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财政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财力分配渠道
1
作者 周凯利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23期2-13,共12页
一、财力分配的沿革及现状 10多年来,我国财政分配总的趋势是由高度集中向多元化的分配格局转变。建国后的30多年,我们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财政管理体制自然也是高度集中型的。
关键词 财力分配 分配渠道 机制建立 财政运行 计划经济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 分配格局 高度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财政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财力分配渠道
2
作者 周凯利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1期1016-1027,共12页
一、财力分配的沿革及现状10多年来,我国财政分配总的趋势是由高度集中向多元化的分配格局转变。建国后的30多年,我们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财政管理体制自然也是高度集中型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实行统收统支... 一、财力分配的沿革及现状10多年来,我国财政分配总的趋势是由高度集中向多元化的分配格局转变。建国后的30多年,我们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财政管理体制自然也是高度集中型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实行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体制,在这一时期,财政财力分配渠道是单一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搞活企业,我们首先提出了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口号,开始对企业下放了财权和财力,国家财政财力出现了第一次分散;紧接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渠道 分配关系 机制建立 财政职能 财政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中央与地方 财力分配 国家财政收入 财政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金分配的新格局
3
作者 周新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1期25-28,共4页
一、我国资金分配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资金分配体制也作了相应的改革。资金分配由财政的单一分配渠道变成了财政、企业、信贷、外资等多元化的分配渠道,资金分配权限也由高度集中转向分散化。具... 一、我国资金分配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资金分配体制也作了相应的改革。资金分配由财政的单一分配渠道变成了财政、企业、信贷、外资等多元化的分配渠道,资金分配权限也由高度集中转向分散化。具体地说,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也包括扩大企业自主支配资金的权力,为此,我国搞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利改税,后来又普遍在大部分国营企业中推广以“两保一挂”为核心的承包制。这些改革,使企业可自主支配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国营企业留利由1979年的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分配 分配渠道 格局 经济体制改革 分散化 分配体制 企业自主权 利改税 银行信贷 企业留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
4
作者 江维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93-93,共1页
彭祖庚在《“供需见面”浅析》一文中谈到,“供需见面”
关键词 分配制度改革 高校毕业生 供需见面 学校 彭祖 毕业生分配 志法 中间环 调配工作 分配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理顺资金渠道基础上规范和扩大政府信用
5
作者 韩英杰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35期13-14,共2页
为了理顺财政和银行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资金的分配渠道。习惯上,从宏观角度谈到资金的分配渠道时,一般是讲两种资金和两种渠道,即财政资金及其分配渠道和银行资金及其分配渠道。仔细分析,应当是三种资金和三种渠道,即典型财政资... 为了理顺财政和银行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资金的分配渠道。习惯上,从宏观角度谈到资金的分配渠道时,一般是讲两种资金和两种渠道,即财政资金及其分配渠道和银行资金及其分配渠道。仔细分析,应当是三种资金和三种渠道,即典型财政资金及其分配渠道、典型银行资金及其分配渠道和政府信用资金及其分配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用 分配渠道 资金渠道 债权 财政资金 银行资金 信用原则 债务 两个比重 财政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药学教学改革 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6
作者 周子静 许学健 +3 位作者 林启云 黄文新 岑家铭 谢崇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9年第2期6-6,69,共2页
药学系从197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连续四年之后,于1981年5月上级曾经下令撤销该专业,并停止招生。撤销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知识结构不当,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脱节,
关键词 毕业生 教学计划 中药专业 本科生 药学 学生知识结构 分配渠道 动手能力 卫生系统 主动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支出范围亟待重新界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华柄 刘瑞杰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K期13-13,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31%逐步下降到1994年的12.9%,16年中降低了19.1个百分点。政府公共支出份额的比例下降,直接导致政府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削弱。由于拨款不足或支出不到位,使国家的财政职...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31%逐步下降到1994年的12.9%,16年中降低了19.1个百分点。政府公共支出份额的比例下降,直接导致政府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削弱。由于拨款不足或支出不到位,使国家的财政职能难以履行,一些必要的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也因此难以提供。近年来,在国防、武警、公安、司法、教育、科研、国家机关以及大量事业单位中,因最低限度财政拨款不足而对其正常履行职能造成诸多障碍,特别是由此而造成各部门、单位自行“创收”、 “三乱”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不仅严重扭曲和搅乱了分配渠道,分散了各部门、各单位的精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新的条件下政企合一与滋生腐败的一个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新界定 支出范围 政府公共支出 公共服务 财政职能 社会公共产品 “瓶颈”制约 宏观调控能力 基础设施投资 分配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城镇居民消费膨胀刻不容缓
8
作者 赵震 《经济研究参考》 1995年第50期30-32,共3页
1995年以来,物价水平节节攀升,新一轮通胀压力步步紧逼。其中一重要成因源自消费基金增长过猛,现金投放过快。特别是随着新工资制度的实行,社会上攀比之风日盛,部分企业工资增长又有失控,国家财税大量流失。表现为社会集团购买力增长过猛。
关键词 城镇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收入 高储蓄 年均增长 结余购买力 社会集团购买力 分配渠道 国有资产流失 经济增长 职工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