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分部加热式S-CO_(2)循环联合发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悦 王哲 +3 位作者 曹梦龙 姜悦茂 纪玉龙 韩凤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706-7716,I0018,共12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与余热回收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该文设计一种SOFC与分部加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partial heating supercritical CO_(2)Brayton cycle,PHSCBC)动力循环集成系统,SOFC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与余热回收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该文设计一种SOFC与分部加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partial heating supercritical CO_(2)Brayton cycle,PHSCBC)动力循环集成系统,SOFC系统的出口废气作为高温热源,驱动PHSCBC进行联合发电。建立系统的电化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对系统的能量和(火用)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参数分析,研究汽碳比、燃料流量、压缩机进口温度和压力以及夹点温差对联合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发现当系统燃料流量为0.54 mol/s、空气流量为6.19 mol/s,可达到净发电功率、发电效率、(火用)效率分别为260.08 kW、61.20%、56.54%,其中提高燃料流量将显著提高系统发电效率。所提出的混合系统具有高效、低成本和清洁的发电和供热性能,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先进能量转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分部加热式s-co_(2)动力循环 联合发电 余热回收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余热的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旭伟 白文刚 +3 位作者 吴家荣 李红智 杨玉 姚明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50,共8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循环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余热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增加系统灵活性,减小系统体积。为此,本文采用遗传算法,以Taurus 60燃气轮机排气为热源对4种S-CO_(2)动力循环构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高、低温2级加热...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循环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余热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增加系统灵活性,减小系统体积。为此,本文采用遗传算法,以Taurus 60燃气轮机排气为热源对4种S-CO_(2)动力循环构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高、低温2级加热器布置的循环构型4输出净功最高,为3.20 MW,和单独的燃气轮机相比,可使系统热效率提高17.78百分点,是回收燃气轮机排气余热发电的优选构型。针对S-CO_(2)动力循环冷源损失较大的问题,进一步集成以液化天然气(LNG)为冷源的跨临界二氧化碳(T-CO_(2))动力循环回收S-CO_(2)动力循环冷源余热,可以进一步增加输出净功1.23 MW,使系统热效率进一步提高6.86百分点。对预冷器进行夹点分析可知,最小换热温差出现在预冷器热端,未出现夹点效应,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余热回收 s-co_(2)动力循环 T-CO_(2)动力循环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