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谈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中的十六分音符 |
张望
|
《黄河之声》
|
2013 |
1
|
|
2
|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第57号“热情”第三乐章的音乐分析 |
王莹
|
《北方音乐》
|
2013 |
0 |
|
3
|
谈钢琴教学中弹奏技术的分解性练习 |
刘滨
朱明
|
《音乐时空》
|
2012 |
1
|
|
4
|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系统分析和对演奏者的建议(之一) |
尼·克雷然诺夫斯基
沈乃凡
|
《音乐学习与研究》
|
1995 |
3
|
|
5
|
《京剧脸谱》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
苏菊
张更生
|
《民族音乐》
|
2005 |
1
|
|
6
|
声犹未尽,以琴抒情——谈如何演绎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钢琴部分 |
赵晗
|
《音乐时空》
|
2012 |
0 |
|
7
|
《作曲技法》第三卷 三声部作曲技法练习(第二部分) |
保罗.兴德米特
姜丹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86 |
0 |
|
8
|
贝多芬的创作的音调分析 |
阿萨菲耶夫
张洪模
|
《音乐学习与研究》
|
1992 |
0 |
|
9
|
简议混合音符的教学 |
徐菊芬
|
《民族音乐》
|
2000 |
0 |
|
10
|
音符与情感——我用长笛独奏《梁祝》 |
赵建华
|
《艺海》
|
2006 |
0 |
|
11
|
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之演奏分析 |
潘琪
|
《艺术家》
|
2017 |
0 |
|
12
|
来自贝多芬奏鸣曲“春”的灵感 |
孙松青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1999 |
1
|
|
13
|
铜管乐器的练习与演奏 |
戴中晖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99 |
3
|
|
14
|
最是那一缕芬芳——钢琴独奏曲《茉莉花》赏析 |
叶佳亮
|
《福建艺术》
|
2007 |
5
|
|
15
|
海顿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装饰音处理 |
姚爱莲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94 |
2
|
|
16
|
歌唱的乐感 |
徐寒梅
|
《艺术探索》
|
1998 |
1
|
|
17
|
谈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演唱及伴奏 |
毛慧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0 |
1
|
|
18
|
王乙谈《田野小曲》的创作及演奏 |
傅建生
|
《上海艺术家》
|
1998 |
1
|
|
19
|
车尔尼作品849号第1-5曲教学指导(3) |
姜文子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95 |
0 |
|
20
|
二胡名曲演奏提示 第一讲——刘天华的《病中吟》 |
赵寒阳
|
《乐器》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