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析计算机图像分辨率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其华 郭根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分辨率 PPI DPI LPI PHOTOSHOP 显示器 扫描仪 像素尺寸 文档大小 图像大小 图像文件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地震成像分辨率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马在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44-1153,共10页
地震分辨率是地震数据处理和偏移成像中的重要问题.从Ricker开始研究地震分辨力至今已经50多年了,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原始地震观测道的垂向分辨力上.近年来开始讨论地震偏移成像的空间分辨力的概念.Beylcin,Wu和Toksz,Seggern,Vermm... 地震分辨率是地震数据处理和偏移成像中的重要问题.从Ricker开始研究地震分辨力至今已经50多年了,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原始地震观测道的垂向分辨力上.近年来开始讨论地震偏移成像的空间分辨力的概念.Beylcin,Wu和Toksz,Seggern,Vermmer,Chen和Schuster等人做过成像分辨力的研究,但都是根据定性分析或试验讨论影响地震成像分辨力的若干因素.据此在明确分辨力与分辨率的定义之后,从理论上对地震成像分辨率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了地震成像分辨率的定量计算式.影响地震成像空间分辨率在三维情况下有八项因素.它们分别为地震波的频率f、波的传播速度v、炮检距2h、炮检距中点M距成像点的地面位置(原点O)的水平距离L、中点M与原点O的连接线的方位角α、成像点深度z、计算成像分辨率的空间方向矢量的方位角θ(从x方向逆时针计算)和该矢量与正Z轴的夹角β.每个因素均有不同的作用,其中频率和速度可合并为波长λ.这些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观测参数,如λ和h;第二种是成像孔径参数,如L和α;第三种为地质参数,如z,β和θ.通过地震成像分辨率定量分析获得以下几点重要认识:成像分辨率随波长的减小而提高;成像分辨率随成像点的深度增大而降低;成像孔径内的最大炮检距地震道应限定其空间分辨率大于等于1/2;最大分辨率的地震记录位于地面点(lm,θm)上,其中Lm=-ztanβ,θm是根据计算需要事先给定的,它对应地层的上倾方向.为了提高成像分辨率,应当将孔径中点放在(lm,θm)上,孔径大小由最远道的空间分辨率为1/2所限定.此外,还讨论了叠前偏移和叠后偏移的空间分辨率,并证明在讨论垂直成像分辨率(β=0)的情况下两者是相同的,否则二者是不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偏移 成像分辨率 分辨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灌洗治疗前后肺泡蛋白沉积症的高分辨率CT表现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璐 金征宇 张竹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表现及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23人次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全肺灌洗治疗前后的HRCT资料。结果全肺灌洗治疗前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地图样分布边界...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表现及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23人次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全肺灌洗治疗前后的HRCT资料。结果全肺灌洗治疗前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地图样分布边界清晰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征。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显示肺部磨玻璃影不同程度变淡,范围缩小,但仍遗留不同范围的网格状阴影及实变影。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即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全肺灌洗治疗后HRCT的表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 全肺灌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急性肺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曦 马会旭 +5 位作者 杨华 隆晓涛 刘雷 张琴 张德川 王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影像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早期诊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早期ALI组患者12... 目的:探讨基于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影像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早期诊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早期ALI组患者121例与非ALI组患者180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胸部HRCT扫描影像学资料,观察HRCT表现并建立HRCT诊断老年髋部骨折早期ALI的预测模型。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早期ALI组患者常见HRCT征象包括斑片影、肺实变(intense parenchymal opacification,IPO)、弥漫性磨玻璃影(diffuse ground glass opacity,DGGO)和小叶间隔增厚,与非AL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包括IPO、DGGO及小叶间隔增厚在内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HRCT预测模型(OR>1,P<0.05)。该模型用于诊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ALI的灵敏度为93.4%,特异度为85.6%,准确率为88.7%,阳性预测值为81.3%,阴性预测值为95.1%。结论:基于HRCT影像特征的预测模型有助于诊断老年髋部骨折早期ALI,为临床诊疗提供直接可靠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成像 早期急性肺损伤 预测模型 髋部骨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高分辨率CT征象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余辉山 李靖 +1 位作者 李宝学 李政旻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分析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征象,提高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间质性肺结核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HRCT表现,其中,经痰涂片和痰培养发... 目的分析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征象,提高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间质性肺结核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HRCT表现,其中,经痰涂片和痰培养发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29例(54.7%),经皮肺穿刺病理诊断15例(28.3%),经纤维支气管支镜病理诊断9例(17.O%)。结果(1)发病部位:46例(86.8%)患者病灶发生于两肺上下叶,病灶HRCT表现虽然是蜂窝状影,但仍然是肺结核常发生的部位。(2)病灶分布范围:43例(81.1%)患者病灶分布在1~3个肺叶中,绝大部分病灶是随机性和不对称性分布。(3)蜂窝肺的形态:肺结核引起的蜂窝肺改变多以厚壁性、薄壁张力性这两种混合性蜂窝状阴影为主,共41例(77.3%)。(4)伴随病灶:继发性肺结核引起的蜂窝肺改变的HRCT表现中,呈多发片状融合灶40例(75.4%),支气管播散灶及树芽征27例(50.9%),斑点微结节灶53例(100.0%),支气管血管束牵拉扭曲18例(33.9%),肺叶容积缩小30例(56.6%),代偿性肺气肿30例(56.6%),纤维薄壁空洞14例(26.4%),胸膜增厚粘连38例(71.6%)。结论了解上述相关CT征象,有利于提高以蜂窝肺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HRCT的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继发性 蜂窝肺 诊断 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及统计特征的视频背景提取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永林 屈桢深 王常虹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77,共6页
提出基于纹理特征及统计学模型的背景提取方法来完成背景的稳健提取和实时更新。根据灰度-基元共生矩阵建立图像的纹理特征描述并据此初步判断某一区域是否有运动目标,进一步基于混合高斯分布模型进行背景像素判别和背景提取,最后应用... 提出基于纹理特征及统计学模型的背景提取方法来完成背景的稳健提取和实时更新。根据灰度-基元共生矩阵建立图像的纹理特征描述并据此初步判断某一区域是否有运动目标,进一步基于混合高斯分布模型进行背景像素判别和背景提取,最后应用多分辨率计算方法提高算法实现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光照条件的不同变化,特别适用于交通视频监控时图像亮度变化和路口交通繁忙的实际情况,能够准确地获取背景图像,计算时间仅为原来的1/4,从而满足了背景提取算法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健性和实时自适应更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提取 纹理特征 混合高斯分布 分辨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周围型肺部疑似肿瘤分割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林 张建州 +1 位作者 朱建峰 蒋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4-155,共2页
以CT图像为基础,针对周围型肺部肿瘤分割问题,首先将经过预处理的CT图像利用阈值技术二值化,并采用形态滤波方法去掉散点和小桥,然后将每个连通区域标记出来,根据判断准则确定可疑的肿瘤区域。该方法使对阈值选取的敏感性和所需的人机... 以CT图像为基础,针对周围型肺部肿瘤分割问题,首先将经过预处理的CT图像利用阈值技术二值化,并采用形态滤波方法去掉散点和小桥,然后将每个连通区域标记出来,根据判断准则确定可疑的肿瘤区域。该方法使对阈值选取的敏感性和所需的人机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割 阈值 区域生长 连通区域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18)F FDG PET/CT SUV值与HRCT形态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宝明 王志忠 +3 位作者 刘晓飞 姚昊 欧阳晓辉 苏家贵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5期8858-8861,共4页
探讨不同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形态学表现与FDG PET SUV值的相关性。回顾性地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FDG PET和HRCT的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分析其形态学改变特点及FDG摄取程度和摄取特点,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 探讨不同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形态学表现与FDG PET SUV值的相关性。回顾性地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FDG PET和HRCT的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分析其形态学改变特点及FDG摄取程度和摄取特点,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将不同形态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与所测得的最大SUV值进行对比研究。28例中单发结节13例,其中磨玻璃密度结节5例,直径1.1—2.8 cm,SUVmax值均<1.5。4例结节边缘可见分叶,2例可见胸膜牵拉、凹陷,2例见血管聚集;8例实性结节,直径1.8—3.8 cm,SUVmax值4.8—8.3。边缘短毛刺7例,分叶7例,支气管充气症6例,空泡症5例,胸膜凹陷症3例,血管集聚症7例,结节堆聚症3例。多发结节型9例,其中4例为粟粒性结节,5例表现为2个以上结节,磨玻璃密度结节、小的粟粒结节(<3 mm)无FDG摄取,融合结节,大于3 mm的粟粒结节可见FDG摄取,SUVmax值在2.1—3.9。肺炎型6例,单肺叶受累4例,双肺叶受累2例,表现为病变肺叶内大片状实变影,7例可见支气管充气、支气管扭曲、僵硬,1例见空洞影,1例见支气管截断,3例见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PET显示实变病灶内FDG摄取不均匀增高,最大SUVmax值4.5—11.8。说明细支气管肺泡癌HRCT所示的形态学表现与PET所测得SUV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磨玻璃密度影、小于3 mm的粟粒结节影大多数无异常FDG摄取,肺炎型和肿块型则多数具有较高的FDG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癌 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标准摄取值S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合成孔径声呐时间同步误差分析
9
作者 郭慧 黄勇 +1 位作者 王迎迎 刘纪元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4-291,共8页
双基地合成孔径声呐克服了单基地声呐系统的诸多缺陷,在成像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时间同步仍然是一个目前制约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时间同步误差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回波信号模型和时间同步误差模型基础上,针对双基地合成孔径声... 双基地合成孔径声呐克服了单基地声呐系统的诸多缺陷,在成像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时间同步仍然是一个目前制约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时间同步误差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回波信号模型和时间同步误差模型基础上,针对双基地合成孔径声呐进行误差影响的理论分析,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固定时间误差主要引起距离向聚焦位置偏移,线性时间误差引起方位向聚焦模糊和分辨率降低,随机时间误差引起距离与方位向旁瓣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合成孔径声呐 时间同步误差 分辨率计算 误差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RCT亚厘米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郑玮 王高祥 +4 位作者 吴汉然 吴明胜 吴显宁 徐美青 解明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7-385,共9页
背景与目的亚厘米磨玻璃结节(subcentimeter ground glass nodules,SGGNs)术前精准定性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目前关于SGGNs良恶性预测模型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基于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 背景与目的亚厘米磨玻璃结节(subcentimeter ground glass nodules,SGGNs)术前精准定性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目前关于SGGNs良恶性预测模型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基于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影像学特征与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帮助鉴别SGGNs良恶性病变,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12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组织学证实的483例SGGN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训练集(n=338)和验证集(n=145),根据术后组织学病理分为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和模型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将验证集数据代入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患者的年龄、血管征、分叶征、结节体积和mean-CT值是SGGN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94-0.879),最大约登指数所对应的临界值为0.483,此时敏感度为76.6%,特异度为80.1%,阳性预测值为86.5%,阴性预测值为68.7%。Bootstrap法抽样1,000次,校准曲线图预测的SGGNs良恶性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高度一致。DCA显示当预测模型概率的预概率为0.2-0.9,患者表现为正的净收益。结论通过术前病史及术前HRCT检查指标确立SGGNs良恶性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与临床应用价值,列线图的可视化展现形式有助于筛选出SGGNs的高危人群,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 亚厘米肺磨玻璃结节 良恶性病变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与CT计量诊断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晓华 马大庆 周新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CT计量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45例经病理证实的SPN(原发性肺癌86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29例),采用最大似然法综合分析它们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HRCT或薄层CT征象(边缘形...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CT计量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45例经病理证实的SPN(原发性肺癌86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29例),采用最大似然法综合分析它们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HRCT或薄层CT征象(边缘形态、密度、周边特征),转化为评分值,判定结节所属类型。结果最大似然判别法对原发性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炎性结节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9%、83.3%、72.2%、48.3%。平均判断正确率为80.0%。结论结合临床和CT指标的计量诊断法有助于鉴别S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孤立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