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丽红 王艳 查晓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82-384,共3页
子宫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物种植于子宫切口瘢痕部位,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剖宫产妇女再次妊娠发生CSP的几率为1/800~2 500。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全面放开,CSP的发生率也明显增... 子宫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物种植于子宫切口瘢痕部位,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剖宫产妇女再次妊娠发生CSP的几率为1/800~2 500。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全面放开,CSP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研究发现,大多数CSP患者孕囊种植在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可能与切口瘢痕的表面积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剖宫产 切口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晓翔 刘秀平 +1 位作者 张凤玲 朱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8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本院治疗的45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分别行经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本院治疗的45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分别行经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显像率,观察检查显像结果。结果阴道腔内彩超显像44例,其中包括25例妊娠囊型,16例包块型和3例胚胎型,1例漏诊,显像率为97.78%;腹部彩超检查显像32例,显像率为71.11%。两组检查方法的超声显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宫腔内无妊娠组织38例,瘢痕处肌层回声团比较明显,呈现出杂乱、强弱不均等特点,同时多处可见不规则液性回声,子宫整体呈纺锤状。结论经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仔细观察病灶与周边血流关系提供了便利,是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经阴道腔 经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汤艳艳 党丹 杨海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0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治疗成功率达95.7%,对照组为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有效率高,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罗琼 邹叶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96-99,218,共5页
目的对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中阴式子宫切口瘢痕病灶清除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改善孕妇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68例经临床确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 目的对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中阴式子宫切口瘢痕病灶清除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改善孕妇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68例经临床确诊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6例,给予对照组腹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给予观察组阴式子宫切口瘢痕病灶清除术治疗,对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取得100%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2周内复查B超均提示子宫前壁剖宫产瘢痕部位包块消失,术后均无月经淋漓或月经量改变等异常出现;与对照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患者血β-HCG水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出血量及治疗费用上,观察组均明显较少(P<0.05)。结论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中应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病灶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节省医疗费用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妊娠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 血β-HCG水平 月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弘宇 冯祥 +2 位作者 李琴华 陈建玲 罗幼珍 《巴楚医学》 2019年第3期31-34,44,共5页
目的:比较四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四组,超声引导下清宫组(Ⅰ组,36例),子宫动脉栓塞+超声引导下清宫组(Ⅱ组,28... 目的:比较四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四组,超声引导下清宫组(Ⅰ组,36例),子宫动脉栓塞+超声引导下清宫组(Ⅱ组,28例),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组(Ⅲ组,15例)和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CSP病灶切除组(Ⅳ组,7例)。结果:Ⅰ组患者治疗后1例因大出血治疗失败,1例出现感染性发热;Ⅱ组均治疗成功,但有1例发生子宫动静脉瘘;Ⅲ组和Ⅳ组患者均治疗成功,且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Ⅰ组手术时间与Ⅱ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短于Ⅲ组和Ⅳ组(均P<0.05),Ⅲ组与Ⅳ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Ⅳ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其余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其余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CSP患者,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CSP病灶切除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可作为CSP治疗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经阴道组织清除术 清宫术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狄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A组患者同时经阴道超声注入甲氨蝶呤,...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A组患者同时经阴道超声注入甲氨蝶呤,B组患者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A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B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经阴道超声注入给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洁 韩新巍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5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子宫切口妊娠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42例诊断明确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行子宫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治疗,20例作为对照组行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时...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子宫切口妊娠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42例诊断明确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行子宫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治疗,20例作为对照组行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时术中出血量约5 ml,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25 ml(P<0.05)。所有患者术后2个月左右血B-HCG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为83.36%,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疗效确切,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微创的保守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8
作者 杨海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来焦煤集团中央医院诊治的4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来焦煤集团中央医院诊治的4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β-HCG恢复到正常时间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β-HCG恢复到正常时间和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缩短了子宫内包块消失以及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局部电切术治疗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评析
9
作者 魏江霞 王梅 郑歆蕾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5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局部电切术治疗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对... 目的 :探讨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局部电切术治疗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对照组患者用甲氨蝶呤联合负压吸引清宫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局部电切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其再次妊娠的情况和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后阴道流血的时间、月经周期恢复的时间、血β-h 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术后住院治疗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P<0.05。在治疗结束后的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局部电切术治疗切口瘢痕妊娠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对其生育功能的干扰小,术后其恢复的速度快,且其病情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瘢痕妊娠 宫腔镜局部电切术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樊宇英 王伦志 +1 位作者 唐磊 张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72-675,共4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要求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学证实80例疑似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有71例,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阳性72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为96.25%,特异度77.78%,灵敏度98.59%,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87.50%,Kappa值0.803;阴道超声观察到卵黄囊结构40例、胚芽结构25例,原始心管搏动15例,MRI在对孕囊内部结构观察方面远不如超声,其优势在于孕囊周边的比邻结构的观察。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与MRI对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两者联合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超声在切口肌层血流信号观察、阻力指数、孕囊内卵黄囊、胚芽及胎心搏动诊断方面有优势,实时、价廉,可重复性强,MRI能够更好的评估切口处剩余肌层的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评估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的厚度,为患者和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核磁共振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残余子宫肌层厚度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子宫动脉注入MTX加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骁昊 周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5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阴道B超确诊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共37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为肌内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B超下清宫术共12例,实验组为双侧子宫动脉注入MTX栓塞...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阴道B超确诊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共37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为肌内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B超下清宫术共12例,实验组为双侧子宫动脉注入MTX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共25例。结果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15±0.5)d,明显多于实验组(9.8±0.3)d,β-HCG转阴率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出血量多,有大出血可能。结论双侧子宫动脉靶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是目前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甲氨蝶呤(MTX) 清宫术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MRI诊断 被引量:8
12
作者 瞿薇花 唐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MRI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资料。结果 MRI术前正确诊断15例,1例术前未作出肯定的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3.75%。12例显示妊娠囊,呈椭圆形囊状信号,5例紧贴子...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MRI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资料。结果 MRI术前正确诊断15例,1例术前未作出肯定的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3.75%。12例显示妊娠囊,呈椭圆形囊状信号,5例紧贴子宫下段前壁子宫切口瘢痕,7例位于瘢痕内,4例无明显囊腔,表现为子宫下段宫腔内不规则包块影。MRI诊断符合率为93.75%。结论 MRI能准确诊断切口瘢痕妊娠,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诊断要点包括妊娠囊位于子宫瘢痕内和局部子宫肌层变薄并受浸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碟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卫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5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碟呤联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保守治疗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中的7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碟呤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3例患者均保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碟呤联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保守治疗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中的7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碟呤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3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其中有24例患者由于血HCG下降不明显而在B超辅助下实施了清宫术,术中未出现大出血,患者在20~45d之内血HCG下降至正常水平,3个月有67例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碟呤联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甲氨碟呤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囊注射MTX联合中药灌肠终止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建华 张晟宁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5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孕囊注射甲氨蝶呤(MTX)并中药灌肠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1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分为两组,A组16例经阴孕囊注射MTX,辅以中药灌肠;B组15例经阴孕囊注射MTX。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15... 目的探讨经阴孕囊注射甲氨蝶呤(MTX)并中药灌肠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1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分为两组,A组16例经阴孕囊注射MTX,辅以中药灌肠;B组15例经阴孕囊注射MTX。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15例、B组11例保守治疗成功。A组血β-HCG下降时间明显少于B组,且失血量明显低于B组(P均<0.05)。剖腹探查例数明显少。结论经阴孕囊注射MTX并中药灌肠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具有创伤小、安全、能保留子宫的优点,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经阴孕囊注射 甲氨蝶呤 中药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5期152-153,共2页
目的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7d为1疗程,在治疗2疗程... 目的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7d为1疗程,在治疗2疗程后行妊娠组织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子宫切除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高子宫保全率,大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子宫保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玉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146-148,共3页
目的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109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对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109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9%(P<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能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子宫切除率,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手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亚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对...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肌内注射甲氨蝶呤25 mg/次,1次/d,持续用药5 d,观察组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并在动脉中注入50 mg甲氨蝶呤。比较两组住院、包块消失、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统计治疗前后病灶直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包块消失及β-HCG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灶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灶直径均较治疗前变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4/46),观察组为6.52%(3/4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可有效清除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病灶,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宫腔镜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与负压吸引清宫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皇甫政彤 苏忠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3期4292-4293,共2页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负压吸引清宫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诊疗的58例CSP患者,按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宫腔镜组和负压吸引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负压吸引清宫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诊疗的58例CSP患者,按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宫腔镜组和负压吸引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先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负压吸引组联合负压吸引清宫术治疗,宫腔镜组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总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率。结果宫腔镜组患者手术总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负压吸引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负压吸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d宫腔镜组患者血清β-hCG转阴率为93.10%(27/29),高于负压吸引组的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与负压吸引组13.7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宫腔镜电切术 负压吸引清宫术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0期105-10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声像图表现特征与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超声显示率分别为71.4%(5/7)、85.7%(6/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声像图表现特征与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超声显示率分别为71.4%(5/7)、85.7%(6/7),其中混合回声包块型4例,占57.1%(4/7);单纯妊娠囊型2例,占28.6%(2/7);初诊漏诊1例,占14.3%(1/7),为部分位于子宫腔型伴宫腔积血。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位置、范围、子宫肌壁厚度及血供情况,可以作出及时诊断,并能跟踪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经阴道超声检查及经腹超声检查均有不足之处,两种检查技术联合应用能够进行互相弥补,可提高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腹 经阴道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瑞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38-38,共1页
目的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7 d为1疗程,在治疗2疗程... 目的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7 d为1疗程,在治疗2疗程后行妊娠组织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子宫切除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高子宫保全率,大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子宫保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