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10-112,共3页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一种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特殊保护制度,是国家对受到特定犯罪侵害而又无法从犯罪人处得到赔偿的刑事被害人或者其一定范围的近亲属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的一种法律制度。1963年10月25日,新西兰颁布了世界上第一...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一种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特殊保护制度,是国家对受到特定犯罪侵害而又无法从犯罪人处得到赔偿的刑事被害人或者其一定范围的近亲属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的一种法律制度。1963年10月25日,新西兰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刑事被害人补偿法》。随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芬兰、丹麦、挪威、法国、卢森堡、比利时、波兰、意大利、葡萄牙、瑞士、西班牙、冰岛等国家相继制订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各国关于刑事被害人补偿的理论基础略有区别,有的持国家责任论,认为国家负有为公民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防止刑事犯罪发生的责任;有的持社会契约论,认为确保公民财产及人身安全的责任,源于公民与政府间自然缔结的社会契约,保护刑事被害人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有的持社会福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特殊保护制度 社会契约论 被害人补偿 责任论 法律制度 经济补偿 犯罪侵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2
作者 何成 崔向红 《农村农业农民》 2007年第9期57-58,共2页
当前大量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严重地困扰着党政机关和司法部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受到犯罪侵害(多为死亡或重残重伤)后,案件无法侦破,被害人的冤情得不到伸张。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赔偿 近亲属 刑事诉讼 被害人 国家责任说 刑事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未来走向——以国家刑事赔偿、国家刑事补偿与刑事被害人救助关系辨析为进路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海滢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3,共6页
从未来发展来看,背负更多政治使命和道义责任的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产生只是权宜之计,建立包含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在内的《国家补偿法》,并使之与《国家赔偿法》并行呼应,才是我们期冀的国家救济体系的理想模式。但是,就经济发展... 从未来发展来看,背负更多政治使命和道义责任的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产生只是权宜之计,建立包含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在内的《国家补偿法》,并使之与《国家赔偿法》并行呼应,才是我们期冀的国家救济体系的理想模式。但是,就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而论,我国眼下并不存在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无疑是时下中国最好的选择。在筹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时,应当首先厘清国家刑事赔偿与国家刑事补偿,以及国家刑事补偿中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与刑事被害人救助之间的关系,这是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乃至相关立法体系的构建基点,也蕴涵着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刑事赔偿 国家刑事补偿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刑事被害人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赔钱减刑的价值危机及其消解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68,共6页
赔钱减刑在司法实务中日渐广泛的运用引发了社会舆论的热议和质疑,从社会学、经济学及刑法学视角考察,赔钱减刑具有合理性,犯罪人竭力汲取社会资本予以赔付,在一定程度减轻因犯罪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以及社会外部负效应,同时也呈现了犯... 赔钱减刑在司法实务中日渐广泛的运用引发了社会舆论的热议和质疑,从社会学、经济学及刑法学视角考察,赔钱减刑具有合理性,犯罪人竭力汲取社会资本予以赔付,在一定程度减轻因犯罪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以及社会外部负效应,同时也呈现了犯罪人的良性人格,体现出其易改造的一面。但因仍处探索尝试阶段,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为补偏救弊,需闿置协调关联机制。具体举措主要有明确法律依据、限定涉案范围、尊重被害人意愿、拓展适用阶段及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赔钱减刑 被害人谅解 犯罪人人格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7卷总目次
5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7-182,共6页
关键词 实证分析 西北大学学报 郭菊娥 何炼成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白永秀 哲学社会科学 陕西省 历史解释学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