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频网CP-OFDM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的分载波杂波抑制方法(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易建新 万显荣 +2 位作者 赵志欣 程丰 柯亨玉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3年第1期1-13,共13页
杂波抑制是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的一项关键技术。尤其在单频网配置下,多径杂波和地杂波相对于单发射站情况成倍增长,造成其在空域和时域均具更大扩展,使得传统杂波处理方法面临新的困难。该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分载波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 杂波抑制是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的一项关键技术。尤其在单频网配置下,多径杂波和地杂波相对于单发射站情况成倍增长,造成其在空域和时域均具更大扩展,使得传统杂波处理方法面临新的困难。该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分载波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针对带循环前缀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CP-OFDM)所设计,能较好克服单频网配置给杂波抑制引入的新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接着展示了其有别于传统方法的特性,包括分载波空域处理的多普勒响应和全新的主瓣杂波问题,然后从理论上研究了该方法的鲁棒性,仿真和实测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单频网 CP OFDM调制 分载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时间差分载波相位的GNSS/INS紧组合导航 被引量:4
2
作者 甘雨 隋立芬 +1 位作者 张清华 肖国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 15,15,共5页
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远高于伪距,利用时间差分载波相位的组合导航可避免整周模糊度解算问题。本文以简化的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模型为基础,分析其误差特性,说明了短期内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更新的特点。时间差分载波在距离域本质上是相对观测值... 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远高于伪距,利用时间差分载波相位的组合导航可避免整周模糊度解算问题。本文以简化的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模型为基础,分析其误差特性,说明了短期内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更新的特点。时间差分载波在距离域本质上是相对观测值,存在误差积累,提出了利用伪距在另一个更长的组合周期上进行系统的观测更新方法。重点推导了双周期组合情况下时间差分载波观测值的实用随机模型确定公式,并结合多普勒观测值进一步保证姿态修正的精度。将采用时间差分载波的组合方案与传统伪距组合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时间差分载波精度组合系统高,在观测随机模型可靠的情况下优于传统的伪距紧组合导航,误差最大的高程方向精度提高可达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INS 时间差分载波相位 随机模型 双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时间差分和非差分载波相位的无人机精密单点定位 被引量:2
3
作者 雷广渊 彭思敏 +1 位作者 艾先俊 余文坤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PPP)在载波相位模糊度估计值收敛之前,定位精度波动较大,这一阶段对于传统PPP技术来说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难以满足快速无人机作业需求,且时间差分载波相位(TDCP)技术可以消除模糊度等常值变量,计算得到的历元间位置...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PPP)在载波相位模糊度估计值收敛之前,定位精度波动较大,这一阶段对于传统PPP技术来说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难以满足快速无人机作业需求,且时间差分载波相位(TDCP)技术可以消除模糊度等常值变量,计算得到的历元间位置变化量精度较高,但是受系统误差影响较大且增加了数据的相关性,误差会随着时间积累等问题,提出一种PPP和TDCP相结合的无人机定位算法:基于20Hz高采样固定翼无人机实际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基于传统PPP、TDCP、混合TDCP与非差观测PPP 3种方法的无人机定位性能。结果表明,混合TDCP和传统非差观测的无人机PPP定位算法的精度较传统PPP方法提高7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差分载波相位(TDCP) 无人机(UAV) 精密单点定位(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高精度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祝会忠 白云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3-599,共7页
针对北斗三号系统(BDS-3)全星座、多频率差分定位相关研究不足等问题,构建基于多频观测值的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模型,并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络的实测数据以及实测车载动态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在静态定位模式下,双频组合中... 针对北斗三号系统(BDS-3)全星座、多频率差分定位相关研究不足等问题,构建基于多频观测值的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模型,并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络的实测数据以及实测车载动态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在静态定位模式下,双频组合中的B1CB2a在定位精度上表现最佳,与B1CB2a相比,三频组合B1CB2a B3I在N、E、U三个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16%~41%、2%~62%、7%~47%;在动态定位模式下,三频组合B1CB2a B3I在N、E、U三个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53%~61%、52%~75%、51%~53%。B1CB2a、B1CB2aB3I可分别在静态、动态定位模式下实现厘米级、亚米级的定位精度以及模糊度的快速准确固定,显著提高定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在智能交通、无人机导航、精准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载波相位差定位 多频观测值 模糊度固定 厘米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天线载波相位差分的列车姿态解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维 李佳蕾 +1 位作者 王剑 蔡伯根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4-61,共8页
轨道占用的正确识别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列车轨道占用自主识别的准确性,将列车姿态测量引入到自主定位过程中辅助判断列车在道岔区段轨道占用状态。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双差载波相位的单天线姿态解算方... 轨道占用的正确识别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列车轨道占用自主识别的准确性,将列车姿态测量引入到自主定位过程中辅助判断列车在道岔区段轨道占用状态。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双差载波相位的单天线姿态解算方法,与双天线测姿算法相比其安装成本和难度更低,且无需考虑后期天线支架形变的问题。通过使用时间差分与星间差分相结合的双差模型,将卫星定位过程中的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对流层误差、电离层误差以及整周模糊度消除。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求解历元间位移矢量坐标,并根据位移矢量坐标进一步求解列车的二维姿态。为了验证测姿算法的有效性,选择了两组青藏线列车真实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单天线测姿算法偏航角误差均方根可以分别达到0.118 5°和0.16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定位 姿态解算 时间差分载波相位 卡尔曼滤波 伪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载波相位时间差分/SINS紧组合技术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汤勇刚 练军想 +1 位作者 吴文启 胡小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3,共5页
说明北斗系统有源定位模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载波相位时间差分的北斗/SINS紧组合导航技术,即以导航卫星载波相位信号的时间差分作为Kalman滤波器的观测量,建立工作于无源方式的北斗/SINS紧组合导航系统。介绍载波相位时间差分的基本... 说明北斗系统有源定位模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载波相位时间差分的北斗/SINS紧组合导航技术,即以导航卫星载波相位信号的时间差分作为Kalman滤波器的观测量,建立工作于无源方式的北斗/SINS紧组合导航系统。介绍载波相位时间差分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设计组合导航滤波器。通过动态和静态实验对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SINS的位置和速度误差积累受到有效的抑制,导航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时间差 北斗 SINS 紧组合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FDMA的可调公平度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一兵 张旭 +1 位作者 叶方 高振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7-1382,共6页
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利用自适应的资源分配方式以对抗无线传输环境的不利影响。基于单载波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一种最大平均容量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并在此算法基础上引入公平系数,提出一种公平度可调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以实现系统分配公... 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利用自适应的资源分配方式以对抗无线传输环境的不利影响。基于单载波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一种最大平均容量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并在此算法基础上引入公平系数,提出一种公平度可调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以实现系统分配公平性与总容量性能之间的权衡。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平均容量算法在显著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能获得与贪婪算法相近的系统总容量及误码率性能。可调公平度算法通过调整公平系数,能在较大范围内调整信道资源分配的公平度,满足不同传输质量需求,且不增加算法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复用 动态子载波 公平因子 可调公平度 贪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处理载波相位差分GPS技术的验潮浮标 被引量:4
8
作者 梁冠辉 周兴华 +2 位作者 周东旭 唐秋华 崔力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3期49-52,共4页
GPS验潮原理已经发展成熟。按照潮汐测量工作的自动化、高精度的要求,根据海洋浮标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海洋浮标设计经验,利用嵌入式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研制了浮标数据采集器,利用机械设计技术设计了浮标体,并进行了精度验证试验和应用试验... GPS验潮原理已经发展成熟。按照潮汐测量工作的自动化、高精度的要求,根据海洋浮标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海洋浮标设计经验,利用嵌入式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研制了浮标数据采集器,利用机械设计技术设计了浮标体,并进行了精度验证试验和应用试验,采用GAMIT软件处理浮标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GPS浮标的瞬时海面高测量精度和潮汐测量精度均满足精度要求,可以应用于海洋潮汐测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测量 浮标 载波相位差GPS 高程 系统集成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站间单差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亮 陈晶 +1 位作者 冯帅 贾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9-653,共5页
针对传统基于站间-星间双差载波相位差分存在放大观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卫星间存在耦合,导致参考星变换时产生整周跳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站间单差模型的精密定位算法,通过站间单差消除大气延迟、卫星端等偏差,保持了卫星间观测量的独立... 针对传统基于站间-星间双差载波相位差分存在放大观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卫星间存在耦合,导致参考星变换时产生整周跳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站间单差模型的精密定位算法,通过站间单差消除大气延迟、卫星端等偏差,保持了卫星间观测量的独立性,并结合双钟差模型以保持载波相位的整周特性。通过北斗实测车载实验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单差模型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模糊度固定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模型 单差模型 载波相位差 北斗卫星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测姿中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云 万德钧 +1 位作者 王庆 田华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从载体姿态测量精度的要求出发,介绍了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具体的测姿试验为例,重点研究与分析了载波相位双差解算的过程,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姿态解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双差 姿态解算 GPS载波相位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动态“北斗”双频载波相位差分工程化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祥 张孟阳 张爽娜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4期47-54,共8页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出了一种相对定位选星策略,分析了几种双频组合的方法及适用范围,给出了一种利用B1和B3频率进行双频载波相位差分的方法,讨论了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最后利用北斗信号源输出验证了高动态轨道双频载波相...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出了一种相对定位选星策略,分析了几种双频组合的方法及适用范围,给出了一种利用B1和B3频率进行双频载波相位差分的方法,讨论了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最后利用北斗信号源输出验证了高动态轨道双频载波相位差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系统 双频 载波相位差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地基增强系统机载定位精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耕 张斌浩 +2 位作者 禄韶勇 赵龙 任武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03-107,共5页
地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中机载导航定位精度和精度可靠性关系到飞机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出了在GBAS中使用以准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为差分方式减小潜在误差影响的方法。... 地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中机载导航定位精度和精度可靠性关系到飞机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出了在GBAS中使用以准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为差分方式减小潜在误差影响的方法。RTK利用了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观测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式消除了移动站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与传统的差分方式相比,RTK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通过实验验证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单频准RTK可实现分米级甚至厘米的高精度定位,能够为飞机的进近提供精密和稳定的导航数据,同时为机场实现GBAS CAT Ⅱ/Ⅲ类精密进近服务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增强系统 机载定位精度 载波相位差 精密进近 Ⅱ/Ⅲ类安全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模型的一致性
13
作者 廖明 余平 杨士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18,共4页
分析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基带发射、接收信号模型以及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模型,进而提出一种系统的矩阵分析模型。对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论证了它们的一致性。对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理论误码性能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种新颖的误码率分... 分析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基带发射、接收信号模型以及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模型,进而提出一种系统的矩阵分析模型。对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论证了它们的一致性。对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理论误码性能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种新颖的误码率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 OFDM RAYLEIGH信道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FDMA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14
作者 李一兵 张旭 高振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4-76,80,共4页
基于单载波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一种应用于动态子载波分配方案的算法。在动态分配过程中,利用约束条件实现信道资源对各用户终端的公平分配,以此完成比例约束算法设计,并对其进行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提升系统总容量的同时保证... 基于单载波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一种应用于动态子载波分配方案的算法。在动态分配过程中,利用约束条件实现信道资源对各用户终端的公平分配,以此完成比例约束算法设计,并对其进行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提升系统总容量的同时保证公平性,其简化算法具有较好的分配性能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复用 动态子载波 贪婪算法 比例约束 比例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东南极冰川移动监测系统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窦若凡 窦银科 +3 位作者 周云霄 席晓琴 马春燕 陈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3-627,共5页
采用载波相位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RTK)技术在中国南极第32次科学考察中架设了一套基站与一套移动站的一对一监测系统,在东南极开展了对冰川移动的实时监测。获取了2016年2月28日至2017年2月12日的差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并结... 采用载波相位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RTK)技术在中国南极第32次科学考察中架设了一套基站与一套移动站的一对一监测系统,在东南极开展了对冰川移动的实时监测。获取了2016年2月28日至2017年2月12日的差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并结合移动站附近地形,得出测点在监测期间内向西北方向移动了13.9m,且夏季运动速度较冬季快约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差技术 冰川 无人监测站 移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的定位精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冉冉 蒋浩 +3 位作者 张洪 方慧 冯雷 何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22,共9页
以农田导航的实际应用为目的,以美国Swift公司的Piksi定位模块为基础,构建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RTK)系统进行定位精度研究。结果显示:Piksi单个模块静态单点的定位精度(2倍均方根误差,置信度为95%)约为8 m,RTK的... 以农田导航的实际应用为目的,以美国Swift公司的Piksi定位模块为基础,构建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RTK)系统进行定位精度研究。结果显示:Piksi单个模块静态单点的定位精度(2倍均方根误差,置信度为95%)约为8 m,RTK的静态精度(2倍均方根误差,置信度为95%)约为1.5 cm。设计的动态双轨试验验证了用直线拟合评估动态直线精度的可行性,当流动站在0.4~2.3 m/s的平均速度范围内进行直线运动时,通过拟合得到的定位精度约为1.5 cm。采用测量点到拟合圆心距离与拟合半径的差值评估圆周运动的定位精度,发现在0.4~1.6 m/s的平均线速度范围内运动时,流动站的精度约为1.5 cm;考虑到实际应用过程中点对点的问题,拟合分析得到的测量误差整体偏小,初步判定Piksi RTK的真实动态精度为3~5 cm,可以满足农业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GPS Piksi模块 定位精度 静态 直线拟合 圆周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单点测速算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尹潇 柴洪洲 +1 位作者 向明志 苏明晓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30,共5页
针对单系统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测速出现跳变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广播星历更新计算卫星钟差的方法。通过当前的历元信息判别卫星钟差的基准,进而消除因历元间基准变换引起的测速异常。在此基础上,分析GNSS系统间偏差对组合系统精密测速... 针对单系统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测速出现跳变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广播星历更新计算卫星钟差的方法。通过当前的历元信息判别卫星钟差的基准,进而消除因历元间基准变换引起的测速异常。在此基础上,分析GNSS系统间偏差对组合系统精密测速的影响,发现系统间偏差对GPS/BDS精密测速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最后,利用MGEX测站和车载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试验,验证GPS/BDS组合测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动态测速时,GPS、BDS、GPS/BDS的3D均方根误差在0~10 mm/s范围内所占的比率分别约为61%、58%、83%,GPS/BDS组合测速精度和稳定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差 卫星钟跳变 系统间偏差 GPS/BDS 单点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相位差分的空空导弹编队基线精确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晓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86,共3页
编队基线精确测量是空空导弹集群攻击的前提要求。文中通过GNSS载波相位双差消除各节点公有观测误差,建立关于双频宽巷化组合和伪距的观测方程,利用LAMBDA算法实现模糊度单历元快速解算,并利用残差平方和最小准则结合多历元一致性检验... 编队基线精确测量是空空导弹集群攻击的前提要求。文中通过GNSS载波相位双差消除各节点公有观测误差,建立关于双频宽巷化组合和伪距的观测方程,利用LAMBDA算法实现模糊度单历元快速解算,并利用残差平方和最小准则结合多历元一致性检验方法对模糊度固定解进行检验。经验证,该方案在高动态环境下基线测量精度可达到10cm,满足编队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编队基线测量 载波相位差 模糊度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实时测姿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勇 张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从运动载体姿态测量实时性的要求出发,介绍了应用GPS相位差分技术,进行实时姿态测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实现了载体姿态的实时测量,达到了要求的技术指标。该系统适用于静态姿态测量与定位和中... 从运动载体姿态测量实时性的要求出发,介绍了应用GPS相位差分技术,进行实时姿态测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实现了载体姿态的实时测量,达到了要求的技术指标。该系统适用于静态姿态测量与定位和中、低动态载体的姿态测量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载波相位差技术 实时姿态测量系统 姿态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整财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3单频三种差分定位方法的性能初步评估
20
作者 张奇超 马下平 +1 位作者 黄功文 吴一同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7,共9页
为进一步分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B3I、B1C、B2a和B1I单频差分定位精度,利用全球14个MGEX测站构成基线长度在30km以下的7条基线2022-09-01到2022-09-30共30d观测数据,在评估可视卫星数和信噪比基础上,初步评估了BDS-3B3I、... 为进一步分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B3I、B1C、B2a和B1I单频差分定位精度,利用全球14个MGEX测站构成基线长度在30km以下的7条基线2022-09-01到2022-09-30共30d观测数据,在评估可视卫星数和信噪比基础上,初步评估了BDS-3B3I、B1C、B2a和B1I单频伪距差分、载波平滑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精度。结果表明:数据质量方面,BDS-3B3I、B1C、B2a和B1I可见卫星数和信噪比基本符合解算需求;差分性能方面,B1C和B2a相当,B3I和B1I略差;伪距差分E、N、U方向优于0.6m,点位精度优于0.8m,单频平滑效果B1C优于B3I、B1I和B2a,在E、N、U方向分别平均提升21.34%、22.2%和17.17%。设置平滑值和原始伪距阈值定位精度得到较好的提升;BDS-3载波相位差分B3I定位精度优于7 cm,B1C定位精度优于5 cm,B2a定位精度优于6 cm,B1I定位精度优于5cm。总体定位精度随着基线长度逐渐下降,单频伪距差分定位精度达到分米级,载波平滑伪距中短基线定位精度相较于伪距差分能够提升40%,长基线提升20%,载波相位差分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 伪距差 载波平滑伪距差 载波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