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融合
被引量:29
- 1
-
-
作者
周光权
-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9-155,共7页
-
文摘
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是近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前者将表现于外的犯罪人的行为及其实害作为刑事责任的基础,后者则看重个体的危险性格,理论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两派在刑法学重大问题上必然存在对立。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派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作者对此过程做了简要描述,并以国家观念、知识社会学和知识客观性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刑法学中学派融合现象出现、学派之争终结的真正原因。作者指出:法治意义的重新被强调、科学主义的迅速衰落是导致刑法客观主义的本位化以及知识融合的提前。
-
关键词
刑法客观主义
刑法主观主义
国家观
知识社会学
知识客观性
-
Keywords
criminal objectivism
criminal subjectivism
concept of nation
knowledge sociology
knowledge objectivity
-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客观主义刑法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聂立泽
苑民丽
-
机构
中山大学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9-363,共5页
-
文摘
现代刑法理论是在对刑法发展史上主、客观主义刑法理论扬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文系统分析论证了刑法史上第一个理论形态———客观主义刑法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无疑对进一步全面正确地把握现代刑法理论的根基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刑法客观主义
产生
历史背景
内涵
-
Keywords
objectivism in criminal law
historical background
connotation
-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周光权
-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30,共13页
-
文摘
从程序法、证据学以及司法改革的角度切入错案防止问题是必要的,但实体法也应该为减少错案贡献自身力量。合理的刑事实体法理论,必须考虑方法论的合理性,必须考虑司法规律、司法逻辑,必须有助于解决某些司法难题,以最终实现人权保障的目标。以刑法为切入点,要防止错案,最为根本的是要坚持刑法客观主义立场。在这一立场指导下,形成客观优先、分层次判断、实质判断的刑法方法论及相应的司法逻辑。刑法基本立场、刑法方法论、刑事司法逻辑三者之间应该具有内在统一性。为此,有必要对我国犯罪构成四要件说进行改造,确立客观要素在犯罪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优先性,将传统上的主观判断尽可能还原为客观判断,并建构判断主观要素的"客观标准",建构阶层的犯罪论体系。蕴含在新的理论构造背后的刑法基本立场、刑法方法论作为一种观念形象,对于合理的司法逻辑的形成必定会发挥积极影响。
-
关键词
刑事错案
刑法客观主义
方法论
犯罪论体系
司法逻辑
-
Keywords
wrong sentence
criminal objectivism
methodology
structure of criminology
judicial logic
-
分类号
DF6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从学派论争角度解读犯罪本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郭泽强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10期67-73,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名称为"中国法治视野的刑法主观主义研究"
批准号为"05CFX017"),本文是项目之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现代法治社会“,罪刑法定”已成为共识,然而,对犯罪本质的认识仍是学派纷争的焦点,其中最经典的当属西方刑法学说史上刑法客观主义与刑法主观主义的对立。剖析学派论争及其所持理论的困境,笔者认为,吸收刑法主观主义以及刑法客观主义的合理思想,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视角来理解犯罪的本质,对于我们更清楚地理解犯罪的涵义和我国现有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完善,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犯罪
刑法客观主义
刑法主观主义
国家
公民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