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配指数的渤海TN总量分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邓义祥 雷坤 +4 位作者 富国 周刚 李子成 王淑一 吕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62-1869,共8页
以控制渤海富营养化、减少TN排放量为目的,对渤海TN总量分配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采用环境容量、水资源量、人口、耕地面积、GDP和现状排放量6个因子建立了渤海污染物总量分配指数,构建了基于线性响应场的... 以控制渤海富营养化、减少TN排放量为目的,对渤海TN总量分配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采用环境容量、水资源量、人口、耕地面积、GDP和现状排放量6个因子建立了渤海污染物总量分配指数,构建了基于线性响应场的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考虑到权重系数的影响,分别按全指标、强调水资源利用和强调非点源3类,构建了7种权重系数方案(F11、F12、F13、F14、F21、F31、F32).结果表明,渤海2010年TN入海量(16.4×10^4t/a)是其环境容量(4.7×10^4t/a)的3.5倍,同时受污染源位置和分配公平性的影响,接近或超过一半以上的环境容量实际上并不能被充分利用.采用总体削减率和削减率≥95%的污染源所占比例2个指标,对7种权重方案下的总量分配结果进行了比较.方案中凡是过分强调单项因子(如环境容量、水资源量、耕地面积等)的TN分配结果均具有明显的不足,只有F13方案兼顾了公平和效率.综合考虑TN总体削减率和削减率≥95%的污染源所占比例2个指标,建议方案F13为推荐方案,其TN总体削减率为85%,其中前10位的污染源削减量之和可占总削减量的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TN 总量分配 分配指数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指标体系和编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柯希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0-51,共2页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状况是劳动关系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依据完整的研究指标体系和严谨的指数编制方法进行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的编制工作,进而形成能够较为全面反映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的"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十分必要。"...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状况是劳动关系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依据完整的研究指标体系和严谨的指数编制方法进行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的编制工作,进而形成能够较为全面反映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的"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十分必要。"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比较来研究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的整体趋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状况进行结构分析,掌握职工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变化,并为进一步研究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奠定科学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指数 指标体系 编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淹水腐解各形态锌的变化
3
作者 杨曾平 饶中秀 +3 位作者 李万明 谢坚 李海露 褚飞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为探究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在石英砂中淹水腐解对锌形态变化及有效性的影响,通过90 d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不添加紫云英(CK)和4个不同紫云英添加量(1.50、2.25、3.00和3.75 t·hm^(-2),分别用S_(1)、S_(2)、S_(3)、S_(4)表示)共... 为探究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在石英砂中淹水腐解对锌形态变化及有效性的影响,通过90 d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不添加紫云英(CK)和4个不同紫云英添加量(1.50、2.25、3.00和3.75 t·hm^(-2),分别用S_(1)、S_(2)、S_(3)、S_(4)表示)共5个处理,定期采集石英砂样品,测定不同形态锌和有效锌(DTPA-Zn)含量及pH。结果表明:紫云英淹水腐解能提高石英砂DTPA-Zn、交换态(Ex-Zn)、碳酸盐结合态(Carb-Zn)、氧化锰结合态(OxMn-Zn)、紧结有机态(Sbo-Zn)锌含量,降低松结有机态锌(Wbo-Zn)含量;石英砂中锌主要以Sbo-Zn和Ex-Zn存在,残渣态锌(Min-Zn)未检出;随淹水时间延长,添加紫云英促进Wbo-Zn向Sbo-Zn、Carb-Zn、OxMn-Zn转化,随紫云英添加量增多,转化为OxMn-Zn的量大于转化为Carb-Zn的量。石英砂Zn平均转化比率在S_(2)处理最低(30.9%),S_(4)处理最高(35.9%)。到试验结束,添加紫云英降低石英砂Zn转移因子,S_(3)处理最低(43.70%);提高Zn分配指数,S_(2)处理最高(37.17%);表明石英砂中Zn向无效态组分发生转化。研究表明:紫云英淹水腐解1个月石英砂Ex-Zn含量最高,随着时间延长,添加紫云英促进石英砂有效性较高锌形态向有效性较低锌形态转化,紫云英腐解3个月,石英砂Sbo-Zn含量最高。不同紫云英添加量,石英砂锌有效性和形态转化之间存在差异,添加2.25 t·hm^(-2)紫云英石英砂锌有效性下降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形态 绿肥 室内培养 石英砂 锌转化比率 锌转移因子 分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黄瓜干物质分配与产量预测模拟模型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李永秀 罗卫红 +8 位作者 倪纪恒 陈永山 徐国彬 金亮 戴剑锋 邰翔 韩利 陈春宏 卜崇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依据温室黄瓜(Cucum is sa tivus)器官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分配指数和采收指数的温室黄瓜干物质分配与产量预测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品种和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黄瓜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茎... 依据温室黄瓜(Cucum is sa tivus)器官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分配指数和采收指数的温室黄瓜干物质分配与产量预测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品种和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黄瓜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8,0.73,0.83,0.92,0.94;RM SE分别为232,6.8,157.6,173.9,196.8 kg/hm2。模型对黄瓜产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80,RM SE为7526.4kg/hm2。本模型对不同基质、品种的黄瓜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度均较高,说明本模型的普适性较好。模型不仅能较好地预测中国现有生产水平下温室黄瓜的干物质分配及产量,而且可以为实现中国温室黄瓜生产环境优化调控和模式化栽培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黄瓜 干物质分配 产量 分配指数 采收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器官间干物质分配动态的定量模拟 被引量:48
5
作者 刘铁梅 曹卫星 +4 位作者 罗卫红 王绍华 郭文善 邹薇 周琴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5-31,共7页
干物质分配是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中的关键成分。本文根据对大量试验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建立了小麦一生中各器官分配指数随生育进程连续变化的动态关系 ,并以收获指数作为遗传参数调节不同品种穗部的分配比例 ,从而预测不同品种各器官的物... 干物质分配是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中的关键成分。本文根据对大量试验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建立了小麦一生中各器官分配指数随生育进程连续变化的动态关系 ,并以收获指数作为遗传参数调节不同品种穗部的分配比例 ,从而预测不同品种各器官的物质增长动态。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 ,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度 ,平均相对误差小于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配指数 器官生长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器官间干物质分配动态的定量模拟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铁梅 张琼 +3 位作者 邱枫 刘铁芳 谢国生 曹凑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9,共5页
在大量试验资料的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油菜一生中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指数随生育进程连续变化的动态模型。并以收获指数作为遗传参数调节不同品种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预测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施肥、不同播期下各器官的干物质... 在大量试验资料的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油菜一生中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指数随生育进程连续变化的动态模型。并以收获指数作为遗传参数调节不同品种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预测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施肥、不同播期下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平均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分配指数 器官生长 干物质分配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番茄干物质分配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薛俊华 罗新兰 +2 位作者 李东 贺明慧 裴育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0-112,115,共4页
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对植株生长期各器官干物质分配及单个果实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在开花结果后,地上部分配指数保持在0.9以上,地下部分配指数维持在0.1以下,同化物大多供给地上部用于茎、叶、果... 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对植株生长期各器官干物质分配及单个果实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在开花结果后,地上部分配指数保持在0.9以上,地下部分配指数维持在0.1以下,同化物大多供给地上部用于茎、叶、果的生长;番茄果实横径与发育时间呈"S"形曲线变化规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建立番茄果实生长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分配指数 干物质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和复水对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谷艳芳 丁圣彦 +1 位作者 高志英 邢倩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4,共6页
于2005—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田生态实验站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格局及其动态。实验设全生育期干旱处理和充分供水处理以及干旱后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复水处理。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期复水对冬小麦由于干旱胁... 于2005—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田生态实验站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格局及其动态。实验设全生育期干旱处理和充分供水处理以及干旱后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复水处理。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期复水对冬小麦由于干旱胁迫引起的生物量下降有补偿作用;干旱和复水能改变器官水平上光合产物的分配格局;干旱胁迫引起叶、穗分配降低,并使茎、叶鞘和根分配指数上升;拔节期复水使叶光合产物分配指数增加、茎分配指数下降;孕穗期和开花期复水能提高光合产物在茎和穗中的分配;不同时期复水对干旱胁迫引起的产量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补偿作用,拔节期复水主要提高小麦单株穗数、孕穗期和开花期复水以提高千粒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产物 分配指数 可溶性糖 冬小麦 干旱和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器官间干物质分配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寿军 王云 朱国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349,共6页
为实现蓖麻生长的数字模拟和预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蓖麻器官间干物质分配的预测模型。用Richards方程来表达叶片、茎秆、根和蒴果的分配指数的变化动态。引入分配指数最大值作为遗传参数来区分不同品种的器官间干物质分配特性,... 为实现蓖麻生长的数字模拟和预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蓖麻器官间干物质分配的预测模型。用Richards方程来表达叶片、茎秆、根和蒴果的分配指数的变化动态。引入分配指数最大值作为遗传参数来区分不同品种的器官间干物质分配特性,对于通蓖5号、通蓖6号、通蓖9号和中东等4个品种的叶片、茎秆、根和蒴果,分别赋予了分配指数的最大值。引入氮肥影响因子来区分不同施肥水平的养分效应。不同地区的检验结果表明,蓖麻各器官干物重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预测误差为0.64~19.34g,RMSE为1.01~11.43g。模型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干物质分配指数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单季稻生育期内降水分配格局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阳 孙莉娟 +2 位作者 黄进 伍琼 朱雅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7-31,共5页
利用江苏省52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及单季稻产量逐年数据,计算了生育期5-10月的降水分配指数,探讨了降水分配格局的时空变化及与产量的潜在联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单季稻生育期内降水分配呈现出较强的不均匀性,雨量主要集中于... 利用江苏省52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及单季稻产量逐年数据,计算了生育期5-10月的降水分配指数,探讨了降水分配格局的时空变化及与产量的潜在联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单季稻生育期内降水分配呈现出较强的不均匀性,雨量主要集中于50 mm以上日降水事件和夏季的7月,其中北部地区的降水集中性要明显高于南部地区;近50年来单季稻生育期内降水分配格局的不均匀性呈现加剧态势,突出体现在南部地区50 mm以上降水和8月降水对雨量贡献率的显著增加;单季稻产量与降水分配格局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降水集中性越高对产量越不利,降水分配指数中,以50 mm以上降水的雨量贡献率对产量的负效应最为显著,且南部地区的单季稻产量对这一指标的波动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降水分配指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联盟的公平分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红玲 钟书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企业技术联盟的公平分配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它指各联盟成员的个体分配以及成员间分配均处于对称状态。企业技术联盟的公平分配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各成员的分配结果 ,故能作为测度分配是否公平的尺度。对于联盟中出现的各种分配失衡现象 。
关键词 局部性分配失衡 可归咎性分配失衡 企业技术联盟 公平分配指数 测度方法 欺诈性分配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与转移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豆静静 郑志伟 +2 位作者 王仰仁 刘宏武 武朝宝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3,共7页
水分胁迫对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的模拟研究是作物栽培及灌溉管理的重要依据。基于山西霍泉灌溉试验站连续三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水分胁迫试验资料,利用分配系数和分配指数两种方法进行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与转移的模拟研究,以确... 水分胁迫对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的模拟研究是作物栽培及灌溉管理的重要依据。基于山西霍泉灌溉试验站连续三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水分胁迫试验资料,利用分配系数和分配指数两种方法进行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与转移的模拟研究,以确定性系数R2、相对误差RE为指标,对其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水分胁迫对作物生长相关性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茎叶比减小,穗茎比、根冠比增大;②水分胁迫对分配系数有影响,对分配指数影响不明显;③两种方法对地上干物重模拟结果没有影响,但对作物产量的模拟,分配指数法优于分配系数法;④水分胁迫使茎光合产物转移率增大,对叶光合产物转移率无明显影响。在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中,分配系数法、分配指数法模拟效果均很好,从整体上看,分配指数法优于分配系数法。但是,分配系数法机理性强,有助于理解冬小麦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分配系数 分配指数 光合产物 水分胁迫 生长过程模拟 干物质分配 干物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光合产物分配与转移模拟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时晴晴 李炎 +2 位作者 王仰仁 李金玉 弓丽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光合产物分配与转移的模拟是作物生长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山西省文峪河试验站春玉米3个年度(2018、2019和2020年)灌溉试验(高水处理T1和零水处理T2)资料对光合产物分配方法(分配系数法和分配指数法)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拟合精... 光合产物分配与转移的模拟是作物生长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山西省文峪河试验站春玉米3个年度(2018、2019和2020年)灌溉试验(高水处理T1和零水处理T2)资料对光合产物分配方法(分配系数法和分配指数法)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拟合精度来看,两种方法对茎、叶、穗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拟合优度R^(2)均大于0.9,其中穗模拟精度最高(R^(2)>0.95)。水分胁迫会导致茎分配指数减小、叶和穗分配指数增大,且穗分配指数受水分胁迫影响最大;水分胁迫主要是通过影响生长相关性(茎叶比、穗茎比和根冠比)来影响分配系数,其中穗茎比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模拟效果最好(R^(2)=0.882);茎叶比水分胁迫指数为-0.130,表明水分胁迫会导致茎叶比减小;穗茎比和根冠比的水分胁迫指数分别为0.248和0.143,表明水分胁迫会使穗茎比和根冠比增大;茎、叶、根分配系数在生长前期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生长后期水分胁迫导致茎、叶、根分配系数增大以及穗分配系数减小;水分胁迫使光合产物的转移率减小。整体而言,两种方法对光合产物的拟合精度非常接近,但分配系数法对光合产物转移量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表明分配系数法具有更好的机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产物 分配指数 分配系数法 作物长生模拟 水分胁迫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光合产物分配及生物量的动态模拟研究
14
作者 豆静静 郑志伟 +1 位作者 王义坤 张妮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9,共8页
为揭示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及给作物栽培提供参考,本研究在山西霍泉灌溉试验站连续两年进行夏玉米灌溉试验,每年均设置高水、低水、零水3个处理,继而利用玉米生长相关性、相对生长速率等数据建立分配系数和分配指数两种模型进行... 为揭示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及给作物栽培提供参考,本研究在山西霍泉灌溉试验站连续两年进行夏玉米灌溉试验,每年均设置高水、低水、零水3个处理,继而利用玉米生长相关性、相对生长速率等数据建立分配系数和分配指数两种模型进行夏玉米光合产物分配与转移的模拟研究,并以确定性系数(R^(2))、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标准,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玉米各器官干物质重实测值与两种模型模拟值的R^(2)均在0.95以上,nRMSE在20%以下;②两种模型在模拟穗重时,模拟效果差异不明显,模拟茎重和叶重时,分配系数模型模拟效果优于分配指数模型;③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各器官分配系数有不同的影响,对分配指数影响不明显;④收获期前,水分胁迫使茎、叶光合产物转移率增大,穗光合产物转移率减小。综之,分配系数和分配指数两种模型操作实用性均较强,但前者机理性强、各器官光合产物转移率的变化趋势与实际较为一致,后者直观易懂、计算简单,总体上分配系数模型略优于分配指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光合产物 分配系数 分配指数 水分胁迫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热积的日光温室不同茬次袋培番茄干物质模型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丹丹 吕振宁 +2 位作者 李坚 马金明 孙周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3,共6页
为了探究东北地区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与温室环境辐热积关系,在番茄全生育期建立并比较基于辐热积的冬春茬与秋冬茬番茄干物质生产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累积辐热积与干物质总量得到的拟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其冬春茬和... 为了探究东北地区日光温室基质袋培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与温室环境辐热积关系,在番茄全生育期建立并比较基于辐热积的冬春茬与秋冬茬番茄干物质生产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累积辐热积与干物质总量得到的拟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其冬春茬和秋冬茬单株绝对误差分别为5.12g和9.67g,单株剩余标准误差分别为9.46g和15.02g,决定系数分别为0.98和0.96,说明冬春茬的模型模拟效果优于秋冬茬。通过累积辐热积与干物质总量模型及干物质分配关系,比较模拟累积辐热积对番茄根、茎、叶、果干物质分配影响的结果表明,2个茬次的番茄叶片和果实的分配指数变化趋势明显不同,而茎和根的分配指数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累积辐热积 干物质生产 分配指数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和生物炭对马铃薯干物质量积累与分配动态的影响
16
作者 宋明丹 李正鹏 +1 位作者 詹舒婷 李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8-456,共9页
缺水和土壤肥力低下是限制青藏高原东部农业区马铃薯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采用田间试验,研究覆膜和施用生物炭对马铃薯干物质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覆膜和生物炭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马铃薯生长的高峰期分别... 缺水和土壤肥力低下是限制青藏高原东部农业区马铃薯产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采用田间试验,研究覆膜和施用生物炭对马铃薯干物质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覆膜和生物炭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马铃薯生长的高峰期分别为块茎形成期和淀粉积累期。Logistic方程能较好地模拟马铃薯总干物质量和块茎干物质量的累积过程,块茎进入快速生长期的时间比植株晚200 GDD(Growing Degree Day)。覆膜在播后75 d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分别使植株和块茎的快速生长期延长420和196 GDD;生物炭在播后130 d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分别使快速生长期延长449和336 GDD,覆膜和施生物炭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马铃薯根系和叶片分配指数随播后时间呈幂函数递减,且根系的下降速率明显大于叶片。播后62 d,生物炭和覆膜的根系分配指数分别是对照的1.5和0.79倍,在块茎膨大期以前,生物炭提高根系分配指数,覆膜则降低根系分配指数。覆膜和生物炭分别提高马铃薯产量49.2%和28.0%,且覆膜的增产幅度明显大于生物炭。此外,生物炭使马铃薯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分别降低13.3%和4.9%。综合来看,覆膜仍然是该地区马铃薯增产提质的首选措施。该研究为生物炭的应用和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生物炭 Logistic方程 干物质量 分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降水不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邓鹏鑫 胡庆芳 +2 位作者 王银堂 王磊之 崔婷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40,共7页
基于1951—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信息熵分配紊乱指数、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3种不均匀性指标,分析旬、月时间尺度上太湖流域及各分区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比较3种不均匀性指数的差异,并探讨指数与流域洪涝灾害的相关关系;同时采用基于... 基于1951—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信息熵分配紊乱指数、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3种不均匀性指标,分析旬、月时间尺度上太湖流域及各分区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比较3种不均匀性指数的差异,并探讨指数与流域洪涝灾害的相关关系;同时采用基于预置白处理的Mann-Kendall方法和Hurst系数,诊断降水不均匀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及持续性,分析对流域旱涝灾害情势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均匀性指数间的差异较小;当年或汛期降水总量和不均匀性指数值均较大时,太湖流域较容易遭遇洪涝灾害,而在降水总量较小且不均匀性指数值较大时,则容易遭遇干旱灾害。在月时间尺度上,太湖流域汛期降水的不均匀性将持续增加,降水分布具有更为集中的态势,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将有所增加。因此,有必要继续分析降水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以揭示降水在空间尺度上的分布差异,继而为流域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降水 不均匀性 基尼系数 信息熵分配紊乱指数 旱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三阶混沌系统及其镇定
18
作者 金晓宏 杨科 +1 位作者 刘文浩 肖鹏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143,148,共4页
通过对三通阀控液压缸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得到了一个非线性三阶系统,将该系统去掉一非线性项,发现了一个新的三阶混沌系统。分析给定参数值时系统相图和Lyapunov指数谱图,证实了该系统取特定值时为混沌状态;系统分岔图展示了该系统... 通过对三通阀控液压缸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得到了一个非线性三阶系统,将该系统去掉一非线性项,发现了一个新的三阶混沌系统。分析给定参数值时系统相图和Lyapunov指数谱图,证实了该系统取特定值时为混沌状态;系统分岔图展示了该系统随所定参数变化走向混沌的道路。由于混沌现象对实际控制系统多是有害的,故需要寻求合适的控制策略来控制系统,以保证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根据李雅普诺夫指数分配的方法,能够推导出能使该混沌系统镇定的控制器,且该控制器能使混沌系统镇定到期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系统 混沌 分岔 李雅普诺夫指数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