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RT的(3,L)-QC-LDPC码构造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海英 杨箭 孙力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对于任意行重L,利用完全确定的方式构造出一类围长为8的(3,L)-LDPC码作为分量码1,构造可快速编码的LDPC码作为分量码2,利用分量码1和分量码2,并结合中国剩余定理(CRT)构造出一类围长至少为8的合成QCLDPC码。该方法构造出来的码字同时具... 对于任意行重L,利用完全确定的方式构造出一类围长为8的(3,L)-LDPC码作为分量码1,构造可快速编码的LDPC码作为分量码2,利用分量码1和分量码2,并结合中国剩余定理(CRT)构造出一类围长至少为8的合成QCLDPC码。该方法构造出来的码字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构造的码字性能与基于IRCMS算法构造的QC-LDPC码相比,有略微提升,且具有快速编码特性,编码复杂度更低;与具有双对角结构的阵列码相比,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在误码率达到10^(-4)时,码字性能大约提高了0.3 dB;与PEG-CRT-LDPC码相比,所构造的码字在低编码复杂度的基础上性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 中国剩余定理 分量码 快速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码的矩阵描述及其对交织器设计的影响
2
作者 王莹 李晖 王育民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00-1403,共4页
从信号与系统角度研究了Turbo码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并在这一基础上指出了Turbo码交织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从信号与系统的观点 ,Turbo码编码器的输出码字可以看成是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叠加 ,这样可以得出编码器输出码... 从信号与系统角度研究了Turbo码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并在这一基础上指出了Turbo码交织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从信号与系统的观点 ,Turbo码编码器的输出码字可以看成是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叠加 ,这样可以得出编码器输出码字是由输入信息和几个与编码器结构有关的基本矩阵唯一确定的结论 .利用这样的结论 ,作者讨论了交织器设计过程中满足距离谱特性要求时应遵循的一些设计原则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Turbo码的内部结构以及交织器的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 矩阵描述 交织器 设计 分量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率因子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施俊杰 王琳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7期15-16,共2页
Turbo码近年来一直是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寻找好的分量码即是一个重要方向。Turbo码分量码编码器采用了以本原多项式作为反馈连接多项式的递归系统卷积码,以获得最大的最小码重和最大的自由距离。本文说明了另一个影响卷积码纠错能力的... Turbo码近年来一直是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寻找好的分量码即是一个重要方向。Turbo码分量码编码器采用了以本原多项式作为反馈连接多项式的递归系统卷积码,以获得最大的最小码重和最大的自由距离。本文说明了另一个影响卷积码纠错能力的参量活性突发距离,提出以卷积码的斜率因子为替代参量来分析Turbo码。仿真说明在采用同一个本原多项式作为反馈连接多项式的情况下,分量码的斜率因子越大,则Turbo码的纠错性能相应越好,斜率因子可以作为评价Turbo码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 分量码 活性突发距离 斜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