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刑法溯及力法条表达新论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熊建明
-
机构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4期40-56,共17页
-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罪刑法定机能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13FX06)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江西省重点人文研究基地2012年招标课题"价格违法犯罪立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9182)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现行刑法生效后,即是我国唯一权威有效的刑事法律渊源。它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会遇到评价并处理发生在施行日前犯罪属性的行为等一些问题。即使得出的结论是不予定罪,也是适用现行刑法对其评价并处理后的法效果。一般情形下,解决此问题可遵循两种思路:一是不根据行为过后的现行刑法,给予行为人能够或合理预期限度之外的刑事处罚,二是如果可能同时可行,即应当选择适用现行刑法或行为时有效的法律,给予其合理预期以内或之外的刑事优待——表现为刑种或/和刑量的减轻,甚至于无,亦可称为刑事福利。不论是否适用旧法,都得无条件适用现行刑法。这是中国刑法语境中刑法溯及力本义之全部内容。显然,刑法溯及力只有部分内含与罪刑法定原则相融,其它要素则并非罪刑法定义项,它们与刑法必须人道地对待行为人的人权要求有关。即使罪刑法定原则与此人道理念在价值取向上趋于一致,但两者在意义及逻辑上还是具有明显的相对独立性。
-
关键词
中国刑法溯及力
有利行为人
交替适用
刑事福利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刑法不溯及既往之造法机能勾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熊建明
-
机构
南昌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治研究》
2015年第1期46-59,共14页
-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罪刑法定机能规范化研究"(编号:13FX06)的阶段性成果
江西省重点学科基金项目支助
-
文摘
刑法不溯及既往与现行刑法的关系,大体可作如下描述:刑法施行后,对施行之前业已实施终了的旧行为,如果在其施行前经由当时为有效的法律给予了终极性的有效评价,则现行刑法不得推翻其判处结果重新予以审校,此为现行刑法不溯及既往之绝对含义。对施行之前实施终了的行为,在其生效之后,如果需要决定是否给予刑法性规范评价并予处置的,那么可用且只能用的刑法规范必须在现行刑法典中找寻,因为此时此际唯一可供适用的刑事法律只有现行刑法。但如何运用现有刑法规范给予或不给予评价,其实并非仅仅指刑法不溯及既往这一含义,还有刑法得予溯及既往以排除行为终了时日之前有效的法律予以适用。即使是在最为狭义的,即现行刑法不得溯及至生效前的旧行为以呈现其法规范效力,而只能任由行为当时有效的旧法律予以评判,也只能说是旧法律能够重获得其规范活力,进而具有法的效力适用于个案,是完全得自于现行刑法之法规范授权,这表明现行刑法包蕴的不溯及既往效力原则,具有一种造法机能。无论是以其造法机能激活不再具有法效力的旧法规范能量,还是直接排除旧法适用而适用现行刑法,都表明刑法不溯及既往还包含着赐福于受刑法评价与处理的犯罪人的人道精神,且内蕴着一种刑事福利的建造与授权机制,这是现行所有有关刑法不溯及既往研究所遗漏的规范性内含。《刑法》第12条即是此全部复杂的结构与规范综合的平义表达。全面而精细地展现中国刑法不溯及既往之造法机能及其实现进路的全部义项,即勾画其造法机能的学术追求。
-
关键词
《刑法》第452条
第12条
双法条决定
不溯及既往
造法机能
刑事福利输送
-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