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表水流分质排放方法
1
作者 林万泉 章应霖 林万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6,共6页
水质和水量分割在不同体系进行监测和管理的传统水污染治理技术,使水域只能被动接纳水体。为此,提出了一种创新技术体制——水流分质排放方法,建立了水质、水量监测和水体分流设施一体化的智能感知与控制系统。论述了实现该法的技术难点... 水质和水量分割在不同体系进行监测和管理的传统水污染治理技术,使水域只能被动接纳水体。为此,提出了一种创新技术体制——水流分质排放方法,建立了水质、水量监测和水体分流设施一体化的智能感知与控制系统。论述了实现该法的技术难点;运用相关性原理分析发现水质项目间存在多向相关项目,论证了从多向相关项目中选取能进行快速在线监测的项目以及求取和分级的方法;并按其监测速度分成若干优先监测级别,使被保护水域能快速选择性接纳符合水质管理目标的水体,实现创新技术体制。查新报告表明,在国内外未见相同文献。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快速灵敏选择水体,有效防止污染扩散和输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相关性 执行机构 分质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分质排放分质处理技术和应用
2
作者 林万泉 《人民珠江》 2013年第5期82-86,共5页
在保护水域水质、控制水污染过程中,水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纳水体,对水体水质和水量的感知量,被分割在两类不同的体系或载体中进行监测和管理,没有组成共同的数据信息链,需要改变这一状态来提高水污染防治效果。水流分质排放分质处理方... 在保护水域水质、控制水污染过程中,水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纳水体,对水体水质和水量的感知量,被分割在两类不同的体系或载体中进行监测和管理,没有组成共同的数据信息链,需要改变这一状态来提高水污染防治效果。水流分质排放分质处理方法及研制出的成套设备集成系统,通过在线实时分级方式,快速获取同一载体上的水质和水量的感知量,使水域能按照设定的水功能区域的水质管理目标,主动地选择水体,使水流按照水质的状态和要求,分流至相应区域,实现水流执行机构控制与水质环境感知一体化,实现分质排放和分质处理。它为我国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水汚染排放和扩散,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一套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 水流 分质排放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