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刑事搜查启动程序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利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94,共4页
刑事搜查的启动 ,指侦查官员将确定的搜查意志付诸实施的过程 ,是搜查程序的逻辑起点和合法性起点。国家权力因刑事搜查程序的启动而进入特定的案件范围 ,并产生对特定公民或特定空间的强制作用 ,犯罪嫌疑人则不得不开始面对以搜寻、检... 刑事搜查的启动 ,指侦查官员将确定的搜查意志付诸实施的过程 ,是搜查程序的逻辑起点和合法性起点。国家权力因刑事搜查程序的启动而进入特定的案件范围 ,并产生对特定公民或特定空间的强制作用 ,犯罪嫌疑人则不得不开始面对以搜寻、检查为行为特征的另一种国家暴力。由于目前我国刑事搜查启动程序存在严重问题 ,既不利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也不利于更好地发挥搜查的职能和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研究 ,以完善我国的刑事搜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刑事搜查程序 公民权利 中国 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搜查扣押与私有财产权利保障——美国博伊德案的启示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宏耀 《东方法学》 2010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历史上,博伊德案是最重要的宪法第四修正案源头判例之一。博伊德案确立了以财产权为中心的第四修正案分析方法。在博伊德案中,最高法院指出,第四修正案违法行为的实质"不在于破门而入,也不在于翻箱倒柜,而在...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历史上,博伊德案是最重要的宪法第四修正案源头判例之一。博伊德案确立了以财产权为中心的第四修正案分析方法。在博伊德案中,最高法院指出,第四修正案违法行为的实质"不在于破门而入,也不在于翻箱倒柜,而在于侵犯了个人对于人身安全、人身自由以及私人财产所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自博伊德案以后,在长达80年的时间里,控方行为是否构成"搜查扣押",取决于该行为是否对个人财产构成了"侵害"。对于中国来说,该判例关于财产利益的分析颇具启发意义。如果承认拟扣押的"证据"有可能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那么,即使扣押证据承载着追诉犯罪的公共利益,我们依然需要为个人私有财产不受不合理干预设定一个规则或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搜查扣押 博伊德案 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对待刑事搜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程荣斌 赖玉中 《政法论丛》 2010年第4期46-51,共6页
刑事搜查是对公民人身自由权、财产权、住宅权和隐私权等宪法基本权利的强制干预,其理论基础是达致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与平衡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追求。现有立法关于刑事搜查的规定简单粗疏,侦查机关僭越立法权限加以合目的性解... 刑事搜查是对公民人身自由权、财产权、住宅权和隐私权等宪法基本权利的强制干预,其理论基础是达致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与平衡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追求。现有立法关于刑事搜查的规定简单粗疏,侦查机关僭越立法权限加以合目的性解释,并在执法中效率优先兼顾程序,因此,需要对刑事搜查进行技术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搜查 宪法基本权利 保障人权 救济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搜查运行状况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少石 《东方法学》 2010年第3期150-156,共7页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无证搜查仅适用于"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一种情形,但这样的设计在实践中几乎没有适用的空间。为解决这一问题,立法应当作出调整,确立我国的附带搜查制度,确认该类型无证搜查的正当性。起...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无证搜查仅适用于"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一种情形,但这样的设计在实践中几乎没有适用的空间。为解决这一问题,立法应当作出调整,确立我国的附带搜查制度,确认该类型无证搜查的正当性。起赃是一种实质上的"同意搜查"。因此,从完善诉讼法的角度出发,我国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借鉴相关国家制度的基础上,增设同意搜查机制,从法律层面上认可起赃及类似行为的正当性,并加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搜查 收集证据 起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