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强化栽培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杨志根
刘金弟
-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73-1573,1608,共2页
-
文摘
观察不同移栽叶龄对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的影响,分析了各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关系,明确了移栽叶龄增加1叶,分蘖叶位提高1个;各蘖位分蘖数也有所不同,成穗率以1次分蘖为最高,其次是2次分蘖,3次分蘖成穗为最低。
-
关键词
强化栽培
分蘖发生
成穗规律
-
分类号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玉米分蘖原因和防治方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逯秀然
-
机构
赤峰市松山区农牧业局
-
出处
《现代农业》
2010年第12期56-56,共1页
-
文摘
一、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部位
1.分蘖时间
玉米分蘖最早发生在发芽出苗期,在穗花期以后发生的分蘖一般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可不必防治。大多数情况下玉米分蘖发生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左右,正是玉米对水肥敏感的生长时期,所以对玉米以后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十分不利。
-
关键词
分蘖发生
防治方法
玉米
原因
生长时期
出苗期
喇叭口
时间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 3
-
-
作者
别家新
-
机构
湖北洪湖市瞿家湾农机站
-
出处
《农学学报》
1997年第10期28-29,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影响小麦分蘖发生及其成穗的因素,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质地的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肥料运筹不当由于早期速效肥的不足,导致小麦3~4叶期苗势不壮,是麦苗第一叶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点田块中,除有机肥外,每1000平方米施40~50公斤碳酸氢铵作基肥,比对照田分蘖期提前3~6天,第一叶位分蘖增加7.
-
关键词
小麦
施肥水平
分蘖成穗率
基本苗
大面积
速效肥
肥料运筹
根系发育
分蘖发生
土壤质地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田间水分处理对龙须草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喻夜兰
邹冬生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生态系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75-79,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科委"星火西进工程"重点课题(湘计高技[2000]862)。
-
文摘
就龙须草草地不同田间持水量和不同淹水时期对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保持龙须草草地田间持水量在70%~80%有利于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而田间持水量过高(90%~100%)或过低(40%~50%)都不利于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龙须草生育过程中,大田淹水不利于龙须草分蘖发生、叶片生长和产量形成,尤其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淹水产生的不利影响程度最为严重。
-
关键词
田间持水量
大田淹水
龙须草
分蘖发生
叶片生长
产量形成
-
Keywords
soil-water content
water-logging
Eulaliopsis binata
tiller emergency
leaf growth
yield formation
-
分类号
S56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新美洲星与庄福星在当前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朱永平
-
机构
安徽省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3期400-400,共1页
-
文摘
2011年10月以来,雨水偏多,土壤墒情好,气温正常偏高。大部分农户旱茬田播种的小麦因受以往干旱年份的影响,在10月12日前后抢墒播种,而且播种量偏大,由于一播全苗,导致基本苗过大,加之气温偏高,大部分田块田间苗情呈现旺长势头。截至11月中旬。很多田块的麦苗已有5张叶片,有2个以上的分蘖发生,株型直立,叶片窄长,叶色偏淡,部分田块麦苗已经封行。如不及时采取控旺促壮措施,在越冬前就可能出现旺长倒苗以及年前拔节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早播小麦严重减产。
-
关键词
小麦生产
美洲星
应用
福星
抢墒播种
土壤墒情
干旱年份
分蘖发生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农欣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07年第5期6-7,共2页
-
文摘
水稻直播栽培就是将水稻种子直接播于大田的种植方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应用正逐年扩大。与传统的移栽稻相比,水稻直播免去了育秧、拔秧、栽秧等环节,播种后无缓苗期,表现为苗数足,分蘖发生早,节位低,成穗率高,有效穗多,具有高产、高效、省工、省力、省本的优点。
-
关键词
直播栽培技术
水稻种子
种植方式
农村经济
水稻直播
分蘖发生
劳动力
缓苗期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郭本宏
-
机构
安徽省肥西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X期33-33,共1页
-
文摘
水稻直播技术就是将水稻种子直接播于大田的种植方式,与移栽稻相比,免去了育秧、拔秧、栽秧等环节,播种后无缓苗期,表现为苗数足,分蘖发生早,节位低,成穗率高,有效穗多,具有高产、高效、省工、省力、省本的优点。为达到高产、稳产,需做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
关键词
水稻种子
直播栽培技术
种植方式
直播技术
分蘖发生
技术环节
缓苗期
播种后
成穗率
有效穗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冬小麦返青管理推广技术
- 8
-
-
作者
李相娟
-
机构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3期14-15,共2页
-
文摘
去冬今春,天气多变,雨雪很勤。对临漳县麦田苗情调查表明,2013年小麦越冬苗情不及去年同期,表现为两点:一是群体长势不足;二是个体素质差,单株分蘖少,次生根少。虽然群体长势、个体指标不及上年,但基本苗较多,有利于整体整齐成穗。群体长势不足和个体素质差是今年小麦的基本苗情。原因是:剧烈降温和持续低温延缓了小麦叶片及分蘖发生和根系生长进程,即使是未受冻害的小麦,生长速度也受到很大影响,据测算,小麦冬前生长积温130℃~140℃,使小麦冬前少长近2个叶,从而造成麦田群体偏小,个体较差的形势。因此,2013年小麦春季管理应以“锄划增温为中心,以增加群体为目标,以争取中等蘖成穗为重点”。而小麦返青期管理就是施好返青肥、浇好返青水。
-
关键词
春季管理
冬小麦
返青肥
个体素质
技术
生长进程
单株分蘖
分蘖发生
-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种子知识小问答
- 9
-
-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X期77-77,共1页
-
文摘
搁田又称烤田、晒田,是排干稻田水层,控制水稻茎叶生长和无效分蘖发生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提高土温,加速养分分解,消除土壤中还原性有毒物质,促进根系下扎和萌生新根。复水后水稻生长健壮,代谢旺盛。排水搁田程度视土质和稻株长势而定,分蘖末期轻搁,田面稍干后上水;黏烂稻田可以干干湿湿;高田及补水田不宜搁田。拔节后穗分化前第二次搁田。
-
关键词
土壤通气性
种子
分蘖发生
水稻生长
栽培管理
茎叶生长
养分分解
-
分类号
S339.2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