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暴力的多维共治--以刑事法为侧重的展开
被引量:
59
1
作者
喻海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5,共8页
网络暴力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的语言暴力,与现实暴力在具体表现形式上迥异,但可以将延伸至现实空间之中对被网暴者及其亲友的滋扰行为包括在内。不少网络舆论监督带有一定的网络暴力性质,但否定网络暴力并不意味着排斥网络舆论监督,不...
网络暴力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的语言暴力,与现实暴力在具体表现形式上迥异,但可以将延伸至现实空间之中对被网暴者及其亲友的滋扰行为包括在内。不少网络舆论监督带有一定的网络暴力性质,但否定网络暴力并不意味着排斥网络舆论监督,不应将二者混同。现行实定法虽然缺乏对网络暴力的明确规定,但针对所涉具体行为的法律评价并未缺位。对网络暴力的刑法定性,亦宜区分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两个环节,根据具体情节加以评价。由于网络暴力所涉主要罪名属于非纯正亲告罪,在刑事诉讼程序方面应当充分考虑网络维权的特殊性,兼顾法益有效保护与被害人意愿维护之间的关系。因此,对网络暴力应当坚持多维共治,通过夯实平台主体责任,采取多种措施,以实现有效治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
网络语言暴力
刑事追诉程序
平台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善我国侦查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以侦查监督权力与权利的强化为视角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超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3,共5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甚至是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反映强烈。全面加强对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甚至是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反映强烈。全面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防止和纠正司法不公,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诉讼监督是权力制约理论在诉讼程序中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本刊编辑部认为,诉讼监督与程序公正要统一于诉讼规律、统一于司法公正、统一于人权保障。在诉讼监督活动中,检察机关应当遵循依法监督原则、适度监督原则、有效监督原则。依法监督原则要求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方式和程序进行监督。适度监督原则要求检察机关进行诉讼监督时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选择适当的监督方式,兼顾诉讼效率,达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了提高诉讼监督的有效性,检察机关应当增强发现诉讼中违法犯罪情况的手段和拓展法律监督的范围。检察机关要重点加强对侦查活动中刑讯逼供及暴力取证、强制性侦查措施、滥用刑事手段违法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的监督;加强对抗诉案件审判活动、死刑案件、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等审判重点环节的法律监督;加强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活动,违法监管活动,超期羁押等刑罚执行活动重要环节的监督。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如何认识和加强诉讼监督》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诉讼活动监督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政治导向正确,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编辑部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监督机制
监督权力
刑事
诉
讼活动
权利
刑事追诉程序
侦查环节
犯罪证据
提起公
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暴力的多维共治--以刑事法为侧重的展开
被引量:
59
1
作者
喻海松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课题“运用司法解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9VHJ002)。
文摘
网络暴力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的语言暴力,与现实暴力在具体表现形式上迥异,但可以将延伸至现实空间之中对被网暴者及其亲友的滋扰行为包括在内。不少网络舆论监督带有一定的网络暴力性质,但否定网络暴力并不意味着排斥网络舆论监督,不应将二者混同。现行实定法虽然缺乏对网络暴力的明确规定,但针对所涉具体行为的法律评价并未缺位。对网络暴力的刑法定性,亦宜区分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两个环节,根据具体情节加以评价。由于网络暴力所涉主要罪名属于非纯正亲告罪,在刑事诉讼程序方面应当充分考虑网络维权的特殊性,兼顾法益有效保护与被害人意愿维护之间的关系。因此,对网络暴力应当坚持多维共治,通过夯实平台主体责任,采取多种措施,以实现有效治理的目的。
关键词
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
网络语言暴力
刑事追诉程序
平台责任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善我国侦查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以侦查监督权力与权利的强化为视角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超
机构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3,共5页
基金
201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检察权配置问题研究"(GJ2010B05)
2010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检察权基本理论研究"(102400420012)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甚至是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反映强烈。全面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防止和纠正司法不公,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诉讼监督是权力制约理论在诉讼程序中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本刊编辑部认为,诉讼监督与程序公正要统一于诉讼规律、统一于司法公正、统一于人权保障。在诉讼监督活动中,检察机关应当遵循依法监督原则、适度监督原则、有效监督原则。依法监督原则要求检察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方式和程序进行监督。适度监督原则要求检察机关进行诉讼监督时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选择适当的监督方式,兼顾诉讼效率,达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了提高诉讼监督的有效性,检察机关应当增强发现诉讼中违法犯罪情况的手段和拓展法律监督的范围。检察机关要重点加强对侦查活动中刑讯逼供及暴力取证、强制性侦查措施、滥用刑事手段违法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的监督;加强对抗诉案件审判活动、死刑案件、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等审判重点环节的法律监督;加强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活动,违法监管活动,超期羁押等刑罚执行活动重要环节的监督。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如何认识和加强诉讼监督》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诉讼活动监督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政治导向正确,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均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编辑部之立场。
关键词
侦查监督机制
监督权力
刑事
诉
讼活动
权利
刑事追诉程序
侦查环节
犯罪证据
提起公
诉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暴力的多维共治--以刑事法为侧重的展开
喻海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完善我国侦查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以侦查监督权力与权利的强化为视角
宋超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