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被引量:
22
1
作者
许可
马爱军
+4 位作者
王新安
雷霁霖
陈松林
侯仕营
黄智慧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7-583,共7页
采用分群分离分析法,以同一批受精卵孵化的同池养殖大菱鲆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群体为材料,进行微卫星DNA遗传分析,以揭示影响大菱鲆生长发育速度方面的遗传信息。30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生长高值组(F组)和生长低值组(S组)各10个样本建立...
采用分群分离分析法,以同一批受精卵孵化的同池养殖大菱鲆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群体为材料,进行微卫星DNA遗传分析,以揭示影响大菱鲆生长发育速度方面的遗传信息。30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生长高值组(F组)和生长低值组(S组)各10个样本建立的DNA混合池进行扩增时,在两池间出现了7个差异片段。通过对两组大菱鲆个体PCR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统计,分析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1个微卫星位点(SmaC10)在355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生长性状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有4个微卫星位点(SmaC02、SmaC06、SmaC09、B11-I12/6/3)分别在258bp、182bp、226bp、175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生长性状存在正相关性,其中位点Smac09在226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生长性状的正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354。位点SmaC09所扩增出的等位基因片段可作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人工选育群体的分子标记,指导大菱鲆的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大菱鲆
生长性状
分群分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对虾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张天时
刘萍
+2 位作者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8,共5页
利用分群分离分析法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人工选育生长快的第6代群体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群体进行了微卫星DNA的遗传分析。7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分离群的大个体组和小个体组扩增时产生7个片段表现差异,扩增片段大小为0....
利用分群分离分析法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人工选育生长快的第6代群体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群体进行了微卫星DNA的遗传分析。7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分离群的大个体组和小个体组扩增时产生7个片段表现差异,扩增片段大小为0.1~1.0kb之间。同时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的生长快群体4个连续世代进行了验证,扩增的结果显示,7个微卫星位点在4个连续世代中大部分的扩增带出现的频率相近,但是有一些扩增片段的基因频率出现差异,这些等位基因频率或增或减,这是否可作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的人工定向选育群体的遗传标记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分群分离分析法
微卫星
选育群体
遗传标记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被引量:
22
1
作者
许可
马爱军
王新安
雷霁霖
陈松林
侯仕营
黄智慧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7-583,共7页
基金
国家支撑计划专题
2006BAD01A12012号
+7 种基金
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nyhyzx07-046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
国家"863"计划资助
2006AA10A404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09-ts-11号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文摘
采用分群分离分析法,以同一批受精卵孵化的同池养殖大菱鲆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群体为材料,进行微卫星DNA遗传分析,以揭示影响大菱鲆生长发育速度方面的遗传信息。30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生长高值组(F组)和生长低值组(S组)各10个样本建立的DNA混合池进行扩增时,在两池间出现了7个差异片段。通过对两组大菱鲆个体PCR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统计,分析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1个微卫星位点(SmaC10)在355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生长性状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有4个微卫星位点(SmaC02、SmaC06、SmaC09、B11-I12/6/3)分别在258bp、182bp、226bp、175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生长性状存在正相关性,其中位点Smac09在226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生长性状的正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354。位点SmaC09所扩增出的等位基因片段可作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人工选育群体的分子标记,指导大菱鲆的辅助育种。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大菱鲆
生长性状
分群分离分析法
Keywords
Microsatellites molecular markers, Scophthalmus maximus L., Growth trait,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分类号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对虾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张天时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机构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03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1999012007)
+1 种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3AA60302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2D02)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分群分离分析法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人工选育生长快的第6代群体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群体进行了微卫星DNA的遗传分析。7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分离群的大个体组和小个体组扩增时产生7个片段表现差异,扩增片段大小为0.1~1.0kb之间。同时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的生长快群体4个连续世代进行了验证,扩增的结果显示,7个微卫星位点在4个连续世代中大部分的扩增带出现的频率相近,但是有一些扩增片段的基因频率出现差异,这些等位基因频率或增或减,这是否可作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的人工定向选育群体的遗传标记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分群分离分析法
微卫星
选育群体
遗传标记
生长性状
Keywords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 Microsatellites Selected stock Genetic marker Growth trait
分类号
S968.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许可
马爱军
王新安
雷霁霖
陈松林
侯仕营
黄智慧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对虾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张天时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