统范式(工具理性)在面对上述矛盾时并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因此,有关罚金刑的价值理性应当引起重视,以刑罚价值的视角对罚金刑进... 新刑法对罚金刑的大量制定与罚金刑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之间的矛盾日渐显著,研究罚金刑的传统范式(工具理性)在面对上述矛盾时并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因此,有关罚金刑的价值理性应当引起重视,以刑罚价值的视角对罚金刑进行考量是一条有益的理路。研究表明,对罚金刑进行刑罚价值层面的研究给立法抑或司法都会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罚金刑 刑罚价值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泛刑论”——从刑罚负价值谈起 被引量:2
2
作者 曾粤兴 李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67-73,共7页
针对学界及司法实务界存在的将某些不法行为设立犯罪纳入刑罚的呼声及可能导致的“泛刑”倾向,笔者以吸毒、卖淫嫖娼这两种犯罪学上的“无被害人犯罪”为例证,在考察国外相应立法及刑事政策基础上,结合刑罚的负价值对其予以否定,并由此... 针对学界及司法实务界存在的将某些不法行为设立犯罪纳入刑罚的呼声及可能导致的“泛刑”倾向,笔者以吸毒、卖淫嫖娼这两种犯罪学上的“无被害人犯罪”为例证,在考察国外相应立法及刑事政策基础上,结合刑罚的负价值对其予以否定,并由此引发出“刑法应谦抑”的命题,主张通过充分调动诸如伦理道德、侵权行为法、行政处罚法等替代措施来规制这些具有相当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作为最后手段的刑罚仅在“不得已”之时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刑主义 刑罚价值 谦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刑罚中借鉴社会服务的立法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刚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7,共4页
社会服务作为限制自由刑的重要形式 ,体现了现代刑罚的社会化、个别化、谦抑性、教育性、人道性等特征 ,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的确立。对于我国而言 ,社会服务刑罚有利于完善现行刑罚体系的缺陷 ,降低刑罚执行的成本 ,而且与我国的刑事... 社会服务作为限制自由刑的重要形式 ,体现了现代刑罚的社会化、个别化、谦抑性、教育性、人道性等特征 ,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的确立。对于我国而言 ,社会服务刑罚有利于完善现行刑罚体系的缺陷 ,降低刑罚执行的成本 ,而且与我国的刑事政策和刑罚理念相吻合。因此 ,吸收社会服务的合理因素 ,改革完善管制刑、罚金刑和缓刑、假释制度 ,对于完善我国刑罚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 刑罚价值 借鉴 立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死刑适用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显兵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6,共6页
正义是死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死刑仍然得以存在的最为坚实的价值根据;死刑还必须接受人道价值的检阅,其适用不得严重违反社会大众的基本道德感。依据等量交换的正义观,死刑只能适用于犯罪人在有预谋地杀害无过错的被害人的犯罪... 正义是死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死刑仍然得以存在的最为坚实的价值根据;死刑还必须接受人道价值的检阅,其适用不得严重违反社会大众的基本道德感。依据等量交换的正义观,死刑只能适用于犯罪人在有预谋地杀害无过错的被害人的犯罪之中;依据等价交换的正义观,死刑也只能适用于得到社会通行价值观念支撑的与故意杀人罪最相类似的犯罪之中。正义并非永恒的价值观,但是超越正义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义逐渐被人道滋润、软化,从而诞生"禁止酷刑"这样的刑罚观念。人道价值决定了死刑适用应当以死缓为原则,死刑立即执行为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刑罚价值 等害交换 等价正义 等量报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与刑罚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春梅 《政法论丛》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完善刑罚制度要树立人道主义观念和正确的刑罚正义价值观。我国在完善刑罚制度特别是在对待死刑问题上 ,应该破除对严刑酷法的迷信 ,正确认识死刑的利与弊 ,逐步废除不人道的刑种 ,建设更加文明化的刑罚制度。
关键词 死刑 刑罚制度 人道主义 刑罚正义价值 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牾抑或兼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体法定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怀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160,共9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刑事法律制度,在当前的“宰制性”司法氛围下,已对刑法传统的认罪奖励体系形成架空和依附效应。尽管认罪与自首都要求“如实供述罪行”,但两者却有不同的运作逻辑,而认罚又存在只具有程序功能、还是兼...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刑事法律制度,在当前的“宰制性”司法氛围下,已对刑法传统的认罪奖励体系形成架空和依附效应。尽管认罪与自首都要求“如实供述罪行”,但两者却有不同的运作逻辑,而认罚又存在只具有程序功能、还是兼具实体与程序双重功能的两难选择。再加上认罪认罚的“自愿性”预设及其实践背离又对刑罚价值构成挑战,这些因素都要求审视认罪认罚对自首、坦白等制度的嵌入态势,要求进一步明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体法定位。在刑法的语境下,应当将认罪认罚改造为独立的量刑情节,确立综合性的从宽量刑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技术性自愿认罪认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实体法 定位 刑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期该如何规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岚 邱本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定,其中刑期是刑罚的重要内容。但刑法及刑法学对凭什么规定"犯X罪判处Y年"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根据和理由。时间的性质决定了时间可以成为刑罚的手段,具体表现就是刑期。刑期应根据经济、政治...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定,其中刑期是刑罚的重要内容。但刑法及刑法学对凭什么规定"犯X罪判处Y年"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根据和理由。时间的性质决定了时间可以成为刑罚的手段,具体表现就是刑期。刑期应根据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去规定,尤其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规定,具体包括犯罪类型、犯罪情节、犯罪结果、社会危害性、犯罪成本、刑罚价值观、司法实践、改造罪犯的时间、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时间等因素来规定。此外,刑期应该遵循罪刑相当、刑罚公平、刑罚效率等原则。为此,要致力于建立一门"时间刑罚学"或"刑期学"乃至"数理刑法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刑法成为"最精确的刑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刑罚 刑期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刑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信犯罪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建林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5-60,共6页
侵害市场经济信用制度的背信犯罪的自身特点 ,决定了刑事立法应从信用制度的角度予以完善。建设、保护我国的信用制度也应从刑法意义上予以加强。
关键词 背信行为 背信犯罪 刑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