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入路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1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拓托 欧云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poor wound healing,PWH)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受后入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24例患者,其中16例发生PWH,108...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poor wound healing,PWH)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受后入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24例患者,其中16例发生PWH,108例未发生PWH。根据术后是否出现PWH分为PWH组和非PWH组。对比研究2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是否合并高血压/肺结核/糖尿病、手术固定节段数、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单核细胞计数和百分比、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采用单变量分析、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发现:合并肺结核(χ2=5.458,P=0.019)、手术固定节段数(Z=-3.407,P=0.001)、PLT(Z=-2.766,P=0.006)、MCV(Z=2.957,P=0.004)、MCH(Z=-3.001,P=0.003)、MCHC(Z=2.379,P=0.01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Z=-3.723,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Z=-3.678,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Z=3.798,P<0.001)、Hb(Z=-3.225,P=0.001)、前白蛋白(Z=3.988,P<0.001)、白蛋白(Z=-3.562,P<0.001)、ESR(Z=-2.971,P=0.003)、CRP(Z=-4.305,P<0.001)为明显危险因素。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手术固定节段数、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术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RP为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PWH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手术固定节段数、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术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RP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个节段、71.5%、5.29×109/L、19.45%和40.95 mg/L。结论:缩短切口长度以减少手术创伤,术前监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CRP水平,可减少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发生PWH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愈合不良 危险因素分析 脊柱结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外科手术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玉果 季聪颖 +3 位作者 邓翼鸥 王敏涛 张玮 郭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经病理诊断为肺癌并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7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经病理诊断为肺癌并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7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将患者分为愈合不良组(128例)和愈合组(576例)。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其他既往史(手术侧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史、免疫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间、切除范围、闭式引流位置、引流管切口缝合针数、留置引流管时间、引流管口拆线时间、术前白蛋白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糖尿病与发生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15,95%CI:1.081~2.413,P=0.019)、BMI(OR=2.086,95%CI:1.382~3.148,P<0.001)、糖尿病(OR=2.103,95%CI:1.216~3.638,P=0.008)是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BMI、糖尿病是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术后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围手术期做好准备工作,术后关注伤口变化,给予针对性措施,以减少闭式引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切口愈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3种不同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鹏宇 薛斌 +1 位作者 丁云鹏 杨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78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联...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78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联合局部喷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C组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结果:A、B、C 3组切口创面均愈合,但切口愈合时间C组<B组<A组;住院时间及费用C组<B组<A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性敷料联合He-Ne激光治疗风心病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秀英 宋沙 许静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06,共2页
观察湿性愈合敷料联合He-Ne激光在治疗风心病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及应用。对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共38例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湿性敷料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湿性愈合敷料治疗。治疗组... 观察湿性愈合敷料联合He-Ne激光在治疗风心病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及应用。对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共38例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湿性敷料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湿性愈合敷料治疗。治疗组于治疗第10天与第20天的治愈率分别为21%和89.4%,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10.5%和63.1%,两组间同期治愈率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13±3.5天,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18±4.32天,两组间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愈合敷料联合He-Ne激光用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伤口换药可以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愈合不良 HE-NE激光 湿性愈合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防范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纠纷的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叶寄生 贺晶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基层医院 纠纷 国内文献 剖宫产率 产后出血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整形外科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心灵 林志禹 +2 位作者 陈玉杰 董文芳 杨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16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根据创面特征及缺损情况决定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包括清创、创面密闭式负压吸引(vacuum seali... 目的:探讨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16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根据创面特征及缺损情况决定不同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包括清创、创面密闭式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根据创面缺损部位及程度设计不同组织皮瓣覆盖等。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6例,其中3例使用清创联合VSD治疗后创面直接缝合,6例使用清创联合Z皮瓣修复创面,1例使用双侧骶棘肌肌瓣修补硬脊膜缺损联合Z皮瓣修复皮肤创面,1例使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创面,3例使用第四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1例使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创面,1例使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创面。16例患者中,有7例创面细菌培养阳性,其中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铜绿假单胞杆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肺炎克雷波杆菌,其余9例创面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术后有7例患者出现创面不同程度愈合不良,其中3例进行换药治疗,2例进行二次清创缝合,1例采用头皮游离皮片移植,1例进行局部积液抽吸,以上7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其余9例患者手术后创面均一期愈合良好。16例患者均未行内固定取出。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早期干预、彻底清创、去除坏死/感染组织、选择合适的皮瓣有效创面填充覆盖是保证脊柱术后创面愈合、减少内固定取出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整形外科手术 组织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腹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诊断
7
作者 袁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剖腹产 手术后 子宫切口 超声 切口愈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体拉合免缝法在老年患者腹部二期愈合切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静 黄金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在老年患者二期愈合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腹部手术后二期愈合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于二期愈合切口换药处理至红色期创面后,分别采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和传统缝合处理,比较两组切... 目的探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在老年患者二期愈合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腹部手术后二期愈合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于二期愈合切口换药处理至红色期创面后,分别采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和传统缝合处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换药费用。结果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切口处理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及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水胶体拉合免缝法应用于老年患者腹部二期愈合切口效果优于传统缝合法,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医疗费用,且切口更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切口愈合不良 水胶体拉合免缝法 缝合 二期愈合切口 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放置引流管促进新式剖宫产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勇 杨春 +1 位作者 滕玲玲 杨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03-503,共1页
关键词 切口愈合不良 新式剖宫产 引流管 临床观察 放置 皮下 剖宫产术后 剖官产术 术后并发症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刘雪娇 张晶 +3 位作者 李鹏 张安琪 齐良 杜文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1223,共3页
围术期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1]、脑血管意外、认知功能障碍[2]、切口愈合不良、死亡[3]、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增加[4]等相关。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术后睡眠障碍患者至关重要。临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减少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包括心理干预... 围术期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1]、脑血管意外、认知功能障碍[2]、切口愈合不良、死亡[3]、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增加[4]等相关。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术后睡眠障碍患者至关重要。临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减少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包括心理干预[5]、物理运动、改善环境、减少刺激、使用药物[6]等。其中右美托咪定通过多方面机制产生镇静催眠作用[7],使患者维持自然睡眠状态[8]。本研究探讨复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镇痛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估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血管意外 胃肠恶性肿瘤 镇静催眠作用 自控镇痛 心血管疾病 切口愈合不良 物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1
作者 曾丽华 乔成平 +3 位作者 王爱琳 徐颖 陈燕 李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经腹全子宫手术患者139例,将2013年2~8月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9例患者设为导图组,两组术后均按妇科...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经腹全子宫手术患者139例,将2013年2~8月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9例患者设为导图组,两组术后均按妇科良性肿瘤治疗、护理常规进行,并针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随机的口头宣教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导图组予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结果导图组切口愈合不良、腹部胀气、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除下肢静脉血栓外,其他三项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可降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思维导图 术后并发症 切口愈合不良 腹部胀气 尿路感染 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2
作者 段华 孙馥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9-252,共4页
近年来随着剖官产率的持续上升,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临床医生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认识的提高,有关CSP诊治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CSP占前次剖宫产史妇女中异位妊娠的6.1%左右。目前认为... 近年来随着剖官产率的持续上升,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临床医生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认识的提高,有关CSP诊治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CSP占前次剖宫产史妇女中异位妊娠的6.1%左右。目前认为,CSP发生的解剖学基础与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内膜、肌层组织缺陷以及局部微环境的改变有关。受精卵着床的部位是在没有收缩功能的纤维结缔组织之中,一旦CSP流产或浸润穿透肌层组织,由于开放的血窦不易闭合,可能导致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子宫破裂甚至丧失器官等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重视CSP的诊断与治疗,寻求微小创伤、保留生育功能与减少器官损伤的CSP治疗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临床的趋势与必然。近年来,以官、腹腔镜为代表的内镜技术以其微创伤、直观、定位准确、融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等优势,在CSP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内镜技术 应用 诊治 超声诊断技术 PREGNANCY 切口愈合不良 纤维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与麻醉手术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苏明 周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2-293,共2页
关键词 术后精神障碍 老年患者 麻醉手术 相关因素分析 术后并发症 切口愈合不良 心功能不全 回顾性调查 普通人群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卷10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14
作者 修晓燕 张方芳 +1 位作者 李玲玲 杨业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1.1晚期产后出血26岁育龄妇女,剖官产术后10天阴道流血,量估计大于1000ml。1.1.1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伴切口感染?剖宫产术后10天,腹壁切口及周围可见不规则隆起包块约7cm×5cm。1.1.2胎盘、胎膜(蜕膜)... 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1.1晚期产后出血26岁育龄妇女,剖官产术后10天阴道流血,量估计大于1000ml。1.1.1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伴切口感染?剖宫产术后10天,腹壁切口及周围可见不规则隆起包块约7cm×5cm。1.1.2胎盘、胎膜(蜕膜)残留?产后阴道流血量大,子宫底在脐上4C//I处,B超检查宫腔积液伴约10cm大小的不均质低回声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晚期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后 阴道流血量 初步诊断 育龄妇女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15
作者 鲍爱玲 戴佑善 《中国健康教育》 1998年第5期40-41,共2页
作者将该院所在社区525例母婴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观察,结果见干预组产妇除会阴侧切后切口愈合不良外,其他如乳腺炎、血压升高、子宫复旧不良、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以及总的患病率均比对照组为低,其中乳腺炎... 作者将该院所在社区525例母婴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观察,结果见干预组产妇除会阴侧切后切口愈合不良外,其他如乳腺炎、血压升高、子宫复旧不良、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以及总的患病率均比对照组为低,其中乳腺炎及总的患病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新生儿除脐部潮湿外,其他如体重下降、湿疹、尿布皮炎、脓疱疮、鹅口疮等各种异常情况均较对照组为低,其中尿布皮炎、脓疱疮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文中作者还就医学模式转变后如何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做好围产期保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对照组 干预 切口愈合不良 母婴健康 脓疱疮 尿布皮炎 显著性差异 作者 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放置引流管的改进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军荣 罗峰 龙谷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467-1467,共1页
甲状腺疾病为常见多发病,常需要手术处理。病灶部位手术完毕必须常规按置引流,达到引流手术野渗(出)血目的,从而防止甲状腺术后渗(出)血积聚引起致命窒息及防止血肿形成引起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传统的引流方法为切口两侧置... 甲状腺疾病为常见多发病,常需要手术处理。病灶部位手术完毕必须常规按置引流,达到引流手术野渗(出)血目的,从而防止甲状腺术后渗(出)血积聚引起致命窒息及防止血肿形成引起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传统的引流方法为切口两侧置胶片至两甲状腺窝,经切口或切口下缘戳孔置胶管于甲状腺窝㈦。前者达不到通畅、彻底引流的要求,后者虽然通畅引流较好,但没有负压持续吸引,离彻底引流的要求还有差距。按照外科引流的通畅、彻底、对组织损伤干扰小,顺应解剖生理要求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引流管 切口愈合不良 血肿形成 常见多发病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术后 手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方法选择 被引量:10
17
作者 熊光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69-775,共7页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囊种植于子宫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并发育,是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近年来,CSP发生率呈上升趋势。CS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所致剖宫产...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囊种植于子宫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并发育,是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近年来,CSP发生率呈上升趋势。CS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所致剖宫产瘢痕愈合缺陷关系密切。CSP的主要风险是大量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子宫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切口愈合不良 远期并发症 子宫破裂 pregnancy 妊娠囊 剖宫产术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术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珂帅 李芝 +3 位作者 徐海粟 潘柯 魏磊 孙浩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术(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法(open vein harvesting,OVH)获取大隐静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EV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应用的...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术(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法(open vein harvesting,OVH)获取大隐静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EV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7月80例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大隐静脉获取方式,将患者分为EVH组40例与OVH组40例,观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EVH组与OVH组术中及术后观察资料相比,手术时间(P=0.370)、搭桥总数(P=0.819)、大隐静脉修补次数(P=0.474)、术后机械通气时间(P=0.080)、术后住院时间(P=0.994)、二次开胸止血率(P=1.000)、围术期死亡率(P=1.000)、住院总费用(P=0.078)及不良事件发生率(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OVH组相比较,EVH组下肢切口长度(P<0.001)明显缩短,术后下肢切口疼痛(P<0.001)、麻木(P=0.025)及脂肪液化(P=0.005)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VH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ABG术后的下肢并发症,术后下肢的疼痛、麻木感及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采集术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切口愈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可早期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术
19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颅脑肿瘤是儿童常见的肿瘤,在颅脑肿瘤中,以后颅窝肿瘤的治疗最为棘手。因为人体后颅窝的解剖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是脑脊液循环必经的重要通路,再在加上儿童的枕后肌群十分薄弱,出现后颅窝肿瘤占位后,脑脊液循环受阻,直接聚集在皮... 颅脑肿瘤是儿童常见的肿瘤,在颅脑肿瘤中,以后颅窝肿瘤的治疗最为棘手。因为人体后颅窝的解剖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是脑脊液循环必经的重要通路,再在加上儿童的枕后肌群十分薄弱,出现后颅窝肿瘤占位后,脑脊液循环受阻,直接聚集在皮下组织内,可造成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甚至出现脑脊液漏和术后逆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肿瘤 切除术后 脑脊液外引流术 儿童 腰大池 脑脊液循环 早期 切口愈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