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对切沟发育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松 张岩 +2 位作者 阿尼克孜.肉孜 李宏钧 刘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5,共8页
切沟是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形态,是流域产沙的主要来源,而植被常被看作抑制切沟发育的关键因子,为探究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切沟发育速率的特征,本研究使用吴起研究区间隔6年的2期同时相Quick Bird影像和分辨率为5 m的DEM,应用GIS技术分... 切沟是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形态,是流域产沙的主要来源,而植被常被看作抑制切沟发育的关键因子,为探究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切沟发育速率的特征,本研究使用吴起研究区间隔6年的2期同时相Quick Bird影像和分辨率为5 m的DEM,应用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内的切沟发育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07—2013年研究区内小流域的年均切沟面积变化比例均<0.5%,其中无淤地坝小流域的年均切沟面积变化比例为0.13%,淤地坝小流域的年均切沟面积变化比例为0.12%;相关分析表明:在该研究区内沟间地的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切沟发育的最主要影响因子;通过对30个无淤地坝小流域的年均切沟面积变化比例和植被覆盖度做非线性回归(R2=0.713)可得,当植被覆盖度>0.6时,其抑制切沟发育的效果最明显;方差分析表明:其他影响因子值(植被覆盖度和地貌因子)相近的条件下,有无淤地坝的6组小流域切沟发育速率无显著差异。总之,沟间地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切沟发育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淤地坝对发育在沟缘线上的切沟无显著影响,促进植被恢复有利于抑制切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切沟发育速率 植被覆盖度 淤地坝 GIS Quick Bird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ldView-2影像估算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后的切沟发育速率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婷婷 杨扬 +4 位作者 史扬子 曹琦 冯博 刘宝元 刘瑛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探讨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后切沟发育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黄土高原小流域切沟定量监测及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参考依据。利用RTK GPS实地测量33条代表性切沟,验证World View-2影像的切沟解译精度;将小流域划分为50个集... 探讨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后切沟发育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黄土高原小流域切沟定量监测及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参考依据。利用RTK GPS实地测量33条代表性切沟,验证World View-2影像的切沟解译精度;将小流域划分为50个集水区,分别解译2012年与2018年各集水区内的切沟,分析2012-2018年间各集水区的切沟发育速率,并探究各集水区切沟发育速率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与RTK GPS实测数据相比,World View-2影像解译切沟长度、最大表面宽度、周长和面积的相对误差主要集中在5%以内。解译误差主要取决于沟头活跃与否、沟缘植被类型以及沟壁土体状况。2)2012-2018年间,小流域集水区切沟总长度、总最大表面宽度、总周长和总面积的年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02%、0.01%、0.01%和0.2%。3)六道沟小流域切沟扩张速率与集水区平均坡长和平均剖面曲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坡度呈负相关,与坡向、植被盖度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World View-2影像为快速、准确地监测小流域切沟发育速率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沟发育 World View-2 退耕还林(草) RTK GPS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