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对切沟发育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杨松
张岩
阿尼克孜.肉孜
李宏钧
刘彦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5,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对切沟发育和侵蚀过程的影响机制"(41271301)
-
文摘
切沟是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形态,是流域产沙的主要来源,而植被常被看作抑制切沟发育的关键因子,为探究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切沟发育速率的特征,本研究使用吴起研究区间隔6年的2期同时相Quick Bird影像和分辨率为5 m的DEM,应用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内的切沟发育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07—2013年研究区内小流域的年均切沟面积变化比例均<0.5%,其中无淤地坝小流域的年均切沟面积变化比例为0.13%,淤地坝小流域的年均切沟面积变化比例为0.12%;相关分析表明:在该研究区内沟间地的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切沟发育的最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对30个无淤地坝小流域的年均切沟面积变化比例和植被覆盖度做非线性回归(R2=0.713)可得,当植被覆盖度>0.6时,其抑制切沟发育的效果最明显;方差分析表明:其他影响因子值(植被覆盖度和地貌因子)相近的条件下,有无淤地坝的6组小流域切沟发育速率无显著差异。总之,沟间地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切沟发育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淤地坝对发育在沟缘线上的切沟无显著影响,促进植被恢复有利于抑制切沟发育。
-
关键词
黄土地区
切沟发育速率
植被覆盖度
淤地坝
GIS
Quick
Bird影像
-
Keywords
the Loess Plateau
gully erosion rate
vegetation coverage
check dam
GIS
Quick Bird im agery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