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锥形束CT分析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片的最佳拍摄角度 被引量:1
1
作者 韦健 万盼 +1 位作者 马威 丁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分角线法拍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片的适宜角度。方法选取198例患者锥形束CT(CBCT)资料,测量左、右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之间距离、腭顶至上颌牙合平面高度、双侧上颌前磨牙和磨牙连线与左右第一磨牙连线所成角度(记其余角... 目的探讨分角线法拍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片的适宜角度。方法选取198例患者锥形束CT(CBCT)资料,测量左、右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之间距离、腭顶至上颌牙合平面高度、双侧上颌前磨牙和磨牙连线与左右第一磨牙连线所成角度(记其余角为角1)。记颧骨或颧弓最下缘为点a,腭顶为点b,腭根根尖为点c。分别测量点a、b连线与水平面所成夹角(角2)、点a、c连线与水平面所成夹角(角3)以及点b、c连线与水平面所成夹角(角4)。结果左、右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之间距离均值为(40.48±2.05)mm;腭顶至上颌牙合平面高度均值为(20.28±2.12)mm;角1、2、3、4的均值分别为(15.83±4.95)°、(11.75±3.71)°、(21.66±6.22)°和(-2.62±7.17)°。各测量指标均值在男女性别分组及年龄分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拍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片时,X线管的最适宜水平角度是16°左右;最适宜垂直角度范围是-3°~22°左右,理论最佳投照角度为22.5°,与国内口腔放射影像学教科书中推荐值(30°)有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片 分角线投照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韩超 高安天 +3 位作者 王铁梅 花凌晨 李厚轩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24例牙周炎牙周治疗患者及 24例牙体牙髓科根管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和分角线投照,分别测量数字式根尖片上沿牙长轴方向的牙体长度(L)及釉牙骨质... 目的:探讨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24例牙周炎牙周治疗患者及 24例牙体牙髓科根管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和分角线投照,分别测量数字式根尖片上沿牙长轴方向的牙体长度(L)及釉牙骨质界牙体宽度(W),按照牙位分为前牙+上颌磨牙组和下颌磨牙组,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配对 t 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比较2种投照技术2次投照的差异。结果:虽然两种投照技术前后2次投照的牙体长度及宽度的配对 t 检验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但是与分角线投照技术相比,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平行投照技术所得到的前后两次根尖片上的牙体长度和宽度的组内相关系数更高。结论:改良式硅橡胶印模定位投照技术是一种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的根尖片投照技术,适用于需要进行纵向定量对比的各类口腔科疾病诊断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印模 平行投照技术 分角线投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三次代数曲面(连载No.6)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谷新 《图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91-96,共6页
6 环索线环索线在工程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该曲线的研究大约始于18世纪中叶,曾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6.1 曲线的基本构成方法及方程在直角坐标系OXY中给出一定点F,过F作动直线l,以PO为半径作圆k<sub>2</sub>,直线l交k<... 6 环索线环索线在工程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该曲线的研究大约始于18世纪中叶,曾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6.1 曲线的基本构成方法及方程在直角坐标系OXY中给出一定点F,过F作动直线l,以PO为半径作圆k<sub>2</sub>,直线l交k<sub>2</sub>于点M,N,它们的轨迹k<sub>3</sub>为环索线(图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线 代数曲面 No.6 坐标系 对应边 参数方程 出点 构成方法 工程图学 分角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八四年山东省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数学试题及解答
4
《成人教育》 1985年第1期22-25,19,共5页
说明: 职工高校(包括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的财经类考生只做一至六题,满分100分;职工高校(包括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的理工类考生一至八题全做,满分120分。一、填空(本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关键词 成人高等学校 职工大学 线方程 理工类 截距 校门口 形面积 仿 已知参数 分角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