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刑事庭审实质化的理念、制度和技术
被引量:49
- 1
-
-
作者
孙长永
王彪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45,共23页
-
基金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
2015年度西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考察与理性反思"(2015XZQN-38)
-
文摘
刑事庭审形式化是我国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须改变庭审走过场的局面,努力实现庭审实质化。庭审实质化改革是我国刑事审判领域乃至整个刑事诉讼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其本质是以公正审判取代不公正的审判,因而需要以司法理念的更新为前提,以制度变革为保障,而不仅仅是庭审技术的完善。只有以公正司法的理念为指导,以有助于实现公正审判的制度保障为条件,以具体展示公正审判的程序和证据规则为支撑,协同推进理念更新、制度变革和技术改良,才能实现刑事庭审实质化的改革目标。
-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刑事庭审实质化
理念
制度
技术
-
Keywords
trial-centered
making criminal trials substantive
idea
institu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DF7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刑事庭审实质化视野中的公诉证据标准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周洪波
昝春芳
-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青海省海南州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147,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982)
四川省创新团队"西部民族法治发展与创新研究"(项目号:15TD0049)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项目号:2017XWDS0301)资助
-
文摘
中国学界对公诉证据标准先后进行了两次热烈的讨论,但至今仍然没有澄清其基本的法理逻辑。公诉证据标准的法律设定和实践把握与审判证明标准的类型有根本的逻辑关联,从比较法来看,后者呈现出多种类型,因而,也致使前者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倚重于庭审来解决争议的案件类型对审判证明标准有特定的要求,因此,欲实现我国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应当改变对审判证明标准的习惯理解,进而改变对公诉证据标准的法律表述与理解,设定相对低于审判证明标准的公诉证据标准,并在拓展证据范围的同时对起诉的证据类型作出必要的限定。
-
关键词
刑事庭审实质化
公诉证据标准
审判证明标准
证据类型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庭外制度保障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强之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0-160,共11页
-
文摘
尽管法庭审理阶段是实现刑事诉讼庭审实质化的重中之重,但是刑事庭审之前的准备程序和刑事庭审结束之后的后续程序同样不容忽视。我国刑事庭审之所以始终没有摆脱形式化的局面,除了刑事法庭审判本身流于形式之外,还与刑事庭审之外的庭审前准备程序及庭审结束后的程序实质化现象具有重要关系。为了实现刑事庭审的实质化,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须向刑事庭审之外延伸,为刑事庭审的实质化提供强有力的庭外保障。
-
关键词
刑事庭审形式化
刑事庭审实质化
庭前保障
庭后保障
-
分类号
DF736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刑事庭审实质化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李冉毅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8,共6页
-
基金
中国法学会一般项目"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项目编号:CLS(2015)C06)
重庆市教委研究生项目"刑事速裁程序运行的实证考察"(项目编号:CYB15082)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项目"我国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研究"(项目编号:FXYYB2015144)
-
文摘
刑事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其强调庭审对裁判形成的决定性作用,要求树立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理念,设置符合司法规律的庭审程序及具体制度。实现庭审实质化,必须杜绝庭审形式化,不仅要完成从卷宗审理到直接、言词审理,从形式化证明到严格证明,从庭外裁判到庭上裁判的转变,而且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包括证人出庭作证规则、庭审人证调查程序、控辩平衡的保障机制、当庭裁判的保障措施等。
-
关键词
刑事庭审实质化
言词审理
证人出庭
控辩平衡
-
Keywords
substantiation of criminal court trail, verbal trail, attendance of witness, the equilibrium of accusation and defense
-
分类号
DF7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在线表达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田圣庭
-
机构
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107,共6页
-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后疫情时代刑事案件网上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Q096)
武汉工程大学校内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我国刑事案件网上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2021065)
-
文摘
刑事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实质内容,集中体现在司法亲历性理念、直接言词原则和庭审程序规则三个层面,具体表现在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讼证据质证在法庭、辩诉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四个方面。根据场景正义理论和效力等同原则的要求,在线庭审同样应当落实司法亲历性理念、贯彻直接言词原则、适用庭审程序规则。在适用在线诉讼方式时,应当坚持自愿原则,尊重当事人的程序性选择权;在构造在线庭审结构时,应当最低限度保证裁判者的亲历性和证人亲自出庭的庭审实质化要求。
-
关键词
刑事庭审实质化
司法亲历性
直接言词原则
庭审程序规则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