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无煤柱切顶留巷覆岩破坏特征及微震实测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颖异
王同
-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
出处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4151)。
-
文摘
为进一步研究无煤柱切顶留巷技术开采后的覆岩破坏规律,以柠条塔煤矿S1201−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结合现场微震监测技术建立了微震波形数据库,研究了随工作面持续开采,无煤柱切顶留巷不同阶段的覆岩采动裂隙演化及应力空间展布特征,得出了工作面覆岩周期性破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发生初次来压时的覆岩裂隙发育高度为57.6 m,切顶前中部裂隙带发育高度为95.5~96.1 m,裂采比为23.8~24.0,边缘侧裂隙发育高度为105.9~106.4 m,裂采比为26.4~26.6。切顶后工作面两侧裂隙带最终发育高度为104.3~105.2 m,裂采比为26.1~26.3,工作面中部裂隙带由于上覆岩层的不断压实弥合,最终发育高度为94.3~95.2 m,裂采比为23.6~23.8。当巷道分别处于掘进、切缝阶段,顶板位移基本没有产生改变;当其进入顶板下沉、切顶成巷阶段,顶板位移不断增大。切顶卸压完成后,巷道侧支承压力峰值增大,表明切缝之后的工作面跨度进一步增大,倾向支承压力不断增大;工作面顶板卸压效果显著,顶板产生大范围应力释放现象。在该工作面布置了微震监测系统,发现微震事件的周期性产生与工作面周期来压有强关联性,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高潮期,进一步综合得出覆岩的周期性破断演化规律。
-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切顶留巷工艺
覆岩运移
覆岩采动裂隙
应力分布
裂隙演化
微震监测
-
Keywords
mining of non-pillar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by roof cutting
overburden migration
overburden mining induced cracks
stress distribution
crack evolution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