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对切口种植转移的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梅海涛 骆柘璜 +1 位作者 金爱芳 漆婉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恶性肿瘤术后切口种植转移(PSM)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恶性肿瘤术后PSM行18F-FDG PET/CT检查的39例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术后至PET/CT复查时间、病灶的最大标准化...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恶性肿瘤术后切口种植转移(PSM)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恶性肿瘤术后PSM行18F-FDG PET/CT检查的39例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术后至PET/CT复查时间、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是否转移。结果39例患者中,PSM组23例,无PSM组16例。18F-FDG PET/CT诊断PSM转移的准确率为84.6%,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87.5%;PSM组合并肿瘤复发或其他转移19例,明显高于无PSM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组与无PSM组手术至PET/CT检查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M发生于术后5~46个月,平均(16.0±9.3)个月;PSM组SUVmax为7.7±4.7(2.4~17.9),无PSM组SUVmax为3.7±2.1(2.1~9.2),两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P=0.001);PSM显示高FDG摄取,SUVmax 3.1可作为诊断PSM的界值。结论18F-FDG PET/CT可用于鉴别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有无P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种植转移 切口炎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膀胱药物灌注降低膀胱癌手术切口种植转移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兵 郑少斌 +2 位作者 陈响秋 钟缔 张辉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前药物保留灌注膀胱降低手术切口膀胱癌种植转移率的有效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膀胱癌模型,分别获取药物处理后及生理盐水处理后的定量膀胱肿瘤组织.取部分两组处理后组织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两组处理后肿...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前药物保留灌注膀胱降低手术切口膀胱癌种植转移率的有效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膀胱癌模型,分别获取药物处理后及生理盐水处理后的定量膀胱肿瘤组织.取部分两组处理后组织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两组处理后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腹壁切口种植药物处理后的肿瘤组织,对照组种植生理盐水处理后的肿瘤组织,种植后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段成瘤情况及是否可以减少膀胱癌组织在手术切口处的种植转移率.结果:种植后不同时间段切口出现可触摸肿物的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大鼠例数,2周后分别为1只(3.3%)和4只(13.3%),3周后分别为4只(13.3%)和10只(33.3%),4周后分别为5只(16.6%)和16只(53.3%),观察至第6周,未再见新增转移大鼠.种植后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大鼠切口肿物直径平均大小,2周后分别为0.3 cm和0.45 cm,3周后分别为0.65 cm和1.25 cm,4周后分别为1.05 cm和1.87 cm,6周后分别为1.56 cm和2.45 cm.实验组及对照组处理后肿物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67±1.63)%,(9.23±1.03)%.结论:在大鼠膀胱癌切口种植转移模型中,膀胱药物保留灌注后的肿瘤组织有较低的种植转移率.抗肿瘤药物的膀胱灌注对肿瘤的细胞及组织有杀灭作用,减少了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及组织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内灌注 切口种植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