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孟超 孟真 +2 位作者 黄欣 杨群 赵逢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79-2286,共8页
背景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后内固定治疗,但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报道渐多,但究竟哪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更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CRPP)、... 背景对于移位明显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传统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后内固定治疗,但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报道渐多,但究竟哪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更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对闭合复位经皮穿针(CRPP)、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ORKF)在小儿肱骨外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在内的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立至2023-01-01。筛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后,对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包括1165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RPP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ORKF组(MD=-11.81,95%CI=-15.04~-8.58,P<0.00001),术中出血量低于ORKF组(MD=-3.36,95%CI=-4.37~-2.36,P<0.00001),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ORKF组(MD=-3.92,95%CI=-6.80~-1.03,P=0.008),克氏针存留时间短于ORKF组(MD=-3.35,95%CI=-6.33~-0.38,P=0.03),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率低于ORKF组(OR=0.44,95%CI=0.25~0.76,P=0.006),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ORKF组(OR=0.33,95%CI=0.19~0.56,P<0.0001),浅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ORKF组(OR=0.39,95%CI=0.21~0.73,P=0.003);而两组深部感染、不良愈合、肱骨外髁缺血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无论从效果还是从整体并发症上均优于ORKF,但在具体并发症方面尚需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 肱骨外髁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穿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2
2
作者 何平 尹国栋 +4 位作者 罗剑 黄志勇 陈观华 郭珊成 胡志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088-2093,共6页
目的研究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使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种方法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 目的研究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使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种方法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其接受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为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Maryland足部评分、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同时分析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中部宽度值。结果所有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3个月。观察组在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上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评价预后质量的Maryland足部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的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中部宽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中部宽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前者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小切口 撬拨复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彭涛 马玉龙 +1 位作者 宋得夫 杨毅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26-130,共5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缩短长度变化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再移位率和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桡骨缩短长度均显著减小(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骨折再移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纠正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缩短,降低再移位发生率,有利于患儿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儿童 内固定 前臂石膏托外固定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引导下双平面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明宇 程子文 +5 位作者 姚双权 任栋 耿林丹 康博洋 陈宇峰 王鹏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比较CT三维重建引导下双平面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CT三维重建引导下双平面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难复位性股... 目的比较CT三维重建引导下双平面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CT三维重建引导下双平面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44例(GardenⅢ型19例和Ⅳ型25例),采用双平面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25例(撬拨复位组),切开复位19例(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撬拨复位组手术时间(102.6±13.4)min,明显短于切开复位组(128.9±13.0)min(t=-6.546,P=0.000);术中出血量(66.7±11.5)ml,明显少于切开复位组(103.6±12.4)ml(t=-10.185,P=0.000)。撬拨复位组复位质量Ⅰ级20例,Ⅱ级5例,切开复位组Ⅰ级16例,Ⅱ级3例,2组复位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5,P=0.723)。44例平均随访2.1年(1.5~2.5年),骨折均愈合,撬拨复位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切开复位组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随访1年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与切开复位相比,CT三维重建引导下双平面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复位快捷,手术创伤小,是切开复位前值得尝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CT三维重建 切开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军 肖得明 +1 位作者 徐忠世 王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 ,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 2例。结果 :本组 3 2例获得随访 ,平均随...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 ,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 2例。结果 :本组 3 2例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6个月 (4~ 12月 ) ,患儿全部骨性愈合 ,神经损伤 1~ 4个月完全恢复 ,未出现Volkman缺血性挛缩、术中尺神经损伤和严重肘内翻畸形。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单枚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有效维持复位、预防肘内翻畸形发生 ,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单枚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踝下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5
6
作者 屠永刚 任绍东 +3 位作者 陈泽群 马邦兴 张史飞 袁浩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6年10月采用外踝下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5例跟骨关节内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CT示关节面塌陷均>2 mm,根据Sanders分型Ⅰ... 目的探讨小切口下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6年10月采用外踝下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5例跟骨关节内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CT示关节面塌陷均>2 mm,根据Sanders分型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2例;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X线测量Bohler角和Gissane角,三维CT了解关节面复位及再次塌陷情况。踝关节功能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切口3~5 cm,平均3.8 cm;手术时间32~56 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平均18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即刻Bo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为(34.1±4.1)°、(128.4±2.9)°,术后1年分别为(33.9±4.2)°、(128.3±2.7)°,两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关节面解剖复位率为93.3%。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9%。结论外踝下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压缩性骨折能充分显露关节面,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压缩性骨折 撬拨复位 小切口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克氏针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骺损伤的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王晓明 王晓威 +2 位作者 白桓安 杨亚婷 颉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6,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构型克氏针治疗儿童SH-Ⅱ型骨骺损伤的稳定性差异以及对骺板的损伤情况。方法利用1名8岁患儿健侧股骨CT数据,将图像数据导入Mimics 21.0中建立粗略股骨、骨骺模型,再导入Geomagic 2013中构建得到曲面化模型。将上述模型在So... 目的研究不同构型克氏针治疗儿童SH-Ⅱ型骨骺损伤的稳定性差异以及对骺板的损伤情况。方法利用1名8岁患儿健侧股骨CT数据,将图像数据导入Mimics 21.0中建立粗略股骨、骨骺模型,再导入Geomagic 2013中构建得到曲面化模型。将上述模型在SolidWorks 2018中与3种克氏针构型(分散克氏针、双交叉克氏针、单交叉克氏针)完成装配后导入ANSYS Workbench 2019中,通过对装配体的不同力学加载模拟现实中的多种运动模式,分析骨折块的最大位移以及克氏针、骺板、骨折块von Mises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结果分散克氏针、双交叉克氏针、单交叉克氏针组的最大位移分别发生外展(2.39 mm)、内收(2.12 mm)、外展(2.21 mm)运动时,骺板最大应力分别发生在外展(1.22 MPa)、前屈(0.20 MPa)、后伸(0.29 MPa)运动时。结论双交叉克氏构型针的稳定性优于分散布针及单交叉克氏针,并且对骨骺损伤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骨折 骨折固定 骨骺 股骨骨折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钢板与克氏针固定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杰 马信龙 +6 位作者 马剑雄 邢丹 朱少文 杨阳 马宝意 陈阳 冯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455-3459,共5页
目的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2年2月)、EMBase(1974—2012年2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年2月)等。收... 目的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2年2月)、EMBase(1974—2012年2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年2月)等。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钢板固定组和克氏针固定组在平均随访3个月时DASH评分〔MD=-9.63,95%CI(-15.49,-3.77),P=0.001〕、感染发生率〔RR=0.16,95%CI(0.04,0.60),P=0.006〕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在平均随访1年时DASH评分〔MD=-2.86,95%CI(-9.44,3.72),P=0.39〕、平均随访3个月和1年时患侧手部握力占健侧百分比〔MD=7.28,95%CI(-0.24,14.79),P=0.06;MD=-7.57,95%CI(-24.23,9.09),P=0.37〕、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CRPS)发生率〔RR=0.28,95%CI(0.06,1.32),P=0.11〕和腕管综合征发生率〔RR=0.41,95%CI(0.06,2.70),P=0.3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DASH评分和降低感染发生率方面优于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在患侧手部握力站健侧百分比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钢板固定 固定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有限固定及VSD负压引流治疗Ⅲ度开放骨折的体会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钢 李青 邓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5-1026,共2页
Ⅲ度开放骨折的治疗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软组织损伤严重,感染率高,处理不恰当,往往形成创伤后骨髓炎,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通常都是在清创后行简单的外固定,如骨牵引,石膏外固定等治疗,待伤日愈合后再行骨折内固定手术... Ⅲ度开放骨折的治疗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软组织损伤严重,感染率高,处理不恰当,往往形成创伤后骨髓炎,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通常都是在清创后行简单的外固定,如骨牵引,石膏外固定等治疗,待伤日愈合后再行骨折内固定手术。近年来流行在清创的同时行外固定支架固定,但骨断端仍然存在微动,骨折延迟愈合率和不愈合率较高:同时伤口感染率的问题也没有较好的措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骨折 引流治疗 固定 有限固定 Ⅲ度 VSD 骨折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鹏 田晓滨 +1 位作者 李波 彭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61-1462,共2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63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Gustilo分度为Ⅲ度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撕脱,分别采取克氏针内固定结合VSD(A...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63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Gustilo分度为Ⅲ度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撕脱,分别采取克氏针内固定结合VSD(A组)和伤口清创旷置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或骨牵引(B组)治疗两种方法对比治疗。结果:A组治疗病例中,8例出现伤口感染,2例出现骨髓炎,4例出现内固定克氏针松动失效(主要以下肢开放性骨折为主)。B组治疗病例中,13例出现伤口慢性感染,6例出现骨髓炎,20例二期手术内固定骨折,5例出现皮瓣缺血坏死。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VSD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可以降低伤口感染率,大部分患者可以免除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负压封闭引流 伤口清创旷置 石膏托外固定 骨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小型犬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信军 蒋勇军 +4 位作者 孙琳 刘孟 吕俊锦 蒋杉杉 李建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对临床1例后肢跛行的小型博美犬,经X光摄影确诊为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在常规大小的内固定器械难以配比的情况下,采用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治疗股骨中段骨折,最终取得成功。结果表明,对于小型犬长骨类骨折,克氏针髓内固定不失为一种选择。
关键词 内固定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手法整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4
12
作者 萧文耀 马远 +3 位作者 王昕 陶贵彦 张晓霞 徐春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43-745,共3页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肘部损伤中发病率很高,肘部骨折占儿童所有骨折的10%,其中髁上骨折占75%[1,2]。对于GartlandⅠ型肱骨髁上骨折,仅须石膏固定即可;大多数GartlandⅡ型和所有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则需要复位,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 固定治疗 手法整复 Gartland 闭合性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肘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宽 李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72-472,共1页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内固定治疗 经皮 闭合复位石膏 小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赤参壮骨汤治疗手部骨折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宏 陈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15-301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赤参壮骨汤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铁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赤参壮骨汤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铁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2组均于术后3 d给予赤参壮骨汤治疗,连续应用2个月,并于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指标骨代谢情况;统计随访过程中2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手部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 00%、66. 67%,观察组手部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总主动屈曲度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2组血清BGP、OPG、BMP2、IGF-Ⅰ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 <0. 01),但2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过程中观察组骨折延迟愈合及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克氏针内固定术术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更加良好,对手部功能的干扰更小;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赤参壮骨汤可显著提升患者骨形成指标水平,有利于骨折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骨折 内固定 微型钢板内固定 赤参壮骨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内侧小切口C形臂X线机透视下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9
15
作者 何学艺 朱明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33-1033,共1页
目的探讨肘内侧小切口C形臂X线机透视下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04年3月我院采用肘内侧小切口1~1.5 cm,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3例,其中伸直型38例,屈曲型5例.... 目的探讨肘内侧小切口C形臂X线机透视下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04年3月我院采用肘内侧小切口1~1.5 cm,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3例,其中伸直型38例,屈曲型5例.结果4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0~30 min,平均25 min.术中出血量10~20 ml,平均15 ml.43例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Flynn肘关节评定标准,优31例,良10例,一般2例,优良率95.3%(41/43).结论肘内侧小切口C形臂X线机透视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肘部瘢痕小,固定可靠,并可避免尺神经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侧小切口 C形臂透视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会勇 苏利国 +3 位作者 冯文博 段家波 陈士利 李宴节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外髁两针固定与克氏针内外髁交叉三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48例,按克氏针固定方式分为A组(62例)与B组(86例),A组... 目的探讨克氏针外髁两针固定与克氏针内外髁交叉三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48例,按克氏针固定方式分为A组(62例)与B组(86例),A组患儿行克氏针外髁两针固定,B组患儿行克氏针内外髁交叉三针固定。术后对比两组疗效、愈合时间、患肢运动力学表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B组患儿提携角、屈伸丢失、前臂力量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患儿治疗优良率(97.67%)明显优于A组(85.48%)(χ2=7.234,P=0.015);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2.90%)显著高于B组(1.16%),差异显著(χ2=9.121,P=0.001)。结论克氏针内外髁交叉三针固定可以取得更稳定的支撑效果,疗效优于克氏针外髁两针固定,临床可考虑优先选择该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大猛 鲁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8例,Garland分型Ⅱ型9例,Ⅲ型19例,先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交叉穿入2枚克氏针固定骨...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8例,Garland分型Ⅱ型9例,Ⅲ型19例,先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交叉穿入2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同时上肢石膏固定肘、腕关节于功能位。结果手术时间20~45min,平均32min。3例出现针孔渗出较多,经加强换药后痊愈。术后无一例出现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4周去除石膏托。3~6周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28例随访7~13个月,平均9.2月,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9例。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儿童肱伸直型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尽早复位及固定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加冻干异体韧带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13例
18
作者 符史发 尹庆水 章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85-1585,共1页
关键词 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 内固定治疗 韧带 异体 冻干 2003年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关节钢板联合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Myerson B型Lisfranc损伤 被引量:2
19
作者 子树明 王雄 +5 位作者 周启荣 崔进 魏文强 梁志民 顾峥嵘 曹烈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883,共5页
目的 探讨跨关节钢板联合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Myerson B型Lisfranc损伤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骨科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Lisfranc损伤患者的临床... 目的 探讨跨关节钢板联合克氏针弹性固定治疗Myerson B型Lisfranc损伤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骨科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Lisfran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为(44.5±12.1)岁(25~65岁),左足损伤9例、右足损伤7例,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为(7.5±1.7)d(5~11 d),Myerson分型均为B型。患者术中采用跨关节钢板固定第二跗跖关节,修复跗跖背侧韧带,并使用克氏针弹性固定内、外侧柱。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量表(AOFAS-AHS)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功能疗效和疼痛情况。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2±2.2)个月(12~20个月);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皮肤软组织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腓深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克氏针松动、内固定失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足AOFAS-AHS评分为(86.3±3.4)分(70~95分),其中优10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87.5%(14/16);VAS评分为(1.7±0.9)分(1~4分)。结论 对于Myerson B型Lisfranc损伤患者,采用跨关节钢板坚强固定第二跗跖关节、修复跗跖背侧韧带联合克氏针弹性固定内、外侧柱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RANC损伤 Myerson分型 内固定 预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骨条植骨结合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20
作者 黄朝樑 陈秉礼 +1 位作者 周言忠 陈文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92-293,282,共3页
从1985年起,应用胫骨骨条植骨结合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1例,经随访7个月—48个月,优17例、良3例、差1例。通过临床观察,用自体胫骨骨条植骨提供活的骨细胞及诱导成骨,能促进加速骨折愈合。本手术方法简单。
关键词 股骨颈 骨折 骨折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