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燥方式对趁鲜切制西洋参饮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昌 刘晓雅 +4 位作者 张鹏 王亚萍 赵大庆 刘莉 齐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6,共9页
对不同干燥方式的趁鲜切制西洋参饮片质量进行评价,为西洋参趁鲜切制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西洋参采用趁鲜切制的加工方式,运用HPLC测定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并通过化学计量学的方法评价不同干燥方式饮片间的差异,使用紫外可见分光... 对不同干燥方式的趁鲜切制西洋参饮片质量进行评价,为西洋参趁鲜切制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西洋参采用趁鲜切制的加工方式,运用HPLC测定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并通过化学计量学的方法评价不同干燥方式饮片间的差异,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干燥方式西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样品的醇浸出物、出膏率,采用熵权系数法以醇浸出物、出膏率、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b 1、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o含量为评价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并得到综合评分来确定西洋参鲜切饮片最佳干燥方式。结果表明趁鲜切制西洋参经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在醇浸出物、出膏率、总皂苷及单体皂苷成分含量上具有差异,40℃鼓风干燥的综合评分最高,其次为阴干,晒干评分最低。不同干燥方式对趁鲜切制西洋参的饮片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结合多种成分含量测定可以为西洋参趁鲜切制饮片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趁鲜切制 HPLC 化学计量法 人参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辛趁鲜切制工艺优化
2
作者 何建暄 王浩 +2 位作者 于子奇 王英平 张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2-742,共11页
优化细辛趁鲜切制工艺,提高细辛的加工效率和质量。以六年生北细辛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切制长度、烘干温度、干燥时间下细辛挥发油、细辛脂素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确定后期工艺优化参数的考察范围。设计正交试... 优化细辛趁鲜切制工艺,提高细辛的加工效率和质量。以六年生北细辛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切制长度、烘干温度、干燥时间下细辛挥发油、细辛脂素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确定后期工艺优化参数的考察范围。设计正交试验结合熵权法确定细辛趁鲜切制最优工艺,评价细辛趁鲜切制饮片的镇痛抗炎活性。研究得出细辛趁鲜切制后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干燥方式为鼓风干燥,切制长度为2.0 cm,烘干温度为40℃,干燥时间为3 h。细辛趁鲜切制饮片水提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抑制小鼠扭体次数,抑制率为43.64%。经25、50、100μg/mL的细辛趁鲜切制饮片水提物作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能够显著降低NO分泌量,显著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thase,iNOS)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的蛋白表达量。实验结果表明细辛趁鲜切制饮片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能够更好地保存细辛的药效和质量,提高加工效率。趁鲜切制加工工艺在细辛饮片生产上具有可行性,为细辛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一体化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趁鲜切制 熵权法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的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及可行性
3
作者 史玉宝 邓日建 +1 位作者 邓笑治 黄天述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6-140,206,共6页
为探索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及其可行性,针对其是否去皮、蒸煮与切制的顺序以及干燥方式等进行研究。同时,以切制的难易程度、切片的折干率和外观性状作为外在质量评价指标,1,4-二[4-(葡萄糖氧)苄基... 为探索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及其可行性,针对其是否去皮、蒸煮与切制的顺序以及干燥方式等进行研究。同时,以切制的难易程度、切片的折干率和外观性状作为外在质量评价指标,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和多糖含量作为内在质量评价指标,旨在筛选出最佳的鲜切工艺。此外,对白及鲜切饮片与传统切制饮片的DPPH、羟基自由基和ABTS等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止血作用进行比较研究,以评估鲜切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制备白及切片时,无需进行去皮处理,最佳工艺:将新鲜白及块茎蒸至无白心后切片,50℃烘干,成品抗氧化活性及止血效果整体优于传统加工饮片,切片品质好、折干率高,且节省时间和成本,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 趁鲜切制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古特大黄饮片趁鲜切制工艺的研究
4
作者 王思宇 张建强 +3 位作者 蓝慧林 牛雨婷 何秋莉 赖鑫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54-58,共5页
为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对唐古特大黄饮片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系统比较了传统切制与趁鲜切制工艺下饮片外观性状、游离蒽醌、总蒽醌、总氨基酸及总多酚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传统切制相比,趁鲜切制能有效减少饮片中游离蒽醌、总蒽醌、总氨... 为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对唐古特大黄饮片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系统比较了传统切制与趁鲜切制工艺下饮片外观性状、游离蒽醌、总蒽醌、总氨基酸及总多酚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传统切制相比,趁鲜切制能有效减少饮片中游离蒽醌、总蒽醌、总氨基酸和总多酚的流失,且饮片外观性状较好,翘片、裂片较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切制方式下的饮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采用趁鲜切制工艺时,将新鲜唐古特大黄根茎整根60℃烘干至含水量为35%时切片,再60℃烘干为最佳切制工艺,得到的饮片综合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饮片 趁鲜切制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江西省种植户中药材趁鲜切制试点的可行性、潜在问题与对策
5
作者 王军永 刘霞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趁鲜切制中药材具有降本增效的作用,而且江西省中药材种植户具备组织、规范、质控、规模等开展试点的条件,但仍面临一定的质量风险,同时存在管理主体多头、链条利益分割的问题,导致许多企业持观望态度。为此,建议在健全趁鲜切制中药材... 趁鲜切制中药材具有降本增效的作用,而且江西省中药材种植户具备组织、规范、质控、规模等开展试点的条件,但仍面临一定的质量风险,同时存在管理主体多头、链条利益分割的问题,导致许多企业持观望态度。为此,建议在健全趁鲜切制中药材目录调整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主体准入机制、改革申报审核模式,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江西省中药材生产企业经营模式,推动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趁鲜切制 种植户 可行性分析 主体准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制工艺小试与中试的比较及思考——以黄芩饮片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哲 刘艳萍 +1 位作者 张晴 张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0,I0026,共7页
目的 采用实验室小试和饮片厂中试工艺对黄芩药材进行切制,比较两种工艺的差异,为黄芩片的生产加工标准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黄芩的浸出物及含量测定方法,对黄芩药材及饮片醇溶性浸出物和黄芩苷的含... 目的 采用实验室小试和饮片厂中试工艺对黄芩药材进行切制,比较两种工艺的差异,为黄芩片的生产加工标准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黄芩的浸出物及含量测定方法,对黄芩药材及饮片醇溶性浸出物和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黄芩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指纹图谱方法对黄芩药材及饮片进行测定;对小试和中试得到的黄芩片进行饮片得率、外观性状、浸出物和黄芩苷含量、指纹图谱及成分转移率的比较。结果 采用小试和中试工艺得到的黄芩片均为薄片,片型相近,外表皮为黄棕色,具有放射状纹理,且浸出物和黄芩苷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小试工艺的饮片得率、浸出物和黄芩苷转移率比中试工艺略高。结论 小试工艺和中试工艺得到的黄芩片质量相对稳定,切制工艺参数设置合理。在黄芩药材的切制工艺中,环境温湿度、水洗次数和蒸制压力是关键因素。小试研究和中试验证的结合,可降低饮片工业化生产风险,为黄芩片的生产加工标准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切制工艺 软化 小试 中试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趁鲜切制政策研究及品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谈景福 李雨晴 高俊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2-708,共7页
中药材趁鲜切制是一种产地加工方式,具有稳定药材质量、避免重复劳动等优势,近两年,国家及各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趁鲜切制相关政策,积极推动趁鲜切制工作实施。本文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汇总,从实施方式、执行范围、执行要求、... 中药材趁鲜切制是一种产地加工方式,具有稳定药材质量、避免重复劳动等优势,近两年,国家及各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趁鲜切制相关政策,积极推动趁鲜切制工作实施。本文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汇总,从实施方式、执行范围、执行要求、遴选流程等方面对政策要求进行比较研究,从药用部位、功效分类等角度对涉及品种进行梳理分析,并从统一政策要求,进行品种聚焦,缩小区域差异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为后续省市政策出台、相关省市政策优化、有关企业政策落实提供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趁鲜切制 政策研究 品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软化切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彦华 周远征 +2 位作者 赵文龙 吴慧 贾天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25-2229,共5页
目的 优化白术的软化和切制工艺.方法 以白术内酯Ⅰ、Ⅱ和Ⅲ作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白术软化切制工艺参数.结果 白术的最佳软化方法为在30℃下,每100 g药材用30 mL水喷淋软化8h.纵切为厚度约为5~6mm的厚片.结论 白术软化切制工艺... 目的 优化白术的软化和切制工艺.方法 以白术内酯Ⅰ、Ⅱ和Ⅲ作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白术软化切制工艺参数.结果 白术的最佳软化方法为在30℃下,每100 g药材用30 mL水喷淋软化8h.纵切为厚度约为5~6mm的厚片.结论 白术软化切制工艺合理可行,为进一步规范白术的软化切制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软化 切制 白术内酯Ⅰ 白术内酯Ⅱ 白术内酯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枳壳微型饮片切制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桂梅 张天连 贾天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96-2400,共5页
目的优化枳实、枳壳微型饮片切制工艺。方法以饮片粒径、厚度、润制时间、干燥方式为影响因素,休止角、浸出物、辛弗林、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切制工艺。结果枳实微型饮片切制的最佳条件为饮片粒... 目的优化枳实、枳壳微型饮片切制工艺。方法以饮片粒径、厚度、润制时间、干燥方式为影响因素,休止角、浸出物、辛弗林、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切制工艺。结果枳实微型饮片切制的最佳条件为饮片粒径3~4 mm,厚度2 mm,润制时间6 h,阴干法干燥;枳壳微型饮片切制的最佳条件为饮片粒径1~2 mm,厚度4 mm,润制时间2 h,烘干法干燥。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枳实、枳壳微型饮片的切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枳壳 微型饮片 切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选当归切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桂芬 吕圭源 陈素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26-428,共3页
目的:筛选当归最佳切制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含量结合药材水分为评价指标,选择润制时间、烘制温度和烘制时间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选当归切制工艺参数。结果:通过优化并经实验验证,得出当归的最佳切... 目的:筛选当归最佳切制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含量结合药材水分为评价指标,选择润制时间、烘制温度和烘制时间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选当归切制工艺参数。结果:通过优化并经实验验证,得出当归的最佳切制工艺为:润制时间4h,干燥温度60℃和干燥时间4h。结论:为进一步规范当归饮片的切制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阿魏酸 切制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优选怀山药软化切制工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华锋 李晓坤 +3 位作者 杨云 张振凌 石延榜 杜绍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0-363,共4页
目的研究怀山药的最佳软化切制工艺。方法以尿囊素、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指标,选择浸泡时间、闷润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因素,选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上述四个因素进行最佳工艺优选,以综合加权评分法分析实验结果。结... 目的研究怀山药的最佳软化切制工艺。方法以尿囊素、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指标,选择浸泡时间、闷润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因素,选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上述四个因素进行最佳工艺优选,以综合加权评分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浸泡时间、闷润时间、干燥温度对实验有显著影响,干燥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最佳软化切制工艺为先浸泡10 h,闷润22 h,然后切成3 mm厚片,最后70℃干燥2.5 h。结论该工艺条件合理,稳定性好,对怀山药工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软化切制 尿囊素 水溶性浸出物 溶性浸醇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饮片软化切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全江 徐茂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9-561,共3页
目的:优选当归饮片最佳软化切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及阿魏酸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当归饮片切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工艺为分6次加水(水∶药材=1∶4),切成薄片,自然阴干。结论:规范当归饮片切制工艺十分必要。
关键词 当归 饮片 软化切制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马贯众不同切制方法及炒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昌江 叶茂 +2 位作者 刘俊达 肖国君 李雅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41-643,共3页
目的 :对绵马贯众不同切制方法生品和炭品的成分比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结合出膏率、浸出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生品出膏率 ,炭品总酚类、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含量均以切碎品最高。结论 :绵马贯众各切制品内在质量有明显差异 ... 目的 :对绵马贯众不同切制方法生品和炭品的成分比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结合出膏率、浸出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生品出膏率 ,炭品总酚类、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含量均以切碎品最高。结论 :绵马贯众各切制品内在质量有明显差异 ,以打碎品质量最高。与《中国药典》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马贯众 切制 炒炭 总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切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俊贤 邵依囡 仵培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20-21,共2页
应用HPLC法,对不同切制工艺的饮片黄芩进行黄芩甙和黄芩甙元的含量测定,并作酶解前后的对比,以观察酶的活力,检测杀酶保甙的效果,进而优选黄芩的切制工艺。
关键词 黄芩 切制 黄苓甙 黄芩甙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几何形态与物理特性的农产品切制加工工艺技术初探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文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40,共6页
基于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分析了农产品的几何形态和物理特性,研究了相应的切加工工艺特性和切加工工艺适用性。结合农产品消费习惯和变化趋势、农产品消费规模及其变化趋势等因素,提出各种切加工工艺方法,为农产品深加工切... 基于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分析了农产品的几何形态和物理特性,研究了相应的切加工工艺特性和切加工工艺适用性。结合农产品消费习惯和变化趋势、农产品消费规模及其变化趋势等因素,提出各种切加工工艺方法,为农产品深加工切制工艺装备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分析相应的切制工艺特点,给出不同物理性状农产品进行切制加工时最合适的工艺方法,为农产品深加工选择切制工艺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切制加工 工艺技术 深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鹿茸切制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国顺 赵启苗 +3 位作者 臧彬如 高慧 张凡 贾天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优化花鹿茸Cervus nippon Temminck的切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润制时间、蒸制时间、干燥方式为影响因素,总糖、水溶性蛋白及总游离氨基酸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切制工艺。结果最佳切制工... 目的优化花鹿茸Cervus nippon Temminck的切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润制时间、蒸制时间、干燥方式为影响因素,总糖、水溶性蛋白及总游离氨基酸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切制工艺。结果最佳切制工艺为药材去毛后,经锯口按药材与酒1∶1的比例加入白酒(50%乙醇),润制7 h,蒸制1 min,趁热横切为厚度1~2 mm的薄片,平铺于烘盘上,上覆吸水纸并压以重物,50℃烘干。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花鹿茸的切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鹿茸 切制工艺 总糖 水溶性蛋白 总游离氨基酸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饮片切制规格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永太 吴皓 +1 位作者 狄留庆 许风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考察厚朴饮片最佳切制规格。方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指标对厚朴药材不同切制规格的饮片在汤剂中煎出率进行考察。结果不同规格的厚朴饮片在煎液中,两种酚类的含量高低顺序为:细丝>骨牌片>宽丝。结论厚朴药材饮片的规格以细... 目的考察厚朴饮片最佳切制规格。方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为指标对厚朴药材不同切制规格的饮片在汤剂中煎出率进行考察。结果不同规格的厚朴饮片在煎液中,两种酚类的含量高低顺序为:细丝>骨牌片>宽丝。结论厚朴药材饮片的规格以细丝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制规格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厚朴药材 不同规格 药材饮片 煎出率 细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宁宁 张振凌 +3 位作者 陈晶晶 孟冉 刘爽 林秀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12-2316,共5页
目的优化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没食子酸、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有量及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加水量、闷润时间、烘制温度、烘制时间为影响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法... 目的优化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没食子酸、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有量及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加水量、闷润时间、烘制温度、烘制时间为影响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软化切制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水量30 mL,闷润时间85 min,烘制温度50℃,烘制时间100 min,没食子酸、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有量分别为0. 13%、0. 69%、1. 29%、0. 24%、2. 75%,外观性状评分88,综合评分92. 5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软化切制牡丹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软化切制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干软化与切制工艺优选
19
作者 王迪 辛旭阳 +3 位作者 尤献民 邹桂欣 李国信 单国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对中药射干的软化和切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射干苷、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射干软化和切制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射干最佳软化和切制工艺为:药材以3... 目的:对中药射干的软化和切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射干苷、野鸢尾苷、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射干软化和切制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射干最佳软化和切制工艺为:药材以3倍量的水,浸润24h,切片厚度为1~2mm,并于80℃烘干。结论:优选的射干软化和切制工艺切实可行,可应用于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 软化切制 正交实验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结合总评归一法优化泽泻趁鲜切制加工工艺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龙 先蕊 +4 位作者 赵璐璐 王艺娱 兰志琼 潘晓丽 李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755-1765,共11页
基于响应面法结合总评归一法优选泽泻趁鲜切制加工工艺。以外观性状和加工能耗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影响泽泻趁鲜切制加工工艺因素的中心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醇溶性浸出物、总三萜、总多糖、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 基于响应面法结合总评归一法优选泽泻趁鲜切制加工工艺。以外观性状和加工能耗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影响泽泻趁鲜切制加工工艺因素的中心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醇溶性浸出物、总三萜、总多糖、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24-乙酰泽泻醇A和泽泻醇B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以水分含量(30%、40%、50%)、切片厚度(3、4、5 mm)、干燥温度(40、50、60℃)为考察因素,根据响应面实验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优化泽泻趁鲜切制加工工艺。最终获得泽泻趁鲜切制加工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分含量40%,切片厚度4 mm,干燥温度50℃。响应面法优选泽泻趁鲜切制加工工艺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优选的趁鲜切制加工工艺简便、稳定,为泽泻趁鲜切制加工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趁鲜切制 加工工艺 响应面法 总评归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