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分频编码的最小二乘裂步偏移方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建平 孙郧松 +2 位作者 李振春 曹晓莉 李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2-707,4,共6页
相位编码是提高海量数据处理效率的重要策略,目前已逐步用于地震叠前偏移成像和全波形反演研究。本文在传统静态和动态编码的基础上,在频率域对炮集采用分频方式进行编码,实现了一种基于分频编码方式的最小二乘裂步偏移方法。通过模型... 相位编码是提高海量数据处理效率的重要策略,目前已逐步用于地震叠前偏移成像和全波形反演研究。本文在传统静态和动态编码的基础上,在频率域对炮集采用分频方式进行编码,实现了一种基于分频编码方式的最小二乘裂步偏移方法。通过模型试算及不同编码方式的对比得到如下几点认识:1通过对国际标准盐丘模型成像试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2通过对不同编码方式的成像效果对比表明,本文介绍的分频编码方式既能获得较好的偏移效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海量数据偏移成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编码 叠前偏移成像 动态编码 分频编码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频编码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 被引量:3
2
作者 邵祥奇 何兵寿 史才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1-1329,1165,共10页
计算量与计算效率限制了全波形反演方法的应用,震源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全波形反演的计算量,提升反演效率。传统震源编码技术要求各炮具有相同的接收点排列,在观测系统适应性方面存在不足,无法直接应用于滚动排列观测系统。为此,提出... 计算量与计算效率限制了全波形反演方法的应用,震源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全波形反演的计算量,提升反演效率。传统震源编码技术要求各炮具有相同的接收点排列,在观测系统适应性方面存在不足,无法直接应用于滚动排列观测系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分频编码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即在正演过程中仍可同时对多个炮记录进行正向延拓,给每一炮赋以不同频率的谐波震源,使同时进行正向延拓的各炮波场在频谱上互不重合;在炮点波场正传和残差反传过程中,采用相位灵敏度检测技术提取每炮的单频波场,实现各炮波场的完全分离,用于构建波形反演梯度,实现模型更新。同传统震源编码技术相比,该方法不受观测系统限制,能应用于排列滚动的观测系统,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全波形反演 震源编码 分频编码 相位灵敏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分频图像编码方法
3
作者 刘传才 陈国龙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2-656,共5页
为实现图像在空间分割和频率操作的对称展开,树中的所有节点需要频率展开和空间分割.为此,发展了M 可分频率展开方法,并将它与冗余的空间和频率树结合以实现图像的自适应分析与压缩.对比实验表明,图像的对称展 开的编码质量比图像的非... 为实现图像在空间分割和频率操作的对称展开,树中的所有节点需要频率展开和空间分割.为此,发展了M 可分频率展开方法,并将它与冗余的空间和频率树结合以实现图像的自适应分析与压缩.对比实验表明,图像的对称展 开的编码质量比图像的非对称展开的编码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图像编码方法 树结构 图像压缩 图像分析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