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苏联“公开化”方针的一次严峻考验
1
作者
青山
《国际展望》
1986年第15期12-14,共3页
苏共27大以后不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这场“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对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领导班子贯彻落实苏共27大的路线包括实行公开化原则是一次严重考验。事故发生后,西方国家纷纷指责苏联没有及时向有关国...
苏共27大以后不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这场“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对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领导班子贯彻落实苏共27大的路线包括实行公开化原则是一次严重考验。事故发生后,西方国家纷纷指责苏联没有及时向有关国家通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峻考验
严重考验
核事故
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
联第
伏尔加格勒
切布里科夫
持不同政见
杰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克里姆林宫的重大人事变动
2
作者
唐秀山
《国际展望》
1988年第20期5-6,共2页
最近克里姆林宫的人事变动是自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进行的多次人事调整中,变动最大、意义最重大的一次,也是戈尔巴乔夫为贯彻改革方针而采取的又一重大步骤。
关键词
人事变动
苏共中央总书记
利加乔夫
苏联最高苏维埃
梅德
杰夫
切布里科夫
人事调整
安德罗波夫
巴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德罗波夫上台以来的苏联政策动向
3
作者
董拜南
《国际展望》
1983年第8期2-6,共5页
苏联新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上台以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解决国内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表示要“始终不渝地执行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制定的内外政策方针”,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新的行动。当前其主要精力放在抓国内事务,重点是经济问题。 (...
苏联新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上台以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解决国内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表示要“始终不渝地执行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制定的内外政策方针”,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新的行动。当前其主要精力放在抓国内事务,重点是经济问题。 (一)大力整顿领导班子,调整领导人员安德罗波夫上台后,非常重视领导班子的整顿工作。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他在苏共中央全会上讲话中强调:“要让那些政治上成熟、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罗波夫
国内事务
内外政策
勃列日涅夫
领导人员
苏共中央
政策动向
组织能力
切布里科夫
中欧裁军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戈尔巴乔夫的新班子
4
作者
姚昆遗
《国际展望》
1985年第24期19-20,共2页
戈尔巴乔夫上台已经9个月了。9个月来尽管苏联党政领导多次强调“必须进行深刻变革,对计划体制和整个经济体制进行重大调整”,但能否这样做,戈尔巴乔夫规划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蓝图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要到岍年的苏共二十七大和...
戈尔巴乔夫上台已经9个月了。9个月来尽管苏联党政领导多次强调“必须进行深刻变革,对计划体制和整个经济体制进行重大调整”,但能否这样做,戈尔巴乔夫规划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蓝图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要到岍年的苏共二十七大和公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才能见分晓。但是,—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苏联最高层党政领导班子已经全面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二十七大
部长会议主席
经济体制改革
切布里科夫
利加乔夫
十二个
勃列日涅夫
巴乔
谢瓦尔德纳泽
苏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戈尔巴乔夫人事调整的“三斧头”
5
作者
纾衡
《国际展望》
1985年第14期2-5,共4页
4个月前,当戈尔巴乔夫刚刚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时,西方国家的许多舆论,包括一些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都纷纷发表评论,认为不管戈尔巴乔夫有多大雄心,他也不可能很快有太大作为,因为他需要时间来处理同老一辈领导人掌握的政府的关系以及加强...
4个月前,当戈尔巴乔夫刚刚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时,西方国家的许多舆论,包括一些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都纷纷发表评论,认为不管戈尔巴乔夫有多大雄心,他也不可能很快有太大作为,因为他需要时间来处理同老一辈领导人掌握的政府的关系以及加强同军方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中央总书记
谢瓦尔德纳泽
老一辈领导人
政治活动家
苏美关系
人事调整
切布里科夫
罗曼诺夫
勃列日涅夫
格里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苏联“公开化”方针的一次严峻考验
1
作者
青山
出处
《国际展望》
1986年第15期12-14,共3页
文摘
苏共27大以后不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这场“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对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领导班子贯彻落实苏共27大的路线包括实行公开化原则是一次严重考验。事故发生后,西方国家纷纷指责苏联没有及时向有关国家通报情况。
关键词
严峻考验
严重考验
核事故
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
联第
伏尔加格勒
切布里科夫
持不同政见
杰夫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克里姆林宫的重大人事变动
2
作者
唐秀山
出处
《国际展望》
1988年第20期5-6,共2页
文摘
最近克里姆林宫的人事变动是自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进行的多次人事调整中,变动最大、意义最重大的一次,也是戈尔巴乔夫为贯彻改革方针而采取的又一重大步骤。
关键词
人事变动
苏共中央总书记
利加乔夫
苏联最高苏维埃
梅德
杰夫
切布里科夫
人事调整
安德罗波夫
巴乔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德罗波夫上台以来的苏联政策动向
3
作者
董拜南
出处
《国际展望》
1983年第8期2-6,共5页
文摘
苏联新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上台以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解决国内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表示要“始终不渝地执行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制定的内外政策方针”,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新的行动。当前其主要精力放在抓国内事务,重点是经济问题。 (一)大力整顿领导班子,调整领导人员安德罗波夫上台后,非常重视领导班子的整顿工作。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他在苏共中央全会上讲话中强调:“要让那些政治上成熟、内行。
关键词
安德罗波夫
国内事务
内外政策
勃列日涅夫
领导人员
苏共中央
政策动向
组织能力
切布里科夫
中欧裁军谈判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戈尔巴乔夫的新班子
4
作者
姚昆遗
出处
《国际展望》
1985年第24期19-20,共2页
文摘
戈尔巴乔夫上台已经9个月了。9个月来尽管苏联党政领导多次强调“必须进行深刻变革,对计划体制和整个经济体制进行重大调整”,但能否这样做,戈尔巴乔夫规划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蓝图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要到岍年的苏共二十七大和公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才能见分晓。但是,—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苏联最高层党政领导班子已经全面更新。
关键词
苏共二十七大
部长会议主席
经济体制改革
切布里科夫
利加乔夫
十二个
勃列日涅夫
巴乔
谢瓦尔德纳泽
苏共中央
分类号
D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戈尔巴乔夫人事调整的“三斧头”
5
作者
纾衡
出处
《国际展望》
1985年第14期2-5,共4页
文摘
4个月前,当戈尔巴乔夫刚刚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时,西方国家的许多舆论,包括一些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都纷纷发表评论,认为不管戈尔巴乔夫有多大雄心,他也不可能很快有太大作为,因为他需要时间来处理同老一辈领导人掌握的政府的关系以及加强同军方的关系。
关键词
苏共中央总书记
谢瓦尔德纳泽
老一辈领导人
政治活动家
苏美关系
人事调整
切布里科夫
罗曼诺夫
勃列日涅夫
格里申
分类号
D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苏联“公开化”方针的一次严峻考验
青山
《国际展望》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克里姆林宫的重大人事变动
唐秀山
《国际展望》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安德罗波夫上台以来的苏联政策动向
董拜南
《国际展望》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戈尔巴乔夫的新班子
姚昆遗
《国际展望》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戈尔巴乔夫人事调整的“三斧头”
纾衡
《国际展望》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