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腹腔镜手术后大块标本取出的切口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景洪 李立志 +2 位作者 黄文文 黄正锋 李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792-795,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腹腔镜手术后大块标本取出的切口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按设定标准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6月-2012年6月腹腔镜肝脏、脾脏及胃肠道切除术后大块标本取出切口位置、长度、并发症及美容效果。结果符合入选标准301例,其中肝切... 目的:探讨腹部腹腔镜手术后大块标本取出的切口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按设定标准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6月-2012年6月腹腔镜肝脏、脾脏及胃肠道切除术后大块标本取出切口位置、长度、并发症及美容效果。结果符合入选标准301例,其中肝切除56例,脾切除43例,胃切除66例,右半结肠切除35例,横结肠切除12例,左半结肠切除9例,乙状结肠切除25例,直肠切除55例。切口位置:上腹正中切口125例,下腹正中切口50例,脐周绕脐切口61例, Pfannenstiel切口39例,左下腹斜切口13例,左中腹经腹直肌切口9例,陈旧性切口4例。切口感染11例(11/301,3.6%),切口疝2例(2/301,0.7%)。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切口位置(β=0.596, P=0.000)和合并症(β=-4.526,P=0.000)是切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腹部腹腔镜手术后大块标本取出的切口应兼顾消化道重建需要、肿瘤标本完整性、美容、微创及减少并发症等因素进行选择设计,切口位置和合并症是切口感染和切口疝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腹壁切口 肝切除 脾切除 胃肠道手术 切口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手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耿焕 张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026-4027,共2页
后颅窝手术后常见的切口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临床上并不少见。处理有时较棘手。我们于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对后颅窝术后出现上述并发症的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切口并发症 手术后 后颅窝 相关因素 皮下积液 脑脊液漏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开放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切口并发症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洪威 周雪莲 崔学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3-517,共5页
目的建立传统开放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住院并接受传统开放LI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建立传统开放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住院并接受传统开放LI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特异度、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426例患者共出现术后切口并发症65例,发生率为15.26%。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数是传统开放LIF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90、2.679、3.524、2.740、3.330,P<0.05)。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0.809(95%CI:0.768~0.845,P<0.001),约登指数为0.549,特异度为0.795,灵敏度为0.75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放 腰椎 椎体间融合术 切口并发症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10mm trocar切口缝合术改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华 邹宝玉 +4 位作者 张传英 曹亚琼 刘丹 张伟 罗洪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8-562,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10 mm trocar切口腹腔内和腹腔外2种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3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138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2组:2017年3月~2020年3月传统组(腹腔镜手术腹腔外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10~12 mm...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10 mm trocar切口腹腔内和腹腔外2种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3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138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2组:2017年3月~2020年3月传统组(腹腔镜手术腹腔外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10~12 mm切口关闭)53例,2020年4月~2023年3月改良组(腹腔镜下腹腔内缝合筋膜、腹膜,进行10~12 mm切口关闭)85例,比较2组术后切口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术后切口液化1例,无其他并发症;传统组术后切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液化1例、切口裂开1例、切口疝1例。改良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1.2%(1/85),显著低于传统组11.3%(6/53)(χ^(2)=5.029,P=0.02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在腹腔镜下腹腔内缝合≥10 mm切口,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操作难度较大,缝合技术要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腹腔镜 缝合 切口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移植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陶小琴 何小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8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减少移植肾切除的并发症,提高移植肾切除的安全性。方法:对69例失功移植肾切除进行回顾调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2%,死亡率8.69%。结论:移植肾切除并发症与切肾时期密切相关。(P<0.01);切口并发症与术后首次... 目的:减少移植肾切除的并发症,提高移植肾切除的安全性。方法:对69例失功移植肾切除进行回顾调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2%,死亡率8.69%。结论:移植肾切除并发症与切肾时期密切相关。(P<0.01);切口并发症与术后首次透析时间及肝素用量相关。(P<0.05)。提出应加强术前的准备以及心理支持,加强术后预防护理等能减少移植肾切除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 术后并发症 肾切除术 护理体会 回顾调查 预防护理 切口并发症 结论 时期 目的
全文增补中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1.5 cm操作孔取出标本:小切口,大标本 被引量:7
6
作者 钱俊 周超 +2 位作者 沈宇舟 黄平 李文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可行、实用的1.5 cm操作孔标本取出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5~6月我们成功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87例,全胸腔镜下完成病灶切除(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纵隔肿瘤切除、活检术及全肺切除),从1.5 cm操作...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可行、实用的1.5 cm操作孔标本取出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5~6月我们成功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87例,全胸腔镜下完成病灶切除(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肺楔形切除、纵隔肿瘤切除、活检术及全肺切除),从1.5 cm操作孔取出手术标本。结果 82例(94.3%)使用此法均较为顺利取出手术标本,1例(1.1%)左上肺切除病例延长切口至3.0 cm后取出标本,1例(1.1%)纵隔肿瘤延长切口至3.5 cm后取出标本,3例(3.4%)全肺切除延长切口至4.0 cm后取出标本。术后切口美观,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皮下气肿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此法术后切口美观,能够取出大部分标本,必要时适当延长切口均能顺利取出手术标本,是一种安全、可行、实用的小切口(1.5 cm)标本取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胸腔镜手术 切口长度 切口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Proceed补片修补术(附9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凯钢 洪晓明 +3 位作者 周连帮 滕晓平 沙洪存 叶晓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1047-1048,共2页
关键词 无张力修补术 腹壁切口 补片 腹腔镜 切口并发症 缝合修补 腹部手术后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口长度及缝合方式的跟腱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经伟 甄东 邱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比较传统切口(14 cm)皮下缝合、有限切开(5~8 cm)间断褥式缝合和有限切开皮下缝合后跟腱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同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6年8月~2019年12月MRI诊断的急性跟腱断裂67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依次... 目的比较传统切口(14 cm)皮下缝合、有限切开(5~8 cm)间断褥式缝合和有限切开皮下缝合后跟腱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同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6年8月~2019年12月MRI诊断的急性跟腱断裂67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依次纳入传统切口皮下缝合组(n=22)、有限切开间断褥式缝合组(n=22)、有限切开皮下缝合组(n=23)。随访至术后2个月,比较围手术指标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有限切开间断褥式缝合组、有限切开皮下缝合组的切口感染(1/22、0/23),延迟愈合(2/22、2/23)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2/22、2/23)均低于传统切口组(5/22,P=0.019;8/22,P=0.023;8/22,P=0.023)。2个有限切开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口皮下缝合相比,有限切开皮下缝合或间断褥式缝合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撕裂 有限切开 切口并发症 皮下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