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手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早期判断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晓生 郑超君 +4 位作者 姜雷 吕飞舟 夏新雷 王洪立 姜建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1-976,共6页
目的 :观察脊柱术后早期各项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尽早判断切口深部感染的存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2001年1月~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脊柱外科中心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切口深部感染24例(感染组),男20... 目的 :观察脊柱术后早期各项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尽早判断切口深部感染的存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2001年1月~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脊柱外科中心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切口深部感染24例(感染组),男20例,女4例;年龄55.0±15.0岁(14~75岁);急性感染14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迟发性感染10例(术后3个月后发生)。以同时间段行脊柱手术、术后未出现感染的51例患者(男29例,女22例;年龄19~81岁)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5/6天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参数,同时回顾相应时间点患者体温与局部伤口情况。以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CRP、ESR及体温等参数超过对照组患者相应时间点该参数值的均数+2倍标准差(+2s)作为上述参数异常的标准;局部伤口以出现红肿热痛、伴或不伴渗出作为异常的标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切口深部感染组患者术后3d的CRP显著性升高(P=0.005);术后5/6d,CRP(P=0.000)、中性粒细胞总数(P=0.020)及体温(P=0.001)均显著性增高。在术后3d或5/6d时,24例患者中共有8例(33.3%)体温增高;2例(8.3%)白细胞总数升高,11例(45.8%)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18例(75%)ESR升高,21例(87.5%)CRP升高;3例(12.5%)在术后短期内(〈1周)出现手术伤口部位红肿热痛,伴或不伴渗出。CRP及ESR等参数对于切口深部感染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体温、伤口局部体征及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总数等感染相关指标(P〈0.05)。迟发性切口深部感染患者外周血各项炎症指标与急性切口深部感染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定时检测周围血中CRP和ESR有利于早期判断切口深部感染,CRP升高可在早期有效判断切口深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手术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创联合抗生素溶液局部持续灌注引流治疗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禧 吴昊 +4 位作者 施建党 牛宁奎 乔永东 丁惠强 原文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5-369,共5页
胸腰椎疾患内固定术后早期手术切口深部感染作为脊柱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仍然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1、2]。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术后仍然存在12.7%的手术部位感染率[3]。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除了增加患者痛苦外,还常因再次手术、长... 胸腰椎疾患内固定术后早期手术切口深部感染作为脊柱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仍然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1、2]。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术后仍然存在12.7%的手术部位感染率[3]。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除了增加患者痛苦外,还常因再次手术、长期抗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高等情况,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抗菌治疗 切口深部感染 腰椎疾患 临床医生 早期手术 内固定术后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引流方式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翰宇 蔡俊笙 +2 位作者 陈光熙 肖祥池 程志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603-3606,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末次随访结果以评估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4年广东省中医院所收治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住院天数、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分析其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以评价远期...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末次随访结果以评估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4年广东省中医院所收治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住院天数、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分析其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以评价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32例患者中,4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联系方式失效,26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负压引流组与真空负压引流组:常规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9.00 d,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36 208.40元,手术次数中位数为1.00,末次随访VAS评分中位数为3.00;真空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61.00 d,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70 822.47元,手术次数中位数为3.00,末次随访VAS评分中位数为2.00。两组间比较发现,住院天数、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负压引流及真空负压引流技术都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而相比于真空负压引流技术,常规负压引流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手术清创次数,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深部感染 腰椎融合术 住院天数 经济负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仕永 姚汝斌 +4 位作者 任莉荣 谢葵 黄少晓 龚向东 杨开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2-879,共8页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深部切口感染与同期手术无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深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且随访1年以上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深部切口感染与同期手术无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深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且随访1年以上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切口深部感染诊断标准确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病例,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尿路感染、肺部疾病,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相关因素,输血量、术后白蛋白、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进行分析,确定深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0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符合切口深部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共20例,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58.9±7.8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饮酒、糖尿病、尿路感染、输血与感染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ckward LR法)显示BMI>25kg/m^2(P=0.031),既往饮酒(P=0.049),糖尿病(P=0.006),尿路感染(P<0.001),术后引流少(P=0.040),术后输血(P=0.001)是发生深部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尿路感染、糖尿病、饮酒病史、高BMI是深部切口感染的四个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4.92、5.53、3.10、2.78)。结论:术前尿路感染、糖尿病、饮酒病史、BMI>25kg/m^2以及术后引流少、输血多是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固定融合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 深部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不同类型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加贵 安建雄 +1 位作者 王文璋 李喜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5-640,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不同类型的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胸外科84例接受肌瓣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的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DSWI患...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不同类型的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胸外科84例接受肌瓣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的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DSWI患者平均年龄(54.6±14.8)岁,其中Ⅱ型DSWI患者最多见(49/84,58.3%)。Ⅰ型和Ⅱ型DSWI患者均呈现出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X线/CT扫描可发现纵膈增宽(P<0.01)。部分Ⅲ型DSWI患者仅表现为手术区域局部症状。DSWI患者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GNB),占54.8%,虽然3种类型DSWI的病原学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Ⅰ型DSWI患者GNB更常见,Ⅱ型DSWI患者更易并发混合型感染。结论不同类型的DSWI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制定DSWI的防治策略要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和当地的病原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深部胸骨切口感染 临床分型 临床表现 病原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患者ABO血型分布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加贵 王文璋 +4 位作者 安建雄 陈丽 张兴华 王冬霞 刘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患者ABO血型分布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胸外科84例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BO血型分为4组:A血型组、B血型组、AB血型组和O血型组,按...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DSWI)患者ABO血型分布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胸外科84例心脏手术后DSW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BO血型分为4组:A血型组、B血型组、AB血型组和O血型组,按血型是否为A型分为A血型组和非A血型组,分析DSWI患者ABO血型的分布情况,并比较不同ABO血型组DSW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DSWI患者中A血型组33例(39.3%),非A血型组51例(60.7%)[其中B血型组16例(19.1%),O血型组29例(34.5%),AB血型组6例(7.1%)];DSWI患者中A血型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比较不同血型组DSWI患者的基线特征分布及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非A血型组或与其他各ABO血型组比较,A血型组DSWI患者白细胞(WBC)计数升高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血型组或其他ABO血型组比较,A血型组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血型组仅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株,而AB血型组未检出革兰阴性菌。结论 ABO血型可能在心脏外科手术后DSWI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一定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与某种特定的细菌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胸骨切口感染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切口感染 ABO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