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晓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6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2月将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纳入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于2018年1—12月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纳入研究组,进行分组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明...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2月将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纳入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于2018年1—12月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纳入研究组,进行分组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医师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具有确切的效果,能够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手术医师对此种护理管理模式非常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 手术室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2
作者 任莹 芦良花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0期894-895,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开始我院急诊科实施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和护理分组模式实施后(2015年1月-2...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开始我院急诊科实施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和护理分组模式实施后(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护理质量满意情况、护理技术满意情况、护理整体素质的满意情况。比较优化护理分组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结果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满意情况、护理技术满意情况及护理整体素质满意率分别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分别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诊病例抢救时效性,提高急诊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理管理 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管理中改进护理分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苗永娟 任维菊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7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析改进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自2020年1月在急诊科落实关于改进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将2019年7—12月时间段设为对照组(实施前),将2020年1—3月时间段设为观察组(实施后)。选取42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为... 目的探析改进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自2020年1月在急诊科落实关于改进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将2019年7—12月时间段设为对照组(实施前),将2020年1—3月时间段设为观察组(实施后)。选取42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期间并无人员职位调动,比较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专业素质、护理能力评分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专科护理成绩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能力方面,观察组护理人员院前急救能力、护理查房书写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分别抽取50例患者进行抢救指标统计,观察组患者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落实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及更好争取对患者的抢救时间,有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理管理 护理分组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