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樟子松机械切根苗与移植苗对比试验
1
作者 徐树堂 衣振坤 +2 位作者 冯绍华 张立英 苑期兰 《防护林科技》 1998年第1期18-21,共4页
机械切根苗,苗木质量优于移植苗和留床苗。切根20cm的苗高、地径分别比移植苗大9.4和0.2cm,大于1mm的侧根数量,平均比移植苗多11.8条,比留床苗多10.0条。机械切根可使2年生樟子松的产苗量,比人工移植提高... 机械切根苗,苗木质量优于移植苗和留床苗。切根20cm的苗高、地径分别比移植苗大9.4和0.2cm,大于1mm的侧根数量,平均比移植苗多11.8条,比留床苗多10.0条。机械切根可使2年生樟子松的产苗量,比人工移植提高24.29%~37.14%,增加收入1.6~2.0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切根苗 移植菌 造林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国武 《福建林业》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对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根苗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状况良好。经方差分析,福建青冈切根II型苗木营造纯林与常规苗木营造纯林平均胸径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切根II型苗木与杉木混交林和其纯林比,... 本文对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根苗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状况良好。经方差分析,福建青冈切根II型苗木营造纯林与常规苗木营造纯林平均胸径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切根II型苗木与杉木混交林和其纯林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4.3%和6.3%,福建青冈切根II型苗木营造纯林与切根I型苗木营造纯林,常规苗木营造纯林平均胸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切根II型苗木营造纯林与常规苗木营造纯林平均树高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混交状态下福建青冈生长更好。切根,尤其是切根II型切根方式可以提高造林效果,与杉木混交能够促进福建青冈生长。建议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同时提倡营造混交林,充分利用树种间生物学特性的互补性和协调性培育优质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青冈 造林 切根苗 造林效果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棉种源马尾松切根苗造林试验
3
作者 张清桐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5期30-31,共2页
用桐棉种源和本地种源的马尾松种子 ,分别采取切根和不切根处理培育的苗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切根处理培育的桐棉种源马尾松苗木造林平均保存率、胸径和树高生长比不切根处理培育桐棉种源马尾松分别提高了 10 4 %、33 1%、17... 用桐棉种源和本地种源的马尾松种子 ,分别采取切根和不切根处理培育的苗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切根处理培育的桐棉种源马尾松苗木造林平均保存率、胸径和树高生长比不切根处理培育桐棉种源马尾松分别提高了 10 4 %、33 1%、17 9%;比本地种源马尾松未切根苗木造林分别提高 17 6 %、76 2 %和 4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棉种源 马尾松 切根苗 造林试验 保存率 胸径 树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切根育苗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立英 冯绍华 徐树堂 《辽宁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10-13,共4页
对樟子松进行切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切根苗苗木质量优于移植苗和留床苗。切根20cm的苗高、地径分别比移植苗高94cm和粗02cm,大于1mm的侧根数量,平均比移植苗多118条,比留床苗多10条。机械切根可使... 对樟子松进行切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切根苗苗木质量优于移植苗和留床苗。切根20cm的苗高、地径分别比移植苗高94cm和粗02cm,大于1mm的侧根数量,平均比移植苗多118条,比留床苗多10条。机械切根可使2年生樟子松产苗量,比人工移植提高2429%~3714%,每公顷增加收入15285~3011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切根苗 移植苗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永华 《福建林业》 2019年第1期46-48,共3页
为提高马尾松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本文分析了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马尾松切根苗苗高、主根长不如对照组,但地径、侧根数、侧根长显著优于未切根苗,径高比的... 为提高马尾松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本文分析了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马尾松切根苗苗高、主根长不如对照组,但地径、侧根数、侧根长显著优于未切根苗,径高比的改善提高了苗木质量,有利于提高马尾松造林保存率。造林3年后,切根苗木高生长与未切根苗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切根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针叶树切根育苗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政夫 李虹 韩秀丽 《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70-71,共2页
为了克服传统的针叶树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国外的许多国家对切根育苗技术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切根苗在抗性、造林成活率和幼苗期的生长量等方面好于移植苗。切根苗的育苗密度为每平方米200~250 株;初次切根时间在土温... 为了克服传统的针叶树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国外的许多国家对切根育苗技术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切根苗在抗性、造林成活率和幼苗期的生长量等方面好于移植苗。切根苗的育苗密度为每平方米200~250 株;初次切根时间在土温最适宜苗木根系生长的6~7 月,切主根长度以8~12cm 为好;振荡在切主根后的每3~4 周进行一次,深度以15cm 最好。切侧根7 月末至8 月初,通过切根技术可培育出根系发达的优质苗木,解决了留床苗、移植苗中存在的苗木质量差和窝根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 切根苗 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结合位点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凤权 胡白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毒素(PLPC)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了PLPC特异性抗血清。将PLPC(15μg·ml 1)用不同浓度的抗体(1~20μg·ml 1IgG)吸附后处理泗棉3号的切根苗,毒素所引起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明所制备的抗体在与毒素... 以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毒素(PLPC)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了PLPC特异性抗血清。将PLPC(15μg·ml 1)用不同浓度的抗体(1~20μg·ml 1IgG)吸附后处理泗棉3号的切根苗,毒素所引起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明所制备的抗体在与毒素发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的同时,可部分封闭毒素分子上与毒素受体结合的位点。利用竞争ELISA测定了泗棉3号幼苗子叶的质膜制剂与PLPC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质膜制剂与毒素结合后能部分阻断毒素与其抗体的免疫学反应,即质膜制剂中含有毒素的结合位点。分别用胰蛋白酶和煮沸处理质膜制剂后,质膜制剂对毒素与其抗体的反应的抑制作用消失,初步表明质膜制剂中与毒素结合的是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膜 棉花黄萎病 毒素 切根苗 子叶 幼苗 新西兰白兔 结合位点 结合活性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不同处理苗木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宁 《福建林业科技》 2002年第z1期24-26,32,共4页
从马尾松不同处理苗木造林3年生调查分析表明,马尾松截根移栽或切根裸根苗造林效果最好,根系发达,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且造林成本适中,而常规裸根苗造林效果差。
关键词 马尾松 切根苗 根苗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