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时制,时态和情态条件触发的作格—分裂现象探讨
1
作者
鲁曼
陈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06,共4页
由时制,时态和情态(TAM)因素触发的作格—分裂系统在作格语言中倍受关注。其中影响参数理论,给物性参数理论以及视点角度和自然关注点理论极具代表性。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倾向于Delancey,认为在许多语言中主格和绝对格与动词的一...
由时制,时态和情态(TAM)因素触发的作格—分裂系统在作格语言中倍受关注。其中影响参数理论,给物性参数理论以及视点角度和自然关注点理论极具代表性。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倾向于Delancey,认为在许多语言中主格和绝对格与动词的一致关系是一种"视点"的类别标志,即说话者描述事件的角度。作格—分裂系统中格标记的模式反映了最自然的视点与关注点之间的冲突。但同时指出,对作格—分裂现象的探讨不应排除语法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
格
-
分裂
影响参数
给物性参数
视点和关注点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互补性的质疑
被引量:
3
2
作者
萧九根
田赟宗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5期189-192,共4页
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及物分析与作格分析是对同一小句的不同角度的分析方法。就像对同一图形从一个角度看是内凹的,从另一角度看是中凸的一样。进而得出,对所有的语言人们都可以进行作格分析和及物分析。而张水云在此...
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及物分析与作格分析是对同一小句的不同角度的分析方法。就像对同一图形从一个角度看是内凹的,从另一角度看是中凸的一样。进而得出,对所有的语言人们都可以进行作格分析和及物分析。而张水云在此基础上认为“:作格分析是以及物分析为基础的分析,它是对及物分析的补充。”本文认为,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及物分析只适用于主格-宾格语言,作格分析只适用于作格-通格语言,两种方法不能交错使用。有些语言能使用两种分析方法,是因为其本身是宾格、作格混合语言(分裂作格),如英语、汉语。即使如此,也只能根据小句的性质分别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分析
作
格
分析
宾
格
语言
作
格
语言
分裂作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制,时态和情态条件触发的作格—分裂现象探讨
1
作者
鲁曼
陈姻
机构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文摘
由时制,时态和情态(TAM)因素触发的作格—分裂系统在作格语言中倍受关注。其中影响参数理论,给物性参数理论以及视点角度和自然关注点理论极具代表性。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倾向于Delancey,认为在许多语言中主格和绝对格与动词的一致关系是一种"视点"的类别标志,即说话者描述事件的角度。作格—分裂系统中格标记的模式反映了最自然的视点与关注点之间的冲突。但同时指出,对作格—分裂现象的探讨不应排除语法因素。
关键词
作
格
-
分裂
影响参数
给物性参数
视点和关注点参数
Keywords
Ergative - split
Effective parameters
Transitivity parameters
parameters of natural view point and attention flow assignments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互补性的质疑
被引量:
3
2
作者
萧九根
田赟宗
机构
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5期189-192,共4页
文摘
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及物分析与作格分析是对同一小句的不同角度的分析方法。就像对同一图形从一个角度看是内凹的,从另一角度看是中凸的一样。进而得出,对所有的语言人们都可以进行作格分析和及物分析。而张水云在此基础上认为“:作格分析是以及物分析为基础的分析,它是对及物分析的补充。”本文认为,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及物分析只适用于主格-宾格语言,作格分析只适用于作格-通格语言,两种方法不能交错使用。有些语言能使用两种分析方法,是因为其本身是宾格、作格混合语言(分裂作格),如英语、汉语。即使如此,也只能根据小句的性质分别使用。
关键词
及物分析
作
格
分析
宾
格
语言
作
格
语言
分裂作格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时制,时态和情态条件触发的作格—分裂现象探讨
鲁曼
陈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互补性的质疑
萧九根
田赟宗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