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雾化分裂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允中 陈振华 黄培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4-467,共4页
为要深入了解和有效控制多级雾化过程,采用观察和摄影手段对液体多级雾化的分裂模式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粘性液体还是非粘性液体,多级雾化过程均可有3种分裂方式,即滴状分裂、纤维状分裂和膜状分裂,并且随着雾化... 为要深入了解和有效控制多级雾化过程,采用观察和摄影手段对液体多级雾化的分裂模式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粘性液体还是非粘性液体,多级雾化过程均可有3种分裂方式,即滴状分裂、纤维状分裂和膜状分裂,并且随着雾化条件的改变,3种分裂方式可以相互转化,其临界流量与雾化气压、旋转盘转速等多级雾化工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雾化 分裂模式 临界流界 金属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束分裂模式检测下的太赫兹稀疏信道估计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君钦 刘小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55-3461,共7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共同稀疏信道支持的理想假设的宽带信道估计方案中阵列增益严重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波束分裂模式检测的信道估计改进方案。建立具有时延-相控模拟的混合预编码的宽带太赫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通过波束分裂效应... 针对现有的基于共同稀疏信道支持的理想假设的宽带信道估计方案中阵列增益严重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波束分裂模式检测的信道估计改进方案。建立具有时延-相控模拟的混合预编码的宽带太赫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通过波束分裂效应估计出信道分量的物理方向,检测出不同子载波的信道支持度,实现每个信道分量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其它信道估计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减少了导频开销,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鲁棒性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增益 波束分裂模式检测 混合预编码 太赫兹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波束分裂效应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组合对体外扩增造血干/祖细胞分裂模式选择的影响
3
作者 朱雪君 蔡海波 谭文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2-707,共6页
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s)体外扩增过程中,HSPCs的命运取决于HSPCs的对称或不对称分裂,而HSPCs分裂模式的选择与细胞因子有关。为此,以脐带血CD34^(+)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SCF+TPO+FL(STF)、SCF+IL-3+IL... 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s)体外扩增过程中,HSPCs的命运取决于HSPCs的对称或不对称分裂,而HSPCs分裂模式的选择与细胞因子有关。为此,以脐带血CD34^(+)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SCF+TPO+FL(STF)、SCF+IL-3+IL-6(S36)和SCF+TPO+FL+IL-6(STF6)三种细胞因子组合进行体外扩增,分析了CD34^(+)细胞扩增倍数、扩增后CD34^(+)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等HSPCs扩增特性;并以CD34^(+)CD48-细胞的含量、Numb在子细胞中的分布以及numb和musashi-2的基因表达水平为评价指标,多角度评价细胞因子组合对HSPCs的分裂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S36相比,STF和STF6均能够通过显著增加HSPCs自我更新的对称分裂比例提高HSPCs的体外扩增效果和集落形成能力。该研究结果可为HSPCs体外扩增过程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细胞因子 体外扩增 分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微环腔模式分裂效应角度传感器
4
作者 黄世豪 董永超 +2 位作者 张帅 徐高平 王晗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共8页
提出并仿真实现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微环腔模式分裂效应的角度传感方法。通过对微环腔内径进行正弦调制,能够有效控制模式分裂的形成和调整其大小。仿真结果显示,在微环腔转动时,耦合输出的反射谱发生规律性偏移,且在周期性角度内呈现唯... 提出并仿真实现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微环腔模式分裂效应的角度传感方法。通过对微环腔内径进行正弦调制,能够有效控制模式分裂的形成和调整其大小。仿真结果显示,在微环腔转动时,耦合输出的反射谱发生规律性偏移,且在周期性角度内呈现唯一性,在间隔周期角度时呈现出重复性,结合这两个规律性质可实现在全周角范围内的角度传感。此外,研究还探讨了调制幅度和微腔外径对角度传感性能的影响。在调制幅度为2.5~400 nm的范围内,随着调制幅度的增大,角度传感灵敏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调制幅度为200 nm时达到最大,角度传感灵敏度为0.081/°。同样,在外径为2.8~3.6μm的范围内,随着外径的增加,角度传感灵敏度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并在外径为3.1μm时达到最大值,角度传感灵敏度为0.115/°。所设计的传感装置结构紧凑、易于集成,制造成本低,具备抗电磁干扰以及抗环境干扰能力,适用于精密传感和微纳设备的集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传感 回音壁模式 光子晶体微环腔 模式分裂效应 反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模式分裂的模式匹配算法
5
作者 张凌宇 刘国华 +3 位作者 褚兵义 王聪 麻会东 苑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196-201,共6页
模式匹配就是在作为输入的模式中有对应语义关系的元素间产生一个映射.为了提高模式匹配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式匹配方法——源模式分裂模式匹配算法.它可以解决标准模式匹配难以解决的问题:1)源模式的某一个属性和多个目标模式的... 模式匹配就是在作为输入的模式中有对应语义关系的元素间产生一个映射.为了提高模式匹配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式匹配方法——源模式分裂模式匹配算法.它可以解决标准模式匹配难以解决的问题:1)源模式的某一个属性和多个目标模式的多个属性之间建立匹配关系;2)表格中的不同元组对应其他表格同一元组的不同属性值的匹配.在匹配过程中,该方法先搜索种类型属性,然后根据种类型属性建立选择条件,最后把源模式进行分裂形成视图,再重新生成候选匹配集合,从而提高模式匹配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映射 数据集成 模式分裂模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频标部分充填介质微波腔模式分裂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昱 吕善伟 冯克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9-1202,1283,共5页
给出圆柱形谐振腔在部分充填圆环形介质时模式的解析分析方法,并根据介质接触面上所满足的导纳匹配条件,推导出微波腔中TE011模和TM111模的本征方程,由于介质的存在导致两个方程不同,使均匀腔中原本为简并模的TE011、TM111模谐振频率发... 给出圆柱形谐振腔在部分充填圆环形介质时模式的解析分析方法,并根据介质接触面上所满足的导纳匹配条件,推导出微波腔中TE011模和TM111模的本征方程,由于介质的存在导致两个方程不同,使均匀腔中原本为简并模的TE011、TM111模谐振频率发生差异,即出现了模式分裂现象;并采用数值算法分别计算了不同介电常数、不同位置、不同厚度的圆环介质对于TE011模、TM111模谐振频率及两模式分裂程度的影响,得到有益的结论,对消除微波腔中简并模式的干扰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解决了氢原子频标小型微波腔设计中TM111模模式抑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充填 圆柱形微波腔 TE011模 TM111模 模式分裂 氢原子频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大气扩散粒子分裂(ADPS)模式
7
作者 周伯生 李宗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77-384,共8页
本文描述了基于PIC方法的三维大气扩散粒子分裂(ADPS)模式,并用解析解和1988年的广州地区现场观测资料验证了本模式.模式根据局地均匀和定常假设引入大粒子概念、烟团扩散原理和大粒子分裂技术,并运用了嵌套网格.ADPS模式用于模拟气态... 本文描述了基于PIC方法的三维大气扩散粒子分裂(ADPS)模式,并用解析解和1988年的广州地区现场观测资料验证了本模式.模式根据局地均匀和定常假设引入大粒子概念、烟团扩散原理和大粒子分裂技术,并运用了嵌套网格.ADPS模式用于模拟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散布,同时也具备模拟TSP扩散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扩散 粒子 分裂模式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压力诱导强耦合光机械腔中的简正模式分裂和冷却(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华俊 米贤武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在解析边带机制下用量子郎之万方程研究一种由辐射压力与驱动Fabry-Perot光学腔相耦合而产生的光机械动力学行为。随着输入激光功率的增加,振子的涨落光谱呈现简正模式分裂的现象,并且结果和实验相符合。也推导了有效机械阻尼和共振频... 在解析边带机制下用量子郎之万方程研究一种由辐射压力与驱动Fabry-Perot光学腔相耦合而产生的光机械动力学行为。随着输入激光功率的增加,振子的涨落光谱呈现简正模式分裂的现象,并且结果和实验相符合。也推导了有效机械阻尼和共振频移。红移边带导致了机械模的冷却,蓝移边带引起了机械模的放大。此外,引入一种近似机制来研究振子的冷却。由于简正模式分裂和基态冷却都要求在解析边带机制下,这就需要考虑简正模式分裂是否会影响到振子的冷却。同时也讨论了操控基态冷却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阻尼 模式分裂 辐射压力 强耦合 冷却 压力诱导 FABRY-PEROT 动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模分裂式正交偏振双频He-Ne激光器
9
作者 朱钧 杨风雷 +3 位作者 陈钰清 王静环 陈根生 何友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在激光器谐振腔中放入单轴石英晶体,由于石英晶体对o光和e光的折射率的不同,所以,在同一谐振腔中o光和e光有不同的光程和谐振频率.将其称之为模式分裂效应.利用这一效应可以制成频率达几十兆赫兹的双频激光器.针对原有理论与... 在激光器谐振腔中放入单轴石英晶体,由于石英晶体对o光和e光的折射率的不同,所以,在同一谐振腔中o光和e光有不同的光程和谐振频率.将其称之为模式分裂效应.利用这一效应可以制成频率达几十兆赫兹的双频激光器.针对原有理论与实验结果之间的某些差异,建立了一套分析该种类型双频激光器的理论.根据所建立的理论着重分析了谐振腔光轴与晶轴夹角α对激光器频差的影响.并绘出了He-Ne激光管L<150nm和150nm<L<200nm两种情况时α对频差Δυ的关系曲线.所得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讨论了这两种情况下α一定时He-Ne激光器所能达到的最大频差.提出了一套设计高频差、高增益双频He-Ne激光管的方法,并实际制作了38MHz和65MHz的双频He-Ne激光管,理论计算的频差与实测频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 正交偏振 模式分裂 氦氖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岔结构处双乳液滴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10
作者 刘赵淼 孙超 +1 位作者 逄燕 王翔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4-1222,共9页
复合液滴在化工、医药和生物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尺寸以及壳层厚度是复合液滴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特征参数,研究复合液滴的动力学特性对建立相应的操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复合液滴的按需制备.采用微流控技术制备了Y形... 复合液滴在化工、医药和生物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尺寸以及壳层厚度是复合液滴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特征参数,研究复合液滴的动力学特性对建立相应的操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复合液滴的按需制备.采用微流控技术制备了Y形和T形两种分岔结构,研究了双重乳化液滴(双乳液滴)在分岔结构处的流动行为.根据内、外液滴的分裂次数,将流动模式划分为二次分裂、一次分裂和不分裂3种.分析了流动模式的转变规律以及液滴长度对流动模式转变的影响,通过内、外液滴延伸长度、颈部宽度和缝隙宽度等特征参数的演化过程,将液滴运动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不分裂模式下为挤压、过渡和恢复,一次分裂以及二次分裂模式下为挤压、过渡和断裂,并讨论了相应的动力学机制.发现液滴长度的增加能有效降低液滴与通道之间的间隙宽度,导致双乳液滴所受的挤压力与剪切力增加,有利于液滴的分裂.基于比较成熟的单乳液滴理论,分别建立了内、外液滴的临界分裂条件,T形分岔结构的分裂临界线高于Y形,并进一步构建了内、外液滴毛细数和初始长度决定的流动模式分布图,可以很好地划分不同模式的分布区域,对于调控双乳液滴特性参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乳液滴 动力学特性 分裂模式 临界条件 通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丽娟 王友亮 杨晓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8-204,共7页
哺乳动物表皮中包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表皮干细胞,它们共同维持了表皮组织结构的稳态并在皮肤创伤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表皮干细胞具备干细胞两大基本特征:自我更新和分化,两者间平衡的破坏通常是皮肤肿瘤和其他皮肤疾病的根源。文章着... 哺乳动物表皮中包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表皮干细胞,它们共同维持了表皮组织结构的稳态并在皮肤创伤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表皮干细胞具备干细胞两大基本特征:自我更新和分化,两者间平衡的破坏通常是皮肤肿瘤和其他皮肤疾病的根源。文章着重叙述了表皮干细胞存在的证据、两大基本特征、分裂模式、调节表皮干细胞的信号通路以及维持其稳态的微观和宏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自我更新 分化 分裂模式 信号通路 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的三维水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启南 陈永平 +1 位作者 张金善 龚政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6,共9页
建立了一个基于σ变换和内外模式分裂技术三维水流数学模型 ,采用有限节点法 (平面 )和变步长差分法 (σ向 )对方程进行了离散 ;通过风生流和环岛水流两个理论模式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校验 ,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杭州湾的三维水流数值模拟中 ,... 建立了一个基于σ变换和内外模式分裂技术三维水流数学模型 ,采用有限节点法 (平面 )和变步长差分法 (σ向 )对方程进行了离散 ;通过风生流和环岛水流两个理论模式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校验 ,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杭州湾的三维水流数值模拟中 ,效果良好。所建模型垂向分辨率高、简单实用 ,易于编程 ,可应用于河口、海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流数值模拟 σ变换 有限节点法 变步长差分法 杭州湾 内外模式分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水沙数值模拟中紊流随机理论应用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新周 窦希萍 +1 位作者 王惠民 许慧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9,共7页
在平面上采用一般曲线坐标,在垂向上采用σ-坐标变换,用模式分裂法求解自由面水位,采用窦国仁紊流随机理论[1]构建紊流随机模型下的水流泥沙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方程,并针对水工构筑物附近水流运动特点,采用动水压力校正法... 在平面上采用一般曲线坐标,在垂向上采用σ-坐标变换,用模式分裂法求解自由面水位,采用窦国仁紊流随机理论[1]构建紊流随机模型下的水流泥沙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方程,并针对水工构筑物附近水流运动特点,采用动水压力校正法求解耦合的压力和速度场,在泥沙起动流速里考虑了垂向流速的影响,把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基于Boussinesq假设的紊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在同等计算条件下,基于紊流随机理论的紊流模型有更精确的模拟效果,能较好的反映三维水流泥沙的运动和输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水压力校正 紊流随机理论 模式分裂 SIMPLE算法 Boussinesq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腔中的相位调制光机械动力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华俊 米贤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74-1483,共10页
研究了Fabry-Perot光学腔中包含一个光学参量放大器来增强腔场与机械振子之间的耦合的光机械动力学行为.在解析边带机制下用量子郞之万方程具体研究了振子的涨落光谱、光学多稳态行为、机械阻尼与修正共振频移和基态冷却.通过数值解讨... 研究了Fabry-Perot光学腔中包含一个光学参量放大器来增强腔场与机械振子之间的耦合的光机械动力学行为.在解析边带机制下用量子郞之万方程具体研究了振子的涨落光谱、光学多稳态行为、机械阻尼与修正共振频移和基态冷却.通过数值解讨论了辐射压力诱导机械振子和腔场的稳态振幅所展现的光学多稳态行为,同时也分析了辐射压力引起的修正共振频移和机械阻尼与参量增益、输入激光功率和参量相位这三个因素的关系.此外,随着调节泵浦场的参量相位,振子的涨落光谱呈现简正模式分裂.通过精确求解最终有效声子数论证了基态冷却.结果表明,机械振子的冷却由初始浴温度、机械品质因数和参量相位这个三个因素控制.参量相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来操控非线性光机械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光机械 辐射压力 光学多稳态 简正模式分裂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环形振荡滤波器及其应用
15
作者 唐志杰 王永胜 +3 位作者 徐海峰 梁培斯 桑明煌 张祖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1-344,共4页
采用标准单模光纤和光纤耦合器构造了单环形振荡滤波器和Mach-Zehnder环形振荡滤波器,推导并分析了两种光纤环形振荡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单环形振荡滤波器腔内振荡模式线宽和精细度,Mach-Zehnder环形振荡滤波器中模式分裂现象,以及腔内损... 采用标准单模光纤和光纤耦合器构造了单环形振荡滤波器和Mach-Zehnder环形振荡滤波器,推导并分析了两种光纤环形振荡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单环形振荡滤波器腔内振荡模式线宽和精细度,Mach-Zehnder环形振荡滤波器中模式分裂现象,以及腔内损耗对它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线宽 精细度 模式分裂 单纵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ne under triaxial extension with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16
作者 MA Chun-de TAN Guan-shuang +2 位作者 YANG Wen-yuan KANG Zi-hao ZHANG Gui-y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6期2195-2207,共13页
After excavation,som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is in a state of triaxial extension,exhibiting tensile or shear fracture modes.To study the energy mechanism of tensile fracture turning to shear fracture,a series of... After excavation,som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is in a state of triaxial extension,exhibiting tensile or shear fracture modes.To study the energy mechanism of tensile fracture turning to shear fracture,a series of triaxial exten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sandstone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s of 10,30,50 and 70 MPa.Elastic energy and dissipated energy were separated by single unloading,the input energy u_(t),elastic energy u_(e),and dissipated energy u_(d)at different unloading stress level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integrating stress−strain curv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ensile cracks dominate fracture under lower confining pressure(10 MPa),and shear crack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fracture as confining pressure increases(30,50 and 70 MPa).Based on the phenomenon that u_(e)and u_(d)increase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u_(t),a possible energy 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fracture mode transition under triaxial extension was proposed.In addition,it was found that peak energy storage capacity is more sensitive to confining pressure compared to elastic energy convers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xial extension energy distribution fracture mode energy dissipation energy stor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