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合作机制的构建——以《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为切入点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秉志 黄晓亮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5,共8页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在中国区际刑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能切实满足两岸刑事司法合作的现实需要,显著拓宽两岸刑事司法合作的领域,彻底改变两岸刑事司法合作的模式,明确揭示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路...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在中国区际刑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能切实满足两岸刑事司法合作的现实需要,显著拓宽两岸刑事司法合作的领域,彻底改变两岸刑事司法合作的模式,明确揭示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路径。但是,该协议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性质比较模糊、内容过于原则以及表现形式有混合性等。因此,有必要根据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经验进一步予以完善,以便区际刑事司法互助活动全面地签订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际刑法 刑事司法互助 刑事司法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司法合作立法的规范、协调与完善——以正在酝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司法协助法》为视阈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志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70,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司法协助法》已被纳入国家立法规划,这表明我国的刑事司法合作将更加规范化;在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刑事司法协助和刑事司法合作的规范使用,将复合法域下的刑事司法合作问题纳入立法视野,规定区际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司法协助法》已被纳入国家立法规划,这表明我国的刑事司法合作将更加规范化;在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刑事司法协助和刑事司法合作的规范使用,将复合法域下的刑事司法合作问题纳入立法视野,规定区际刑事司法合作问题,明确国家和各个法域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并及时协调其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合作 刑事司法协助 立法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刑事司法合作领域相互承认制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秀东 《法治研究》 2016年第4期64-77,共14页
为了突破传统刑事司法合作的局限性,欧盟以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将相互承认原则确立为刑事司法合作的基石。相互承认可以适用于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做出的司法裁定,其合作范围大大超过传统司法合作范围。相互承认制度下的司法合... 为了突破传统刑事司法合作的局限性,欧盟以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将相互承认原则确立为刑事司法合作的基石。相互承认可以适用于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做出的司法裁定,其合作范围大大超过传统司法合作范围。相互承认制度下的司法合作在司法机关之间直接开展,极大简化了合作程序,加快了合作速度,并在一定范围内取消了双重犯罪原则和特定性原则,不适用本国国民不移交原则。相互承认司法裁定制度促进了欧盟各国的法律趋同,同时在法律有差异的情况下,通过规定拒绝承认或执行的理由来缩小合作义务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刑事司法合作 相互承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4
作者 朱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24-127,共4页
"一带一路"建设,是加速创建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要求,是促进沿线国家和谐共荣的大国思维。"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属不同法域,有着不同的法律传统和文化,其间的制度差异势必在司法保护问题上造成... "一带一路"建设,是加速创建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要求,是促进沿线国家和谐共荣的大国思维。"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属不同法域,有着不同的法律传统和文化,其间的制度差异势必在司法保护问题上造成碰撞和冲突。在这种情況下,需要进一步明确刑事司法合作的主体,拓宽"一带一路"区域内刑事司法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广泛缔结引渡条约,加快《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的立法进程。我国应在保持本国司法制度独立性的前提下,适度加大外国法院刑事判决的执行合作力度,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在法治层面给予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引渡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刑事司法积极合作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调查取证面临特殊困难的生态环境刑事案件与严格要求程序正义的“对抗性刑事司法”模式不匹配,导致环境刑事司法难以在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中发挥应有作用。与传统刑事司法不同,环境刑事司法中国家追诉机关与被追诉人的立场并非完全对立,... 调查取证面临特殊困难的生态环境刑事案件与严格要求程序正义的“对抗性刑事司法”模式不匹配,导致环境刑事司法难以在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中发挥应有作用。与传统刑事司法不同,环境刑事司法中国家追诉机关与被追诉人的立场并非完全对立,亦可能建立在修复生态环境方面的共同利益上,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妥协达成共识,共同制订生态环境修复计划。这种新的司法范式不仅有助于救济生态损害,还能够减轻司法系统的负担,并促使被告人自觉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因此,有关部门要以积极合作司法理念为指引,构建以“损害环境媒介”为罪种特征的罪名;借鉴国外辩诉交易等制度的合理因素,在环境刑事司法领域通过形成认赔从宽共识,率先构建积极合作司法制度,纾解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对抗性刑事司法 合作刑事司法 辩诉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犯罪刑事程序的体系化检视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海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134,共14页
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职务犯罪刑事程序逐渐自成体系。立案调查程序中的管辖确定、人身强制措施、录音录像、内部监督等方面,以及审查起诉中的公诉裁量、缺席审判程序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职务犯罪刑事程序... 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职务犯罪刑事程序逐渐自成体系。立案调查程序中的管辖确定、人身强制措施、录音录像、内部监督等方面,以及审查起诉中的公诉裁量、缺席审判程序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职务犯罪刑事程序的独特内容。体系化的职务犯罪刑事程序形成了权力集中、权利弱化和重视合作的特点,对我国近年反腐败压倒性态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这一程序也面临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失衡、公诉裁量权受限及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掣肘等问题。未来一段时间最为可行的职务犯罪刑事程序完善途径应当是以兼顾被调查人权利为出发点,着力解决监察机关地位、防止干扰办案与被调查人权利保障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刑事程序 调查权 公诉裁量权 刑事司法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警务合作的沿革与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杨杰 郑阳锡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95,共8页
警务策略,是国家公共事务的一环,受该国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的影响。警务合作属公共政策的一环,除受到其依赖的法律环境之外,还与社会控制的程度与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两岸警务合作,在于确保并促进两岸执法部门间最大可能的互助,建立... 警务策略,是国家公共事务的一环,受该国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的影响。警务合作属公共政策的一环,除受到其依赖的法律环境之外,还与社会控制的程度与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两岸警务合作,在于确保并促进两岸执法部门间最大可能的互助,建立并发展一切有助于有效预防并阻止犯罪的活动。因此,本文以为,研究两岸警务合作,必须从国际与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出发,借搁置争议解决管辖权冲突的问题,多元研究警务合作的议题,促进两岸警务合作制度的法制化,以及强化警务交流活动,借鉴粤港澳警务合作的经验等策略,找出合作的空间与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刑事司法合作 警务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洗钱罪立法完善之思考 被引量:39
8
作者 卢勤忠 竹青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63-69,共7页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我国洗钱罪立法受到新的挑战。但审视我国目前的洗钱罪立法 ,存在较大局限性。笔者建议 ,应扩大我国洗钱罪对象 ,改进我国洗钱罪的行为方式 ,将洗钱罪归入妨害司法罪 ,并制定一部综合的《反洗钱法》 ,以加强国际...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我国洗钱罪立法受到新的挑战。但审视我国目前的洗钱罪立法 ,存在较大局限性。笔者建议 ,应扩大我国洗钱罪对象 ,改进我国洗钱罪的行为方式 ,将洗钱罪归入妨害司法罪 ,并制定一部综合的《反洗钱法》 ,以加强国际反洗钱刑事司法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钱罪 立法 犯罪构成 犯罪行为 刑事司法合作 妨害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警组织的发展脉络与运作机制 被引量:7
9
作者 高智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国际刑警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曲折起伏的过程。经过八十多年世界各国政府和警察机构的共同努力,成为除联合国外规模第二大的国际组织和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尽管由于受国际刑警组织章程规定的限制及各国法律规定差... 国际刑警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曲折起伏的过程。经过八十多年世界各国政府和警察机构的共同努力,成为除联合国外规模第二大的国际组织和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尽管由于受国际刑警组织章程规定的限制及各国法律规定差异的局限,在同国际犯罪及其他跨国性犯罪作斗争中尚不能尽如人意,但在协调各国预防和打击国际刑事犯罪方面,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国际刑警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后,在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刑警组织互通犯罪情报信息、协调办理涉外案件、探索打击跨国犯罪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促进国际范围内的刑事司法合作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警察委员会 国际刑警组织 刑事司法合作 国际通报 中国国家中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刑法中罪与罚的规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肇炯 刘全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96-101,共6页
论国际刑法中罪与罚的规定黄肇炯,刘全胜国际刑法(internationalcriminallaw)是国际社会在同国际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同国际犯罪进行斗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一个近年兴起的独立的法... 论国际刑法中罪与罚的规定黄肇炯,刘全胜国际刑法(internationalcriminallaw)是国际社会在同国际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同国际犯罪进行斗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一个近年兴起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国际刑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犯罪 国际刑法 个人国际刑事责任 犯罪构成 罪与罚 国际社会 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普遍管辖原则 国际法 国际刑事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