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空地多层异构融合网络性能分析及切换协议优化
1
作者 周赫 高晓铮 +3 位作者 丁旭辉 李建国 李宗凌 杨凯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5,共11页
针对多层异构融合网络(Multi-layer heterogeneous integrated network, MLHetINet)切换复杂的问题,提出通过凝视波束及干扰消除算法获取切换分析的有效数据,简化波束对准及捕获过程,扩展空基网络覆盖范围,进而降低跨层切换的复杂度。首... 针对多层异构融合网络(Multi-layer heterogeneous integrated network, MLHetINet)切换复杂的问题,提出通过凝视波束及干扰消除算法获取切换分析的有效数据,简化波束对准及捕获过程,扩展空基网络覆盖范围,进而降低跨层切换的复杂度。首先,针对地面终端和空中基站间的相对高速运动特性,提出空基凝视多波束形成算法,自适应地调整天线相位和权值,在目标方向生成主瓣并对干扰源进行零陷实现空域隔离,简化切换分析的复杂度。然后针对空地信道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列范数分组排序的多阶干扰消除算法,进一步提高目标信号的检测精度,提高切换分析的准确性。最后,依靠凝视波束技术和干扰消除算法,针对空天地三维多层异构融合网络中的切换事件设计了独立的切换协议,显著降低了网络资源的消耗。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地面网络和天地融合网络,所提波束赋形辅助的天空地多层异构融合网络中的用户信息速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异构融合网络 移动切换分析 波束赋形 干扰消除 切换协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互联网用户切换管理:切换协议与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辂辰 肖丽霞 +1 位作者 姚壮 周家喜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0-1117,共8页
随着移动终端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无线网络需要满足边远地区、农村和城市地区无处不在的连接需求。相较于中高轨卫星,低轨卫星通常在500~2000 km运行,具有建设成本低、覆盖范围广、功耗低、传播延迟短等优势,低轨卫星网络已被广泛认为是... 随着移动终端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无线网络需要满足边远地区、农村和城市地区无处不在的连接需求。相较于中高轨卫星,低轨卫星通常在500~2000 km运行,具有建设成本低、覆盖范围广、功耗低、传播延迟短等优势,低轨卫星网络已被广泛认为是提供全球无缝覆盖的潜在解决方案。然而,未来低轨卫星网络的规模大、动态性强,其用户切换管理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针对低轨卫星互联网用户切换管理的最新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从低轨卫星网络的实际架构与切换管理挑战出发,阐述了3GPP体制的切换管理协议,总结了切换管理的算法,探讨了低轨卫星互联网中用户切换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网络 切换管理 切换协议 切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存储的高效F-HMIPv6切换协议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华 刘雪 +1 位作者 刘振华 乔丹丹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F-HMIPv6切换协议,引入云存储服务商为可接入路由和移动锚点管理转交地址列表,维护列表中转交地址的唯一性与可用性,可接入路由与移动锚点直接向云存储服务商申请获取转交地址,避免了重复地址检测操作和可接入路... 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F-HMIPv6切换协议,引入云存储服务商为可接入路由和移动锚点管理转交地址列表,维护列表中转交地址的唯一性与可用性,可接入路由与移动锚点直接向云存储服务商申请获取转交地址,避免了重复地址检测操作和可接入路由与移动锚点自己维护转交地址列表的负担。该协议还可缩短切换发起消息和快速确认消息的消息长度。分析表明,与标准F-HMIPv6切换协议相比,该协议能有效缩短切换时延,节省网络带宽资源和增加协议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存储 F-HMIPv6切换协议 切换时延 移动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IPv6的流切换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剑白 陈峰 楼亦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0,113,共4页
在移动IPv6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流的切换协议。该协议增加了2个消息(流绑定更新、流绑定应答消息)和流绑定更新列表。系统通过修改Linux内核网络部分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结构,实现了移动切换过程中数据流灵活的重定向功能,为... 在移动IPv6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流的切换协议。该协议增加了2个消息(流绑定更新、流绑定应答消息)和流绑定更新列表。系统通过修改Linux内核网络部分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结构,实现了移动切换过程中数据流灵活的重定向功能,为上层的智能切换策略提供更多功能。通过实验仿真能够看出采用流切换的方式,可以提高传输效率,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异构网络 移动IPV6 垂直切换 切换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med RAISE的高速列车RBC切换协议形式化建模及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世泽 肖蒙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143,共6页
在CTCS-3(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 Level 3)级列控系统中,RBC(Radio Block Center)切换是影响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对RBC切换协议进行验证分析所使用的形式化方法还存在状态爆炸或描述性质单一等问题。基于Timed RA... 在CTCS-3(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 Level 3)级列控系统中,RBC(Radio Block Center)切换是影响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对RBC切换协议进行验证分析所使用的形式化方法还存在状态爆炸或描述性质单一等问题。基于Timed RAISE的形式化方法,结合域的模型,在对RBC切换流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状态转移图,得到切换协议的形式化模型,使用等价和推断的推理规则对模型的正确性和实时性进行推理验证,得到的结果表明,RBC切换协议满足规范标准对正确性与实时性的要求,将验证结果与其他文献的结论进行比较分析,说明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对于推广其在列控系统场景验证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形式化方法 RBC切换协议 正确性与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受限条件下基于切换协议的编队避障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樊力 雷斌 蒋林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2-47,共6页
针对通信距离受限条件下多智能体编队队形易受障碍物影响而打散队形进而无法继续维持编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协议与集中式协议相互切换的多智能体编队避障算法。首先,分别使用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分布式控制和集中式控制算法使智... 针对通信距离受限条件下多智能体编队队形易受障碍物影响而打散队形进而无法继续维持编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协议与集中式协议相互切换的多智能体编队避障算法。首先,分别使用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分布式控制和集中式控制算法使智能体系统形成编队;其次,引入人工势场函数,保证智能体的避障性能;最后,设计协议切换控制器,根据智能体系统是否处于障碍物斥力场内进行协议切换,保证智能体系统既能实现避障,又能维持较低的通信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仅使用集中式协议的算法相比,系统的总通信量降低了32%,领导者智能体的通信量降低了53.5%,表明该算法有更强的适用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通信受限 切换协议 编队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云边协同无人机网络的高效切换认证协议
7
作者 芮立 张雄伟 +1 位作者 杨吉斌 徐伟光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72,共13页
针对在云边协同环境中现有无人机网络切换认证协议存在认证效率低下、物理安全属性缺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高效切换认证协议,在云边架构条件下实现了无人机在不同地面站间的轻量级切换认证。所提协议设计了匿... 针对在云边协同环境中现有无人机网络切换认证协议存在认证效率低下、物理安全属性缺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高效切换认证协议,在云边架构条件下实现了无人机在不同地面站间的轻量级切换认证。所提协议设计了匿名响应分割方法,利用加法同余思想对认证使用的挑战-响应对进行分割保护,增强了对机器学习攻击的防御能力。构建了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动态挑战-响应对分片批量同步机制,实现区域内非实时数据预协商,提高了实时切换认证效率和切换稳定性。安全分析与性能评估表明,与现有协议相比,所提协议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安全属性,且地面站的计算开销降低了9.1%以上,整体通信开销降低了13.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网络 云边协同 切换认证协议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中国剩余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切换管理模型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航 边永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524-5527,5555,共5页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现状,提出一套基于J2ME嵌入式程序设计及XML技术的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自主切换的管理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具体设计方案及实现细节。该模型置于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应用层,通过引擎类对XML规...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现状,提出一套基于J2ME嵌入式程序设计及XML技术的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自主切换的管理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具体设计方案及实现细节。该模型置于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应用层,通过引擎类对XML规范的导航功能进行解析,以实现基于用户自定义的路由协议自主切换功能。从而实现了应用层对网络层的跨层管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的减少了事件源到汇聚节点的时间,提高了系统总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协议切换 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多用户投影网关切换技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龙昭华 龚俊 张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6-10,共5页
针对目前无线投影网关多用户切换技术研究的缺失及必要性,为了减少切换带来的延迟、抖动,提出了多用户的切换协议。通过实现基于Wi-Fi Direct的无线投影网关系统,模拟多用户使用场景,给出了详细的切换流程、数据结构,同时分析了延迟产... 针对目前无线投影网关多用户切换技术研究的缺失及必要性,为了减少切换带来的延迟、抖动,提出了多用户的切换协议。通过实现基于Wi-Fi Direct的无线投影网关系统,模拟多用户使用场景,给出了详细的切换流程、数据结构,同时分析了延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数据预缓冲技术,进一步对多用户切换进行改进,最后通过实验测试证明其在减少切换延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投影网关 WI-FI DIRECT 多用户切换 数据预缓冲 切换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trix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潘珑 邵伟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3740-3742,3796,共4页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一般是在所有教室的每台计算机上安装各种需要使用的软件,这种处理方法没能充分发挥网络共享的优势,重复的安装大大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将网络环境下Citrix特有的技术(包括独立的计算结构、屏幕加速技术等...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一般是在所有教室的每台计算机上安装各种需要使用的软件,这种处理方法没能充分发挥网络共享的优势,重复的安装大大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将网络环境下Citrix特有的技术(包括独立的计算结构、屏幕加速技术等)引入到网络教室管理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功能结构,并结合实际项目——网络教室管理系统(CMIS)的实施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幕加速技术 独立计算结构 数据独立 基于服务器的计算 协议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arse-grained differentiated routing algorithm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11
作者 杜荔 于军相 王晓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258-1263,共6页
A new coarse-grained differentiated least interference routing algorithm(CDLI) with DiffServ-Aware was presented.This algorithm is composed of off-line and on-line stages,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real-time traffic and... A new coarse-grained differentiated least interference routing algorithm(CDLI) with DiffServ-Aware was presented.This algorithm is composed of off-line and on-line stages,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real-time traffic and best-effort traffic.Off-line stage is to determine the shortest path set disjointed path(DP) database for real-time traffic,and to identify link critical value by traffic profile information of real-time traffic and DP database.On-line stage is at first to select route in the DP database for real-time traffic,if there is no path to meet the needs,the dynamic routing will be operated.On-line routing algorithm chooses the relatively short path for real-time traffic to meet their bandwidth requirements,and for best-effort traffic it chooses a lighter load path.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ynamic online routing algorithm(DORA) and constrained shortest path first(CSPF) algorithm,the new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network throughput and reduce the average path length of real-time traffic.This guarantees quality of service(QoS) of real-time traffic while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aint-based routing explicit rou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