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诉讼立法的结构性难题——兼论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学不发达的原因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瑞华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8,共14页
自1979年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经历了三次规模较大的修订。这些法律修订工作尽管带来了刑事诉讼制度的变化,却没有解决这部法律所存在的若干结构性制度难题。这些难题主要是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刑事诉讼构造没有发... 自1979年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经历了三次规模较大的修订。这些法律修订工作尽管带来了刑事诉讼制度的变化,却没有解决这部法律所存在的若干结构性制度难题。这些难题主要是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刑事诉讼构造没有发生符合司法规律的改革,刑事诉讼法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程序性制裁机制,那种针对强制措施和强制性侦查行为的程序控制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法律对法院自由裁量权的控制还存在着诸多疏漏之处。唯有解决这些结构性难题,才能为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创造条件,实现刑事诉讼法的科学化、成熟化和稳定化。在此基础上,刑事诉讼领域的法律解释学研究才会有较为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律修订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刑事诉讼构造 程序性制裁 国家专门机关权力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审判为中心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司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铭 陈喆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7,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表征,即通过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构造以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司法。从典型个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表征,即通过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构造以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司法。从典型个案审视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可以发现司法职权配置、证据裁判原则、质证权保障、庭审程序等存在诸多问题,呈现的仍然是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构造。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基本路径,要注意把握系统性和层次性:根本保障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基础是贯彻证据裁判原则,重心是对质权保障,基本方式是完善庭审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侦查中心主义 刑事诉讼构造 公正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