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刑事再审“不利于被告人利益启动规则”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仁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一直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有错必纠”,并不区分启动事由上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利益”或“不利于被告人利益”,刑事再审的启动主体、启动事由、运行规范等都为实现纠错功能而运转。为维护法的安定性、法的权威性,...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一直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有错必纠”,并不区分启动事由上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利益”或“不利于被告人利益”,刑事再审的启动主体、启动事由、运行规范等都为实现纠错功能而运转。为维护法的安定性、法的权威性,应回归刑事诉讼客体理论,确立案件事实及其法律评价在刑事司法程序运行中的价值,夯实刑事再审的客体内容,厘定生效裁判效力的涵摄范围;为禁止法院、检察院为“不利于被告人利益”而启动再审程序。实质上,在《刑事诉讼法》总则中应确立不告不理原则、控审同一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形式上,明确“不利于被告人利益”的启动事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安定性
刑事再审
既判力
不利于被告人利益
启动事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启动实体限制规则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仁琦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7,共8页
由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未设计严格程序规则、实体规则与证据规则,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再审程序启动随意,加之未对"有利被追诉者再审"与"不利被追诉者再审"进行区分,刑事再审程序对被追诉人权利构成极大威胁。应区分...
由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未设计严格程序规则、实体规则与证据规则,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再审程序启动随意,加之未对"有利被追诉者再审"与"不利被追诉者再审"进行区分,刑事再审程序对被追诉人权利构成极大威胁。应区分实体法中的犯罪事实与程序法中的犯罪事实,以公诉事实的指向与裁判事实的效力为逻辑起点,以刑事诉讼法中之犯罪事实单一性、同一性为理论工具,对我国刑事再审"事实"与已裁决"事实"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实体限制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实体限制
公诉事实
单一性
同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昌奎案:本不应轻启刑事再审程序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兴培
《东方法学》
2011年第5期10-17,共8页
李昌奎一案应否提起或者启动刑事再审程序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和民愤大小的问题,在更深的法治层面上是一个涉及法治观念、法律制度以及如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司法操作的问题。从价值判断上看,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昭通市...
李昌奎一案应否提起或者启动刑事再审程序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和民愤大小的问题,在更深的法治层面上是一个涉及法治观念、法律制度以及如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司法操作的问题。从价值判断上看,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死刑判决的改判已不能为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其中必定有着价值观念的差异。但当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已在法官(法院)的自由裁量范围之中时,在情感上人们可以去批评它使其惊醒,但在法治的形式上人们也必须学会接受它。法官也有错判,错判应当再审;法官但无悔判,悔判不应当再审。因为法律毕竟是法律,它是严肃的。李昌奎案不应当提轻启刑事再审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昌奎案
死刑判决
刑事
改判
刑事再审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正”与“矫正”:刑事再审制度功能再探——兼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被引量:
2
4
作者
初殿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66,共13页
以终局裁判为逻辑前提的刑事再审制度,其正统性来自两方面:一是原来的程序运行本身出现了重大瑕疵;二是原程序尽管已经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并完成,但其制度功能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实现,并且触犯了其他重要价值。据此,刑事再审的制度功能可以...
以终局裁判为逻辑前提的刑事再审制度,其正统性来自两方面:一是原来的程序运行本身出现了重大瑕疵;二是原程序尽管已经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并完成,但其制度功能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实现,并且触犯了其他重要价值。据此,刑事再审的制度功能可以从形式理性理论和程序规律角度区分为修复原程序运行瑕疵的"补正"以及帮助原程序功能复位的"矫正"。以"补正"和"矫正"的分类视角重新检视刑事再审的制度定位问题,有助于正确设计和解读刑事再审的具体制度,尤其是再审的启动制度。为了应对刑事再审实践困境,一方面需要从程序规律的分类研究视角将刑事再审启动事由加以整合和清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化作为再审逻辑前提的原程序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功能
补正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善刑事再审程序启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斌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刑事再审程序是对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进行纠正的特殊救济程序。基于判决的可错性,有必要设置刑事再审程序。但是我国再审程序的启动模式有其内在的缺陷,应通过取消法院主动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禁止检察院对无罪判决的再审抗诉权、取消检...
刑事再审程序是对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进行纠正的特殊救济程序。基于判决的可错性,有必要设置刑事再审程序。但是我国再审程序的启动模式有其内在的缺陷,应通过取消法院主动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禁止检察院对无罪判决的再审抗诉权、取消检察院提出再审抗诉必然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特权和增加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的途径,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申请
再审
权
启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再审程序修改之若干问题探讨
6
作者
田圣斌
周越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自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刑事再审程序在纠正错案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司法正义。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现行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时,会发现其中的许多规定并不符合基本的诉讼法学原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需...
自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刑事再审程序在纠正错案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司法正义。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现行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时,会发现其中的许多规定并不符合基本的诉讼法学原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司法公正
再审
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价值选择维度看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提起
7
作者
贺振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来设计再审程序容易导致对再审程序的滥用,有关提起再审程序的具体规定宽泛、混乱容易导致再审程序提起的随意性,从而不利于维护生效判决的确定力和公信力。完善我国刑事再...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来设计再审程序容易导致对再审程序的滥用,有关提起再审程序的具体规定宽泛、混乱容易导致再审程序提起的随意性,从而不利于维护生效判决的确定力和公信力。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可以考虑确立“一事不再理”、“禁止双重追诉”等诉讼原则,对申请抗诉的次数加以限制,建立包括申请再审程序和申请抗诉程序的完整的申诉程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公信力
既判力
价值选择
申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的审判心理学思考
8
作者
叶反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心理学分析有助于把握诉讼主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助于实现诉讼程序的科学化,但是在刑事再审程序中存在着许多背离审判心理学规律的规定。为进一步完善再审程序,应当取消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程序的资格,提高再审法院的级别,取消指令再审,再...
心理学分析有助于把握诉讼主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助于实现诉讼程序的科学化,但是在刑事再审程序中存在着许多背离审判心理学规律的规定。为进一步完善再审程序,应当取消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程序的资格,提高再审法院的级别,取消指令再审,再审案件应公开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审判心理学
刑事
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再审程序价值理念之探讨
9
作者
白彦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3期97-101,共5页
刑事再审程序作为法律救济的特别程序,其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国家刑罚权实施的公正性以及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保护。然而,司法实践中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实施效果却未尽如人意,究其理论根源还在于其诉讼价值理念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
刑事再审程序作为法律救济的特别程序,其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国家刑罚权实施的公正性以及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保护。然而,司法实践中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实施效果却未尽如人意,究其理论根源还在于其诉讼价值理念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本文着重从理论上阐明了再审程序与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关系,具体分析了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价值理念之不足,进而提出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兼顾公正与效率,在公正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诉讼效益的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价值理念
司法公正
诉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提起刑事再审程序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白永侠
《求是学刊》
1988年第2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生效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
诉讼法》
《刑诉法》
法定程序
人民法院
裁定
刑事
判决
刑事
审判
法律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司法建议
11
作者
马丽霞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39,共3页
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在理念、具体程序设计上存在不足,在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再审制度时应在刑事诉讼法"总则"中引入一事不再理原则,区分对被告人有利的再审和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取消法院再审主动启动权,将检察院再审抗诉纳...
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在理念、具体程序设计上存在不足,在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再审制度时应在刑事诉讼法"总则"中引入一事不再理原则,区分对被告人有利的再审和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取消法院再审主动启动权,将检察院再审抗诉纳入司法审查范围,赋予当事人再审申请人地位,提高再审的审级,细化再审理由,使再审案件在没有法律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情形下公开开庭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人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生效刑事裁判纠错系统的构成
12
作者
杨建广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62,共7页
刑事诉讼系统存在着自动纠正错误的机制。为了探索这一机制的运行规律,本文首先将与纠正生效刑事裁判错误有较大关系,且相互之间又存在着较密切联系的各种要素的集合设定为一个系统,进而运用系统方法对该系统的内部构成进行了初步的...
刑事诉讼系统存在着自动纠正错误的机制。为了探索这一机制的运行规律,本文首先将与纠正生效刑事裁判错误有较大关系,且相互之间又存在着较密切联系的各种要素的集合设定为一个系统,进而运用系统方法对该系统的内部构成进行了初步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诉讼
系统方法
生效
刑事
裁判
生效
刑事
裁判纠错系统
刑事再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刑事再审“不利于被告人利益启动规则”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仁琦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刑法修正视野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20BFX096)
“义乌研究院”2023年度课题“‘三查融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一直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有错必纠”,并不区分启动事由上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利益”或“不利于被告人利益”,刑事再审的启动主体、启动事由、运行规范等都为实现纠错功能而运转。为维护法的安定性、法的权威性,应回归刑事诉讼客体理论,确立案件事实及其法律评价在刑事司法程序运行中的价值,夯实刑事再审的客体内容,厘定生效裁判效力的涵摄范围;为禁止法院、检察院为“不利于被告人利益”而启动再审程序。实质上,在《刑事诉讼法》总则中应确立不告不理原则、控审同一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形式上,明确“不利于被告人利益”的启动事由。
关键词
法的安定性
刑事再审
既判力
不利于被告人利益
启动事由
Keywords
stability of the law
criminal retrial
res judicata
detrimental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defendant
reason for trial initiation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启动实体限制规则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仁琦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诉讼维度中的罪数形态应用研究"(18BFX098)
文摘
由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未设计严格程序规则、实体规则与证据规则,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再审程序启动随意,加之未对"有利被追诉者再审"与"不利被追诉者再审"进行区分,刑事再审程序对被追诉人权利构成极大威胁。应区分实体法中的犯罪事实与程序法中的犯罪事实,以公诉事实的指向与裁判事实的效力为逻辑起点,以刑事诉讼法中之犯罪事实单一性、同一性为理论工具,对我国刑事再审"事实"与已裁决"事实"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实体限制规则。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实体限制
公诉事实
单一性
同一性
Keywords
criminal retrial
substantive restriction
fact of public prosecution
unicity
identity
分类号
DF7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昌奎案:本不应轻启刑事再审程序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兴培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东方法学》
2011年第5期10-17,共8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刑法学(项目编号:S30901)资助
文摘
李昌奎一案应否提起或者启动刑事再审程序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和民愤大小的问题,在更深的法治层面上是一个涉及法治观念、法律制度以及如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司法操作的问题。从价值判断上看,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死刑判决的改判已不能为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其中必定有着价值观念的差异。但当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已在法官(法院)的自由裁量范围之中时,在情感上人们可以去批评它使其惊醒,但在法治的形式上人们也必须学会接受它。法官也有错判,错判应当再审;法官但无悔判,悔判不应当再审。因为法律毕竟是法律,它是严肃的。李昌奎案不应当提轻启刑事再审程序。
关键词
李昌奎案
死刑判决
刑事
改判
刑事再审
程序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正”与“矫正”:刑事再审制度功能再探——兼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被引量:
2
4
作者
初殿清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66,共13页
文摘
以终局裁判为逻辑前提的刑事再审制度,其正统性来自两方面:一是原来的程序运行本身出现了重大瑕疵;二是原程序尽管已经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并完成,但其制度功能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实现,并且触犯了其他重要价值。据此,刑事再审的制度功能可以从形式理性理论和程序规律角度区分为修复原程序运行瑕疵的"补正"以及帮助原程序功能复位的"矫正"。以"补正"和"矫正"的分类视角重新检视刑事再审的制度定位问题,有助于正确设计和解读刑事再审的具体制度,尤其是再审的启动制度。为了应对刑事再审实践困境,一方面需要从程序规律的分类研究视角将刑事再审启动事由加以整合和清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化作为再审逻辑前提的原程序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功能
补正
矫正
Keywords
criminal retrial
function
rectification
redress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善刑事再审程序启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斌
机构
周口师范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文摘
刑事再审程序是对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进行纠正的特殊救济程序。基于判决的可错性,有必要设置刑事再审程序。但是我国再审程序的启动模式有其内在的缺陷,应通过取消法院主动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禁止检察院对无罪判决的再审抗诉权、取消检察院提出再审抗诉必然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特权和增加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的途径,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模式。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申请
再审
权
启动模式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再审程序修改之若干问题探讨
6
作者
田圣斌
周越男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文摘
自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刑事再审程序在纠正错案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司法正义。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现行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时,会发现其中的许多规定并不符合基本的诉讼法学原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司法公正
再审
法院
Keywords
criminal retrial procedure
judicial impartiality
court of retrial
分类号
D924.0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价值选择维度看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提起
7
作者
贺振华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文摘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来设计再审程序容易导致对再审程序的滥用,有关提起再审程序的具体规定宽泛、混乱容易导致再审程序提起的随意性,从而不利于维护生效判决的确定力和公信力。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可以考虑确立“一事不再理”、“禁止双重追诉”等诉讼原则,对申请抗诉的次数加以限制,建立包括申请再审程序和申请抗诉程序的完整的申诉程序等。
关键词
刑事再审
公信力
既判力
价值选择
申诉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的审判心理学思考
8
作者
叶反修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文摘
心理学分析有助于把握诉讼主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助于实现诉讼程序的科学化,但是在刑事再审程序中存在着许多背离审判心理学规律的规定。为进一步完善再审程序,应当取消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程序的资格,提高再审法院的级别,取消指令再审,再审案件应公开审理。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审判心理学
刑事
诉讼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再审程序价值理念之探讨
9
作者
白彦
机构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3期97-101,共5页
文摘
刑事再审程序作为法律救济的特别程序,其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国家刑罚权实施的公正性以及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保护。然而,司法实践中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实施效果却未尽如人意,究其理论根源还在于其诉讼价值理念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本文着重从理论上阐明了再审程序与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关系,具体分析了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价值理念之不足,进而提出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兼顾公正与效率,在公正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诉讼效益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价值理念
司法公正
诉讼效率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提起刑事再审程序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白永侠
出处
《求是学刊》
1988年第2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生效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
诉讼法》
《刑诉法》
法定程序
人民法院
裁定
刑事
判决
刑事
审判
法律授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司法建议
11
作者
马丽霞
机构
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39,共3页
文摘
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在理念、具体程序设计上存在不足,在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再审制度时应在刑事诉讼法"总则"中引入一事不再理原则,区分对被告人有利的再审和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取消法院再审主动启动权,将检察院再审抗诉纳入司法审查范围,赋予当事人再审申请人地位,提高再审的审级,细化再审理由,使再审案件在没有法律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情形下公开开庭审理。
关键词
刑事再审
程序
人权保障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生效刑事裁判纠错系统的构成
12
作者
杨建广
机构
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62,共7页
文摘
刑事诉讼系统存在着自动纠正错误的机制。为了探索这一机制的运行规律,本文首先将与纠正生效刑事裁判错误有较大关系,且相互之间又存在着较密切联系的各种要素的集合设定为一个系统,进而运用系统方法对该系统的内部构成进行了初步的描述。
关键词
刑事
诉讼
系统方法
生效
刑事
裁判
生效
刑事
裁判纠错系统
刑事再审
分类号
D925.28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刑事再审“不利于被告人利益启动规则”研究
刘仁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启动实体限制规则研究
刘仁琦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昌奎案:本不应轻启刑事再审程序
杨兴培
《东方法学》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补正”与“矫正”:刑事再审制度功能再探——兼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初殿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完善刑事再审程序启动模式研究
张斌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刑事再审程序修改之若干问题探讨
田圣斌
周越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价值选择维度看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提起
贺振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的审判心理学思考
叶反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刑事再审程序价值理念之探讨
白彦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对提起刑事再审程序的几点思考
白永侠
《求是学刊》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司法建议
马丽霞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生效刑事裁判纠错系统的构成
杨建广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