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胶前驱体纤维热分解还原制备铁纤维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橙 宋永才 李伟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0-413,共4页
以柠檬酸铁为原料,通过水溶液中的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良好可纺性的前驱体溶胶,经过干法纺丝、凝胶化和高温热分解还原,制得了直径约为10~15μm的金属铁纤维.本文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pH值对溶胶前驱体可纺性的影响,应用傅里叶... 以柠檬酸铁为原料,通过水溶液中的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良好可纺性的前驱体溶胶,经过干法纺丝、凝胶化和高温热分解还原,制得了直径约为10~15μm的金属铁纤维.本文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pH值对溶胶前驱体可纺性的影响,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溶胶前驱体的形成、热分解转化过程及产物的物相组成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纤维 前驱体 分解还原 制备 可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氢硅在氢气氛中的热分解及还原体系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2
作者 李艳平 杨涛 +5 位作者 王洪勋 张城 温国胜 韩治成 蓝公家 严大洲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22-4330,共9页
针对多晶硅生产工艺中的化学气相沉积过程涉及的三氯氢硅在氢气氛中的热分解及还原体系开展微观层面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定性和定量地探究了反应物H_(2)与氢自由基(H·)的数量配比对反应过程的微观作用机制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不... 针对多晶硅生产工艺中的化学气相沉积过程涉及的三氯氢硅在氢气氛中的热分解及还原体系开展微观层面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定性和定量地探究了反应物H_(2)与氢自由基(H·)的数量配比对反应过程的微观作用机制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的反应体系中反应物SiHCl_(3)与H_(2)及H·、中间产物HCl与SiH_(2)Cl_(2)及SiH_(4)的动态演化情况及其主要的转化路径,为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的工艺改进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支撑。模拟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H·的活泼性明显大于H_(2),H·的引入可以明显加快SiHCl_(3)分子在氢气氛中的热分解与还原过程,具体表现为加入初始反应体系的H·与H_(2)数量比越大,达到反应平衡时被转化的SiHCl_(3)分子越多;中间产物HCl分子的生成量与加入初始反应体系的H·的数量正相关;适量的H·可以促使SiHCl_(3)分子形成一氢代物,而过量的H·促使SiHCl_(3)分子形成多氢取代物,当实际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设置为1000K且SiHCl_(3)与H_(2)数量配比设置为1∶1时,有利于副产物SiH_(2)Cl_(2)的形成;为了在相对较低的反应温度(1000K)下得到中间产物SiH_(4),SiHCl_(3)与H_(2)的数量配比至少需要大于1∶1,增加反应体系中H_(2)的含量,有利于提高中间产物SiH_(4)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氢硅 气相热分解还原 氢自由基 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溶剂析出法结合还原热解法制备立方形MgO粉末
3
作者 曲晟 姜丽鑫 于景坤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2,共8页
采用反溶剂析出法结合还原热解法制备了近纳米级立方形MgO粉末,选择无水乙醇和不同初始浓度的硫酸镁水溶液制备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炭粉混合,在800℃进行还原热分解反应,从而得到立方形MgO粉末。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硫酸... 采用反溶剂析出法结合还原热解法制备了近纳米级立方形MgO粉末,选择无水乙醇和不同初始浓度的硫酸镁水溶液制备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炭粉混合,在800℃进行还原热分解反应,从而得到立方形MgO粉末。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硫酸镁水溶液浓度可以有效控制所制备MgSO_(4)前驱体的粒度、分散性和球形度。当硫酸镁水溶液初始浓度为0.1 mol/L时,前驱体的颗粒尺寸最小(平均颗粒尺寸为1.21μm),分散性最好,微观形貌为近球形。在还原热分解过程中,前驱体颗粒尺寸越小,形貌越近球形,炭粉添加量越高,MgO的转化率越高。当前驱体和碳粉质量比为2:1时,可以制备纯度较高的立方形MgO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溶剂析出法 还原分解 MgO粉末 炭粉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亚铁还原热分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颜宇 陈葵 +3 位作者 朱家文 张玉荣 周晓葵 文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150,154,共7页
以炉气中SO2浓度及硫酸亚铁的脱硫率为指标,探究了不同硫酸亚铁水合物、煤炭种类、C/S值(物料中C与S的摩尔比)和温度对热裂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亚铁水合物先脱水再分解,其脱水产生水蒸气汇入生成炉气中,冲淡炉气中SO2的浓度。... 以炉气中SO2浓度及硫酸亚铁的脱硫率为指标,探究了不同硫酸亚铁水合物、煤炭种类、C/S值(物料中C与S的摩尔比)和温度对热裂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亚铁水合物先脱水再分解,其脱水产生水蒸气汇入生成炉气中,冲淡炉气中SO2的浓度。当反应温度为800℃、C/S为1时,FeSO4·H2O分解产生的炉气里SO2质量分数可达11.12%,其脱硫率大于99%,煅烧后固相物铁质量分数大于60%,能够满足作为制备硫酸合格原料气和炼铁厂合格铁精粉原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还原 分解还原 高硫煤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O_4氢气下还原分解的热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韩翔宇 陈皓侃 李保庆 《煤炭转化》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2-75,共4页
在 TG— 1 51加压热天平上 ,对常压和加压氢气气氛下 Ca SO4 的分解反应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 XRD技术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产物进行了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 :在氢气还原气氛下升高温度和压力都导致 Ca SO4 还原分解速率加快 ,Ca SO4 分解产... 在 TG— 1 51加压热天平上 ,对常压和加压氢气气氛下 Ca SO4 的分解反应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 XRD技术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产物进行了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 :在氢气还原气氛下升高温度和压力都导致 Ca SO4 还原分解速率加快 ,Ca SO4 分解产物主要是 Ga S;在 1 0 0 0℃时 Ca SO4和 Ca S之间可以发生固 -固反应生成 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分解 XRD 硫酸钙 氢气 热重分析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的还原热分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雪梅 徐仁伟 +2 位作者 孙淑英 宋兴福 于建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44-148,共5页
为了有效利用工业副产石膏,降低硫酸钙分解能耗,文章对硫酸钙的还原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Gibbs-Helmholtz方程、Van't Hoff方程、Kirchhoff方程分别对硫酸钙在不同还原剂中的分解热力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加入还原剂可降低硫酸... 为了有效利用工业副产石膏,降低硫酸钙分解能耗,文章对硫酸钙的还原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Gibbs-Helmholtz方程、Van't Hoff方程、Kirchhoff方程分别对硫酸钙在不同还原剂中的分解热力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加入还原剂可降低硫酸钙的分解温度。采用整体优化的多升温速率(2.5,5,7.5,10,15K/min)等转化率迭代法对硫酸钙与碳的反应进行动力学计算,求得反应活化能为259.92kJ/mol,反应机理为相边界反应,机理函数为α2/3,指前因子为3.2452×109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还原分解 热重分析 非等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中高硫煤还原分解磷石膏中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伟 宁平 +3 位作者 马丽萍 方祖国 蒋明 王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
通过利用高硫煤作为还原剂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流化床中试装置中对磷石膏进行了高温热分解实验,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磷石膏的分解率与脱硫率升高,磷石膏的分解率达到97%的反应时间逐渐减少。而且在还原性气氛增加的情况下,反应时间会减少... 通过利用高硫煤作为还原剂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流化床中试装置中对磷石膏进行了高温热分解实验,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磷石膏的分解率与脱硫率升高,磷石膏的分解率达到97%的反应时间逐渐减少。而且在还原性气氛增加的情况下,反应时间会减少。还原性气氛越强,磷石膏的分解率越高,反之,则磷石膏的脱硫率越低,说明磷石膏在弱还原性气氛下分解是较为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循环流化床 还原分解 分解 脱硫率 反应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对一氧化碳还原分解磷石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杜亚雷 马丽萍 +2 位作者 郑绍聪 牛学奎 王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90-1991,2049,共3页
[目的]探索氯化钙对一氧化碳还原分解磷石膏的影响效果。[方法]以CO作为还原剂,通过TG/DTG对CO还原分解磷石膏的反应过程的研究,探讨磷石膏中掺入5%CaCl2外加剂对还原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TG/DTG对CO还原分解磷石膏的反应过程可分为2... [目的]探索氯化钙对一氧化碳还原分解磷石膏的影响效果。[方法]以CO作为还原剂,通过TG/DTG对CO还原分解磷石膏的反应过程的研究,探讨磷石膏中掺入5%CaCl2外加剂对还原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TG/DTG对CO还原分解磷石膏的反应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即磷石膏中结晶水合物的脱水阶段,第2阶段即CO与磷石膏中Ca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阶段。磷石膏失重率随着升温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是变化量不大,而当磷石膏中掺入5%CaCl2外加剂时,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磷石膏的失重率将稳定在38%左右不变,同时,第2阶段的反应活化能将大大降低,磷石膏的失重率也会有所提高。[结论]在磷石膏中掺入5%CaCl2外加剂能大大降低CO还原磷石膏的反应活化能,同时能提高磷石膏的失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 磷石膏 一氧化碳 还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还原分解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卢平 章静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8,共7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分析纯石膏、干法脱硫石膏和湿法脱硫石膏的还原分解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恒定终温、反应气氛以及杂质成分对石膏还原分解具有重要影响.在850~1 050℃反应恒定终温范围内,三种石膏的总分解率随着恒定终温...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分析纯石膏、干法脱硫石膏和湿法脱硫石膏的还原分解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恒定终温、反应气氛以及杂质成分对石膏还原分解具有重要影响.在850~1 050℃反应恒定终温范围内,三种石膏的总分解率随着恒定终温的提高而增大;达到分解平衡的时间随着反应恒定终温的升高而缩短;在0.5%~5%CO体积分数下,三种石膏的总分解率和还原分解速率均随着CO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掺杂Fe2O3不仅可以提高分析纯石膏的总分解率,而且合适的Fe2O3掺杂量还可以加快分析纯石膏的还原分解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分解 还原分解特性 热重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复分解法由天青石制备碳酸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雯 朱云 杨慧振 《有色金属》 CSCD 2000年第2期68-71,共4页
提出还原-复分解法制备碳酸锶的新工艺。分析了还原剂、温度和时间对锶浸出率的影响,研究了氯化锶溶液中脱除杂质的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 天青石 还原-复分解 碳酸锶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介质阻挡放电还原分解CO_2气体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凡 王洪昌 +3 位作者 石应杰 王红梅 井鹏 任洪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为治理温室气体CO2,采用高频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CO2还原分解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冷却方式和CO2浓度等对CO2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放电电压...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为治理温室气体CO2,采用高频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CO2还原分解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冷却方式和CO2浓度等对CO2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放电电压和放电频率的增大,CO2的转化率增大;通过采用循环水冷或风冷的方式可以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抑制CO2合成副反应的进行,提高CO2的转化率;添加惰性气体降低CO2浓度的方式虽然可以提高CO2转化率,但会造成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介质阻挡放电 还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石膏渣还原分解行为及砷迁移规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占冲 史谊峰 +4 位作者 祝星 祁先进 王晓武 尤开云 王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7-197,共11页
在分析石灰铁盐法含砷石膏渣的物相组成和浸出毒性基础上,开展石膏渣-煤粉的TG-DSC和固-固反应研究,探索石膏渣碳热还原分解行为及砷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石膏渣在1000℃时的质量损失率接近50%,石膏渣与煤粉质量比为40:1时能够有效促进... 在分析石灰铁盐法含砷石膏渣的物相组成和浸出毒性基础上,开展石膏渣-煤粉的TG-DSC和固-固反应研究,探索石膏渣碳热还原分解行为及砷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石膏渣在1000℃时的质量损失率接近50%,石膏渣与煤粉质量比为40:1时能够有效促进热分解,具有较高的质量损失率;石膏渣-煤粉反应过程中,分解残渣出现CaSO_4→CaS→CaO的物相转变,还原分解后期CaSO_4→CaO/SO_2转变较为彻底,挥发率为45.29%、减容率为65.83%,气体产物成分为SO_2和CO_2,挥发性烟尘主要成分为As_2O_3;分解残渣微观结构较为致密,砷浸出毒性为1.05mg/L低于《GB 5085.1—2007》限值,浸出率仅为原石膏渣的1/236,残留的63.38%砷被有效固化在分解残渣中。碳热还原分解实现石膏渣的无害化处置、硫资源利用和砷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石膏渣 碳热还原分解 TG-DSC 浸出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冶炼石膏渣还原分解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容生 谢天鉴 +2 位作者 刘维维 王少龙 林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采用HSC Chemistry热力学计算软件对焦炭和一氧化碳与锌冶炼石膏渣还原反应进行了分析,探索分解温度、平衡常数、耗能与还原介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高温和弱还原介质条件下,石膏渣中Ca SO_4还原分解成Ca S均比Ca O容易进行。还原剂中... 采用HSC Chemistry热力学计算软件对焦炭和一氧化碳与锌冶炼石膏渣还原反应进行了分析,探索分解温度、平衡常数、耗能与还原介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高温和弱还原介质条件下,石膏渣中Ca SO_4还原分解成Ca S均比Ca O容易进行。还原剂中的碳优先与中间产物金属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得到蒸气Zn_((g))和Pb_((g)),随着CO浓度逐渐增大,反应体系将加快反应的进程。从能量消耗来看,CO对降低石膏渣还原分解的能耗有明显的优势;而从反应进程来看,还原剂C更有利于锌氧化物的高效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渣 还原分解 热力学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_2作用下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容生 刘树根 +2 位作者 宁平 郜华萍 殷仁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04-2610,共7页
借助热分析手段,研究了磷石膏在矿化剂作用下还原分解过程的反应特性,探讨了矿化剂CaF_2对磷石膏高温分解过程的影响。矿化剂的引入可以显著降低磷石膏分解的起始温度,有效提高磷石膏还原分解的反应活性,加入3wt%CaF_2能使磷石膏的分解... 借助热分析手段,研究了磷石膏在矿化剂作用下还原分解过程的反应特性,探讨了矿化剂CaF_2对磷石膏高温分解过程的影响。矿化剂的引入可以显著降低磷石膏分解的起始温度,有效提高磷石膏还原分解的反应活性,加入3wt%CaF_2能使磷石膏的分解温度降低约200℃。矿化剂与磷石膏混合体系在950℃下分解时,主要产物是Ca_2SiO_4,也存在含氟的共熔体,表明加入CaF_2能促进磷石膏的固相分解反应。利用Coats-Redfern法获得磷石膏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其表观活化能E=380.06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矿化剂 还原分解 活化能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钙渣碳热还原分解热力学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蓉丽 季登会 廖亚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0,14,共5页
运用热力学计算软件HSCChemistry6.0对砷钙渣碳热还原分解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还原气氛下可有效降低CaSO4、Ca3(AsO4)2的分解温度。根据分析结果在管式炉中进行砷钙渣碳热还原分解试验,并考查反应温度、还原剂量、反应时间对砷钙渣... 运用热力学计算软件HSCChemistry6.0对砷钙渣碳热还原分解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还原气氛下可有效降低CaSO4、Ca3(AsO4)2的分解温度。根据分析结果在管式炉中进行砷钙渣碳热还原分解试验,并考查反应温度、还原剂量、反应时间对砷钙渣分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200℃、还原剂量25%、反应时间3h最优条件下,砷挥发率93.75%,脱砷渣中CaO含量7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钙渣 还原分解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铁还原菌还原分解含As(Ⅴ)水铁矿:矿物生成动力学的制约 被引量:2
16
作者 殷矫军 汪华明 +1 位作者 张鑫 张勋 《绿色科技》 2015年第6期238-241,共4页
指出了砷早已被证明是一种剧毒的致癌物质,砷中毒情况日益严重,三价砷的毒性比五价砷的毒性大将近60倍。水铁矿是一种弱结晶的铁氢氧化物,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可以通过吸附和共沉淀与地表水中的污染物质相互作用,故可利用... 指出了砷早已被证明是一种剧毒的致癌物质,砷中毒情况日益严重,三价砷的毒性比五价砷的毒性大将近60倍。水铁矿是一种弱结晶的铁氢氧化物,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可以通过吸附和共沉淀与地表水中的污染物质相互作用,故可利用合成水铁矿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以人工合成的水铁矿-砷(Ⅴ)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样品在DIRB作用下Fe和As的释放情况,并探究其其物象转移,以期为含砷废水处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DIRB能够有效溶解水铁矿,并且As含量越多,样品制备时间越长越不利于Fe和As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铁矿 砷矿物生成动力学 异化铁还原 还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脱硫助剂还原分解非等温反应动力学研究
17
作者 秦绍清 朱仁发 李承烈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79-84,共6页
以酸法制备的 1 0 %Ce MgAl2 O4·MgO和 1 0 %Ce MgAl1 .8Fe0 .2 O4·MgO为研究对象 ,利用原位热重装置 ,通过热重法 (TG -DTG)对不同脱硫添加剂形成硫酸盐的还原分解进行了非等温固相反应动力学研究 ,建立了在尖晶石上形成的... 以酸法制备的 1 0 %Ce MgAl2 O4·MgO和 1 0 %Ce MgAl1 .8Fe0 .2 O4·MgO为研究对象 ,利用原位热重装置 ,通过热重法 (TG -DTG)对不同脱硫添加剂形成硫酸盐的还原分解进行了非等温固相反应动力学研究 ,建立了在尖晶石上形成的硫酸盐还原分解反应机制函数模型 ,为脱硫助剂的最佳工业应用工艺条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 非等温反应动力学 原位热重 硫酸盐 还原分解 脱硫助剂 流化催化裂化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气氛下褐煤还原磷石膏的TG-FTIR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云鹏 杨勤勤 +1 位作者 刘永卓 郭庆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1-617,共7页
为了实现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在CO_2气氛下对曲靖褐煤还原磷石膏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分别对固体产物和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_2气氛下褐煤的加入... 为了实现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在CO_2气氛下对曲靖褐煤还原磷石膏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分别对固体产物和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_2气氛下褐煤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磷石膏的还原分解温度,褐煤还原磷石膏主要经过三个过程:水分析出过程、褐煤热解过程、褐煤和CO与磷石膏的还原过程,且第三个过程的反应产物随Ca/C摩尔比的不同而变化。当Ca/C=0.5时,主要固体产物为CaS,气体中SO_2的释放较少;当Ca/C=2时,褐煤与磷石膏反应生成CaS,此后生成的CaS又可与磷石膏发生固-固反应生成CaO,气体中SO_2释放量较高,为分解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提供一定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磷石膏 还原分解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还原性气氛对固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广建 傅培舫 +2 位作者 马启磊 王娜 周怀春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216,共5页
利用热天平对固硫所用石灰石的煅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选取不同煤质的煤样在旋转炉中进行了模拟CFB运行状态的固硫试验,分析了钙硫摩尔比、床温和固硫时间对固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床温在850℃左右、钙硫比为2.3时能得到一个较高... 利用热天平对固硫所用石灰石的煅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选取不同煤质的煤样在旋转炉中进行了模拟CFB运行状态的固硫试验,分析了钙硫摩尔比、床温和固硫时间对固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床温在850℃左右、钙硫比为2.3时能得到一个较高的固硫效率;升温速度越大,石灰石开始分解的时间越早,则其分解速度越快.固硫过程中存在一个最佳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过短,固硫反应不完全;反应时间过长,由于燃煤后期还原性气氛的形成容易发生硫酸盐分解,导致固硫效率降低.在适当的钙硫摩尔比工况下,存在一个最佳的炉膛温度和气氛的匹配,使固硫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旋转炉 固硫时间 石灰石脱硫剂 还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Fe-Ni合金粉末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向阳 罗楚城 王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5-1229,共5页
通过共沉淀-热分解还原法,研究了一种容易实现的大规模制备Fe-Ni合金粉末的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和同时平衡原理,建立了Ni^(2+)-Fe2^(2+)-C_2O_4^(2)--C_2N_2H_8-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了相关计算,绘制了溶液中金属离子... 通过共沉淀-热分解还原法,研究了一种容易实现的大规模制备Fe-Ni合金粉末的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和同时平衡原理,建立了Ni^(2+)-Fe2^(2+)-C_2O_4^(2)--C_2N_2H_8-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了相关计算,绘制了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对数-pH图,系统研究了沉淀过程中溶液pH值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3.5时,溶液中镍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总浓度[Ni^(2+)]T、[Fe^(2+)]T达到一致,镍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沉淀率相同,且沉淀基本完全,此时能够得到成分均匀性良好的Fe-Ni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前驱体粉末在氢氩混合气氛中进行热分解还原,最终得到符合预期Ni/Fe摩尔比的合金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分解还原 热力学分析 成分控制 Fe—Ni合金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