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的两株纤维素分解细菌的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余萍 姚斌 +2 位作者 罗红梅 李树红 张绍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14-2719,共6页
【目的】从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细菌高酶活的菌株,并对其初步鉴定,为综合利用废弃生物质中纤维素和发掘微生物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LB培养基分离并纯化菌株,刚果红染色实验测定其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基于形态特... 【目的】从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细菌高酶活的菌株,并对其初步鉴定,为综合利用废弃生物质中纤维素和发掘微生物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LB培养基分离并纯化菌株,刚果红染色实验测定其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分离物。【结果】经分离共获得34株细菌,其中5株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酶活性。2株细菌分别被鉴定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和吉氏芽孢杆菌(B.gibsonii);另外3株细菌亦是芽孢杆菌,分类的具体属种尚待进一步确定。分离物5株芽孢杆菌中,沙福芽孢杆菌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强,具有潜在的研究应用价值。【结论】原始森林长期累积枯枝落叶于林地土壤,富集有丰富的微生物类群,通过分离纯化,经鉴定获得两株细菌对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分解效果,可进一步发掘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森林 土壤 纤维素分解细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生理性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安明 赵海 +1 位作者 廖银章 刘克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4-329,共6页
从新西兰Rotorua热温泉中分离出一株厌氧、极端嗜热的纤维素分解细菌。该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运动。不形成芽抱。细胞单个、成对或成链,呈直杆状,宽1.0—1.2μm,长3.0—7.0μm,在纤维素琼脂滚管上70℃培... 从新西兰Rotorua热温泉中分离出一株厌氧、极端嗜热的纤维素分解细菌。该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运动。不形成芽抱。细胞单个、成对或成链,呈直杆状,宽1.0—1.2μm,长3.0—7.0μm,在纤维素琼脂滚管上70℃培养4天以后的菌落形态呈不规则状,不透明,产生淡黄色色素。发酵纤维素、一纤维二糖、葡萄糖产生氢、二氧化碳、乙醇、乙酸、微量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嗜热 厌氧 纤维素 分解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纤维分解细菌酶活性提高机理研究
3
作者 陈燕勤 曾宪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17,共4页
纤维分解细菌 N+ 离子注入前后菌株的培养滤液经 (NH4 ) 2 SO4 沉淀 ,Sephadex G- 2 5脱盐 ,Sephadex G- 75凝胶过滤及 DEAE- Sephadex A- 5 0离子交换层析。发现经 N+离子处理的菌株酶系发生变化 ,尤其是 β-葡萄糖苷酶组分增加很多 ,... 纤维分解细菌 N+ 离子注入前后菌株的培养滤液经 (NH4 ) 2 SO4 沉淀 ,Sephadex G- 2 5脱盐 ,Sephadex G- 75凝胶过滤及 DEAE- Sephadex A- 5 0离子交换层析。发现经 N+离子处理的菌株酶系发生变化 ,尤其是 β-葡萄糖苷酶组分增加很多 ,其余组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经 N+ 处理后各酶组分与 DEAE- Sephadex A- 5 0胶结合能力发生了变化 ,Hy2 所需Na Cl浓度主要为 0 .5 0 mol/ L ,而经 N+ 处理后变为从 0 .30~ 0 .5 0 mol/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纤维分解细菌 酶活性 Β-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酶 CMC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钾矿物分解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桂许维 张扬 +3 位作者 宋庆妮 陈欢欢 杨清培 栾丰刚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9-505,共7页
为探明钾矿物分解细菌在毛竹林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与溶硅解钾性能,并从毛竹林土壤中分离筛选溶硅解钾能力较强的菌株。本研究对以钾长石为唯一钾源的专性培养基分离获得的钾矿物分解细菌,采用硅钼蓝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及Salkowski比色法... 为探明钾矿物分解细菌在毛竹林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与溶硅解钾性能,并从毛竹林土壤中分离筛选溶硅解钾能力较强的菌株。本研究对以钾长石为唯一钾源的专性培养基分离获得的钾矿物分解细菌,采用硅钼蓝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及Salkowski比色法分别测定菌株的溶硅、解钾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并对兼具溶硅与解钾功能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结果表明:(1)鞭根根际土壤中的钾矿物分解细菌菌落形成数显著高于篼根根际土壤(P<0.05);(2)从毛竹根际(鞭根、蔸根)土、非根际土中分离出长势良好的钾矿物分解细菌共计102株,其中51株为功能菌株,具有溶硅能力的34株,具有解钾功能的31株,具产IAA能力的5株;兼具溶硅与解钾能力的14株,兼具溶硅、释钾及产IAA的仅有2株;钾矿物分解细菌发酵过程中pH下降值与水溶性硅相对增加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水溶性钾相对增加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 14株兼具溶硅释钾的钾矿物分解细菌中有9株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属,其余5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四折叠球菌属(Quadrisphaera)与节细菌属(Arthrobacter) 5个属。钾矿物分解细菌在毛竹林土壤中分布广泛,其中以鞭根根际土壤中数量居多,其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根系效应;兼具溶硅与解钾能力的钾矿物分解细菌物种多样性较高,以伯克霍尔德菌属为优势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钾矿物分解细菌 根际土 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分解细菌对碱化秸秆营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吉增福 景辉先 +3 位作者 刘泽庭 谢宝昌 葛殿有 赵宏坤 《当代畜禽养殖业》 1996年第7期23-24,共2页
将纤维分解细菌用于对玉米秸秆的营养转化,能使营养水平低的秸秆的营养成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粗蛋白由5.22%提高到24.62%,粗脂肪由0.67%提高到12.52%,成为可代替15—20%的混合日粮用于猪的饲料。在纤维分解细菌对玉米秸秆粉的营... 将纤维分解细菌用于对玉米秸秆的营养转化,能使营养水平低的秸秆的营养成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粗蛋白由5.22%提高到24.62%,粗脂肪由0.67%提高到12.52%,成为可代替15—20%的混合日粮用于猪的饲料。在纤维分解细菌对玉米秸秆粉的营养转化试验中,发现PH值对纤维分解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影响,并对玉米秸秆粉营养成份的改善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玉米秸秆 营养转化 纤维分解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解细菌的分离和培养不产色素的瘤胃纤维 被引量:1
6
作者 吉增福 景耀先 +3 位作者 郭丽 龚团连 尉美林 包玉珍 《当代畜禽养殖业》 1998年第1期19-20,共2页
在金黄色瘤胃纤维分解细菌人工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后,改变无机盐纤维素培养基中氮源的结构,使其中的硫酸铵变为尿素时,又由反刍动物的瘤胃内容物中分离到1株不产生金黄色素,能利用尿素氮生长繁殖,分解纤维强的无色瘤胃纤维分解细菌。
关键词 反刍动物 无色瘤胃纤维 分解细菌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纤维素分解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酶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越锋 吕玲玲 +1 位作者 张海沈 王开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16-20,共5页
[目的]从新疆某棉浆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分离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耐碱细菌,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及纤维素分解酶活性,为生物法处理碱性、纤维素含量高的废水提供菌株。[方法]采用4种特异性碱性培养基分离耐碱细菌,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其中纤... [目的]从新疆某棉浆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分离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耐碱细菌,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及纤维素分解酶活性,为生物法处理碱性、纤维素含量高的废水提供菌株。[方法]采用4种特异性碱性培养基分离耐碱细菌,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其中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对纤维素分解细菌进行初步分类鉴定,采用DNS法对其进行酶活测定。[结果]从各类样品中分离出50株耐碱细菌,筛选出12株纤维素分解细菌,其中有7株芽孢杆菌(Bacillus)、2株涅斯捷连科氏菌(Nesterenkonia)、1株耐盐短杆菌(Brevibacterium halotolerans)、1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1株另类希灭氏菌(Alishewanella),大部分菌株的最适pH为11~12,且具有良好的耐盐性和纤维素分解酶活力。菌株49228和49239分别与Nesterenkonia flava CAAS 251(T)、Pseudomonas indoloxydans IPL-1(T)的最大相似性为97.71%和98.5%,疑似为潜在的新物种。[结论]该结果初步明确了棉浆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碱性细菌为优势种群,嗜碱纤维素分解菌的获得可为生化法处理纤维素含量高的碱性废水处理提供优势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浆废水 纤维素分解细菌 筛选 鉴定 嗜碱细菌 酶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对羊瘤胃纤维分解细菌的影响
8
作者 吉增福 景耀先 +1 位作者 赵宏坤 李光辉 《当代畜禽养殖业》 1996年第6期17-18,共2页
反刍动物的瘤胃内容物中,共生着多种微生物群体。对植物中的主要组成成份——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消化和营养成份的转化具有极重要的功能。其中瘤胃纤维分解细菌的存在和数量的变化,对营养转化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反刍... 反刍动物的瘤胃内容物中,共生着多种微生物群体。对植物中的主要组成成份——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消化和营养成份的转化具有极重要的功能。其中瘤胃纤维分解细菌的存在和数量的变化,对营养转化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反刍动物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瘤胃 纤维分解细菌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中纤维素分解性细菌的分离筛选试验
9
作者 孙雨 王美君 卜仕金 《山东畜牧兽医》 2008年第5期8-1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牛粪中纤维素分解性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与临床意义。实验内容包括:到奶牛场随机采取10份粪便作为样品,然后对其进行细菌学检验以鉴定该细菌、分析该细菌与反刍动物营养的关系,并进一步对其做了药敏试验鉴定。经鉴定该... 本文主要介绍了牛粪中纤维素分解性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与临床意义。实验内容包括:到奶牛场随机采取10份粪便作为样品,然后对其进行细菌学检验以鉴定该细菌、分析该细菌与反刍动物营养的关系,并进一步对其做了药敏试验鉴定。经鉴定该菌对头孢呱哃、头孢唑啉、氟哌酸、丁胺卡那等药物比较敏感,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大量杀死该类细菌,从而引起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疾病。同时本实验还使用无机盐纤维素培养基从牛粪中分离出了此类细菌。该实验的细菌分离方法以及药敏实验的结果在反刍动物的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细菌 分离筛选 药敏实验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磷转化细菌与水体磷形态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冯胜 秦伯强 高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8-436,共9页
太湖水体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与磷转化细菌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太湖水体中总磷和活性磷的含量分别为0.113mg/L和0.011mg/L;无机磷和有机磷分解菌在底泥中达6.73×105cells/g,而在水体中仅为71cells/ml,且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根... 太湖水体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与磷转化细菌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太湖水体中总磷和活性磷的含量分别为0.113mg/L和0.011mg/L;无机磷和有机磷分解菌在底泥中达6.73×105cells/g,而在水体中仅为71cells/ml,且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分离筛选了3株有代表性的无机磷转化菌和7株占优势的有机磷分解菌.3株无机磷转化菌经鉴定分别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假单孢菌(Pseudomonassp.)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比较接近.而7株有机磷分解菌则分别与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giens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芽孢杆菌(Bacillussp.)、无芽孢杆菌(Bacteriumsp.)、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oxydans)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simples)接近;太湖水体中磷分解细菌主要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对细菌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无机磷分解细菌对太湖水体活性磷的贡献显著大于有机磷分解细菌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细菌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菌降低白肋烟叶TSNA 被引量:2
11
作者 KATSUYA S KOGA K +4 位作者 SAITO H 吴晓芸(翻译) 曹建平(校译) 康婧(校译) 赵百东(校译)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TSNA 烟叶 亚硝酸盐 烟草植株 分解细菌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肠道新细菌适应人体果蔬摄入
12
作者 童彤(摘译)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7期49-49,共1页
近日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人类肠道细菌——Monoglobus pectinilyticus,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生物生态学顶级学术期刊(The ISME Journal)2019年2月刊上。这是第一个果胶降解的特殊细菌,专门分解植物中难以消化的物... 近日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人类肠道细菌——Monoglobus pectinilyticus,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生物生态学顶级学术期刊(The ISME Journal)2019年2月刊上。这是第一个果胶降解的特殊细菌,专门分解植物中难以消化的物质,表明人类肠道微生物群正在进化,以适应人体对富含纤维物质的食用。研究人员指出,果胶是一种膳食纤维,在猕猴桃、西红柿等常见果蔬中占植物细胞壁的40%左右。由于缺乏专门的果胶分解细菌,截至目前人们对于果胶的降解过程了解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细菌 新西兰 果蔬 摄入 纤维物质 分解细菌 降解过程 生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制作堆肥的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国强 《农村新技术》 2015年第6期52-53,共2页
一、堆肥的原料制作堆肥的原料,按其性质可大概分为3类。(1)基本材料,即不易分解的物质,如各种秸秆、杂草、落叶、藤蔓、泥炭、蔬菜垃圾、厨余等。(2)促进分解的物质,一般为含氮较多和富含高温纤维分解细菌的物质,如污水、
关键词 堆肥 畜禽粪便 制作 纤维分解细菌 物质 原料 秸秆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制作堆肥的方法
14
作者 黄国强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2期208-208,共1页
制作堆肥的原料,按其性质一般可大概分为3类。基本材料,即不易分解的物质,如各种作物秸杆、杂草、落叶、藤蔓、泥炭、垃圾,蔬菜垃圾,厨余等。促进分解的物质,一般为含氮较多和富含高温纤维分解细菌的物质,如污水、蚕砂、马粪、... 制作堆肥的原料,按其性质一般可大概分为3类。基本材料,即不易分解的物质,如各种作物秸杆、杂草、落叶、藤蔓、泥炭、垃圾,蔬菜垃圾,厨余等。促进分解的物质,一般为含氮较多和富含高温纤维分解细菌的物质,如污水、蚕砂、马粪、羊粪、老堆肥及草木灰、石灰等。吸收性强的物质,在堆积过程中加入少量泥炭、细泥土及少量的过磷酸钙或磷矿粉,可防止和减少氨的挥发,提高堆肥的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畜禽粪便 制作 纤维分解细菌 作物秸杆 堆积过程 过磷酸钙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三菱重工机电系统公司开发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
15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0-380,共1页
日本三菱重工机电系统公司开发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采用该技术制备的设备被命名为“二相式活性污泥系统”。二相式活性污泥系统是将排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分解处理后,分别放到两个曝气池中。即将仅有细菌容易繁殖的环境作为第一... 日本三菱重工机电系统公司开发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采用该技术制备的设备被命名为“二相式活性污泥系统”。二相式活性污泥系统是将排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分解处理后,分别放到两个曝气池中。即将仅有细菌容易繁殖的环境作为第一池,而有细菌和微型生物加入的为第二池。在第一池中,细菌可在不被微型生物捕食的情况下分解有机物。这样会有大量细菌从第一池流人第二池,使捕食、分解细菌的微型生物高效繁殖。新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细菌和微型生物各自的分解和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技术 机电系统 三菱重工 开发 日本 活性污泥系统 分解细菌 微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高效新菌株的筛选及应用的研究”通过鉴定
16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25-25,共1页
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用高效新菌株的筛选及应用的研究”于1995年11月13日通过鉴定.
关键词 新菌株 纤维素分解细菌 生物学性状 科技攻关 生物复合肥料 开发前景 计划项目 生理功能 发酵制备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潜行剥离术治疗腋臭210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150-1150,共1页
腋臭是腋窝大汗腺分泌出特殊有机物经细菌分解而产生的臭味.大部分有家族史,与遗传有关。黑种人多于黄种人。其治疗方式较多:潜行剥离法、菱形切除、吸脂术、S形皮瓣法、Z形皮瓣法、激光、电干燥、注射无水乙醇等药物、外擦药物。目... 腋臭是腋窝大汗腺分泌出特殊有机物经细菌分解而产生的臭味.大部分有家族史,与遗传有关。黑种人多于黄种人。其治疗方式较多:潜行剥离法、菱形切除、吸脂术、S形皮瓣法、Z形皮瓣法、激光、电干燥、注射无水乙醇等药物、外擦药物。目前潜行皮瓣剥离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我院应用改良潜行剥离术治疗腋臭210例并进行12个月追踪、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行剥离术 治疗方式 改良式 腋臭 注射无水乙醇 外擦药物 皮瓣法 细菌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人的口腔护理
18
作者 张志连 卢淑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89年第3期120-,127,共2页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做得不彻底,会使大量的细菌在口腔内生长、繁殖。我们进行了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24人次,其中生长变形杆菌12次,肺炎克雷伯氏菌4次,阴沟肠杆菌5次,葡萄球菌3次。这些细菌分解大量碳水化合物,产酸、发...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做得不彻底,会使大量的细菌在口腔内生长、繁殖。我们进行了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24人次,其中生长变形杆菌12次,肺炎克雷伯氏菌4次,阴沟肠杆菌5次,葡萄球菌3次。这些细菌分解大量碳水化合物,产酸、发酵,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即可发生牙周炎、腮腺炎、口腔溃疡、严重者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以致引起肺部感染,直接或间接危及病人生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口腔与专科疾病的关系 1.与昏迷的关系:昏迷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病理状态,表现为意识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等功能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意识丧失。①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唾液不能主动咽下或吐出,积存在口腔内。②留置胃管、气管切开,有的病人张口呼吸、吸氧者,口腔水分不断丧失,使唾液内的粘液素附着在口内各个部位,形成一层光滑透明的膜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护理 神经外科病人 阴沟肠杆菌 专科疾病 留置胃管 粘液素 昏迷病人 肺炎克雷伯氏菌 气管切开 细菌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decomposition of rock phosphate containing pyrites by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被引量:2
19
作者 池汝安 肖春桥 +2 位作者 黄晓慧 王存文 吴元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170-175,共6页
Leaching soluble phosphorus from rock phosphate containing pyrites by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f.) is feasible,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as follows. Pyrites are oxidized by A.f. to produce H_2SO_4 and Fe... Leaching soluble phosphorus from rock phosphate containing pyrites by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f.) is feasible,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as follows. Pyrites are oxidized by A.f. to produce H_2SO_4 and FeSO_4; the rock phosphate is decomposed by H_2SO_4, forming soluble phosphorus compounds; and Fe2+ from FeSO_4 is oxidized to Fe^3+, providing energy for the growth of A. f.. In this process, as H_2SO_4 is produced in the reaction, an acidic condition in the culture medium is formed, which benefits the growth of A. f. and aids both continuous oxidation of pyrites and leaching of soluble phosphorus from rock phosphate. The fraction of phosphorous leached can reach the largest in the presence of 1.0 g/L Fe^3+, 200 mg/L Mg^2+ and 400 mg/L NH_4^+. The optimal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n the fraction of phosphorous leached are as follows: the volume fraction of inocula of A. f., the mass ratio of pyrites to rock phosphate and the pH value are in ranges of 5%-25%, 3:1-5:1 and 1.8-2.2,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eomposition rock phosphate PYRITES 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解生活垃圾制氢气和肥料
20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 细菌分解 氢气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